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的书单终于拿到手,迫不及待打开了《未来学校》这本期待已久的书,今天看了前面两章节。第一章:今天的学校,会变成明天的“学习中心”。第二章节:学习中心,长什么样?
看的过程,内心有很多的起伏。边看边反思自己,回想自己教学生涯,课堂里的每一幕。
让内心很慌乱的有:一、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能用符合大部分年龄特点的教学模式和内容,部分学生陪着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虽然自己的课堂能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探究中,但还是会因为课堂时间没办法让每个学生都深入的进行深入探究。二、尽管深圳教育走在教育前沿,但仍然有很多无法逾越的问题,比如教材和课程体系,学校的状态,以知识为载体,学生学为中心的课堂,如何将每一个知识迁移到生活的应用,而不是普遍的将知识作为一个储备,这对部分老师来说,仍然是个难点。三、还有家长和学生各种补习班的焦虑,学生在一线城市周末日常,学生基本都是各种包“班”。四、家校合作有了一定的突破,家庭教育在一二线城市得到家长们的重视,然而,家校社的合作,对我而言我也还没有清晰的框架。五、对于自己而言,作为一个老师,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自己的特色课程体系,不完全依附于学校课程,而是在学习中心里供喜欢的学生学,跨越时空和年龄界限?但以传统的教育模式,还会有所限制,比如工作时间和安排问题,换年级问题很难将课程系统的执行下去。而现在似乎不再是难事,未来学校的到来,它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学校,而老师更是能者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