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恕是最早由孔子提出,曾子根据孔子进行阐述,在孔子的思想里,忠恕一词包含的意义很多,有很强的延展性,实质是仁爱博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来推断别人的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或者换句话用共情来理解。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有相似的含义,但是后一句话较为消极些,而前一句显得主动、积极。
关于“忠”,则和曾子说过的“为人谋而不忠乎”有关。这里的“忠”是指尽己之力为人谋事,忠于职守。据此,宋代朱熹:“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后世儒家对忠恕的解释不尽相同,但都有推己及人,即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之意。以后“忠恕”二字逐渐被连在一起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使用,不再分开。上述两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变成为“忠恕”一词的具体内涵或解释。两千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中庸的忠恕思想原则对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赋予更丰富的涵义,如互不损害,宽容并行不相悖。
而谈到后来的恕道思想不可不谈朱熹,他作为宋明理学大家,对儒学的大众化做出了贡献,恕道思想也是他的重要思想之一。“恕道”经过朱子的发展丰富了固有的内涵,也有了更广和更深的伦理价值。他隐显、内外、天人等关系阐释忠恕不离;用敬与恕的关系以及如何主敬行恕等说明敬恕一贯之理;从爱人之恕、责人之恕、不忠之恕、天地之恕、圣人之恕等五个方面对恕的层次作一区分。
而近代冯友兰等对孔子的这种恕道观进行质疑,认为善心未必一定能得到善果。善恶不辨,好坏不分,失去原则,仅止于出自“善心”而讲“恕道”,客观上只会纵容坏人,伤害好人,败坏风气,助长邪恶。根本不可能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但是个人私以为认为自程朱乃至近人如冯友兰等的诠解多有违孔子之意。它将忠和恕割裂为不相干的词语,忽视了当时的背景。“忠”是对“恕”的限定和修饰,意为忠的“恕”,即出自中心、出自中道的恕,而非出自私欲、出自偏好的恕。这样的恕,基于众人之欲之求,发乎良心,合乎道理。但对忠恕的易曲解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在实际行动中运用也易于发生一些困境冲突,如:强调宽容是基于人性善,但实际上近代以来的政治都以人性恶为伦理基础,并且当人们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时,自己认为好的对的就推及给别人,首先是否确定自己的就是对的,是否是普遍适用的?其次,推及给别人是否有强人所难,甚至对人专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