第一部 霍布斯问题
第一章 从自然状态到利维坦
如果要建立这样一种能抵御外来侵略和制止互相侵害的共同权力,以便保障大家能通过自己的辛劳和土地的丰产为生并生活得很满意,那就只有一条道路——把大家所有权力和力量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够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转化为一个意志的多数人组成的集体。这也就是伟大的利维坦(国家)的诞生。
——托马斯·霍布斯
何谓人?需要与欲望、能力及资源
人类自起源以来就是以群体方式生活的。
人既是生物属性上的人,也是社会属性上的人。这是人的基本特点。
人首先是生物属性上的人,追求生存是人的基本需要。
人不仅有追求生存的本能,而且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是不太容易满足的。
跟人的需要和欲望相匹配的,是一个人实现或满足这些需要和欲望的能力。
而当人过上群居生活之后,他面临的社会情境也会发生重大变化。就能力而言,此时人的独立生存与生活的能力固然还是重要的,但跟其他人合作与共处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人一旦身处一个较为正式的组织结构之中,人跟组织有关的能力就变得更重要了。
对于身处组织结构中的人来说,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就会上升为更重要的能力。这些不同维度上的能力,也对应着每个人不同的实现他们各自的需要和欲望的能力。
人能否实现或满足自身的需要与欲望,除了必要的能力之外,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每个人面临的资源条件的约束。
当人们试图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自身无限的需要与欲望时,就面临着一个基本的结构性困境。这也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基本约束。
人类始终面临着一个基本结构,即人的需要和欲望是无穷的,但资源通常是相对有限的,简而言之,即资源有限、欲望无穷。
人类的需要与欲望、能力、资源三者是互相推动的。人有需要与欲望,就需要通过能力的提升和资源的扩展去满足。反过来,当能力与资源水平提高以后,人又可能会产生新的需要与欲望。
从逻辑上讲,人的需要与欲望推动着人类能力的提高与资源约束条件的突破,而随着人类能力的提高与资源约束条件的突破,人的需要与欲望又会进一步提高和扩展。
何谓人性?经济人假设
关于基本人性有生物人、社会人、道德人等诸种假设,均有其特定的价值,它们都从某个侧面为理解人性的复杂性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目前国际主流社会科学界一种更主流的人性假设,是经济人假设或理性人假设。
许多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一般认为经济人假设包括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人是自利的。
第二,人是理性的。
第三,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
经济人假设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既然人是自利的,如何解释人与人的合作行为以及人的德行或美德呢?
英国科普作家马特·里德利在1997年出版的《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中,里德利用经济人假设解释了美德在人类社会的起源,在他看来,经济人假设并不一定导致人和人之间互相“拆台”的行为,反而有可能促成人和人之间互相合作的行为。
换言之,美德乃是自利的个体经由长期博弈,发展出了一套有利于人类个体之间彼此合作的行为与惯例。
密歇根大学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艾克斯罗德从事的一项计算机模拟的博弈论研究发现,最佳获胜策略是,行为者首先选择信任他人,即从事互为有利的合作行为,然后当自身遭到另一个行为者的背信行为时,即采取对等的“一报还一报”策略。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出许多明显有悖于经济人假设的反例。
经济人假设或理性人假设中的效用,是主观的。
在大部分社会科学家眼中,经济人假设或理性人假设还是概率意义上的。
几乎不会有学者声称,经济人假设可以覆盖所有人的所有行为选择,但跟其他人性假设相比,经济人假设可以覆盖绝大部分人的绝大部分行为。
欲望与资源稀缺性的张力
在群居状态下,人类的需要与欲望、能力、资源三者的关系跟人与人的关系有了关联,甚至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跟物质资源相比,人类社会的许多非物质资源可能更是稀缺,比如权力与声望。在政治领域,权力几乎永远是一种稀缺性资源。
在科学、文艺与体育界,名望与声誉都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也是非常稀缺的资源。
无论是物质资源还是非物质资源,跟人类的需要与欲望相比,始终存在着供给有限性或稀缺性问题。这就决定了人不断提升的需要与欲望跟资源稀缺性之间的永久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也决定了人类群居生活的基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