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这是清朝的彭端淑《为学》中的句子。
当时,他看到自己家有69个子侄,却没有一个考中举人,心中甚是堪忧,写了这篇文章,提醒他们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故事讲述了为学和天下事一样,难易之间的转折点就在行动。
有两个和尚,一个穷和尚、一个富和尚。
有一天,穷和尚问富和尚怎么才能到南海?富和尚听后,一脸的不屑地讥讽穷和尚说:我为了去南海,已经做了好多年的准备都没有去成,你想拿着一个水瓶一个碗就去南海???你以为你是谁?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去见富和尚,富和尚一脸惭愧之色。
再难的事,如果努力去做,天天积累,水滴石穿,难事也就变成了容易事;
反之,如果容易的事不去了解它的本质和规律,不去努力,也会变成难事。
自恃聪明却不善于学习的人必败,愚笨的人只要勤奋付出,则必定有所成就。
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在清朝,以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一个富和尚来说尚且困难重重的事,而穷和尚却只拿着一个水瓶、一只碗,在路上所面对的问题就可想而知了。
一是路途遥远,没有交通工具。
从西蜀到南海,不知要几千里,往返的里程估计过万里。富人打算买船南下,而穷人要靠两条腿去南海,的确有点天方夜谭,难以想像。
二是出门远行需要资金支持。
除了交通工具以外,还要解决路途中的住宿和吃饭问题,没有钱显然是寸步难行。
我们常说“穷家富路”,路上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头疼脑热、丢失行李等,多带钱是为了应付这些意外的发生,而穷和尚明显身无分文。
三是没有旅途导行工具。
以清朝的科技发展状况,肯定没有高德、谷歌、百度地图之类的电子地理位置导引工具。
要行远路,只能一边走一边打听,走错路、冤枉路再所难免,这无疑增加了行程的长度和难度。
面对这么多的困难,难怪富和尚听说穷和尚只身前往南海,会对穷和尚讥讽不屑了!
文章中只说”越明年,贫者至南海还,富者有惭色”,却未曾描述他一路的艰辛:
每天风雨兼程地赶路,沿路还要不停地化缘。
有时一天都未能吃到一点东西,在饥肠辘辘中等待黎明的到来;
晚上,或借住在他人家中,更多的时候可能风餐露宿,还要忍受蚊虫叮咬、鸟蛇侵袭。
无数次太阳升起又落下,只有天上的星星陪着他,只有那个水瓶和碗与他在一起。
寂寞和孤独成了他的“装备”,饥饿和疲惫被他当作“棉被”。
水路、陆路、山路,数不清的艰难险阻需要他去面对。
他咬紧牙关,不放弃、不抛弃,没有辜负时光的期许,也没有忘记自己出发时的初心。
万里之遥的行程,他安步当车丈量它的长度,人生路上的困苦,他甘之如怡当作自己的修行。
这种毅力,常人望尘莫及;那些痛苦,更是我们难以想象。
这个故事放在今天这种情况下,我们会为了我们的目标立即行动吗?
曾听说有位老板,初中毕业后去当司机,后来开始干工程。十年后,资产过亿。
他的一位朋友说,他在接第一个工程时,囊中羞涩,是借别人的钱开始干起来的。
试想,如果当时他认为自己能力有限,前面又有很多风险,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人生中我们遇到的各种问题,无论是高考、考研、创业,哪个问题不像人生道路上的一座座大山,横亘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让我们骑虎难下。
为什么十年、二十年过去之后,人和人会拉开距离?
区别就在于面对困难时,有的人感叹一番之后,选择知难而退;
而有的人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用勇气和魄力,一步步地接近自己的目标。
JUST TO DO IT !行动!行动!还是行动!
用行动一次次地击碎挡在自己面前的一个个困难,将它们踩在脚下,去迎接我们期盼的黎明。
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想做成一件事,难道还不如清朝西蜀的穷和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