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从小到大写过的读后感真的太少太少了,以至于不知道要怎么开始。
这第一篇就随便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这本书是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发,觉得名字很有意思,就买回来了。翻开发现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东西。全书是以一个年轻人和智者对话的形式展开的,年轻人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充满了困惑和不解,前来寻求答案,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智者不急不慢的对他进行“教育”,说教的意味也并不强,就是在摆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再套用年轻人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这种写作手法不枯燥,很容易吸引人。用很简单的说辞掰开了阿德勒心理学的很多非常重要的点。
自己本身对心理学的派系很模糊,但是有自己认可或者是接纳的方向,在读了阿德勒的一些理论的时候,真的很难消化和吸收,甚至是一直在想方设法的评判和反驳。所以内容方面的体验感很不好。后面几个章节看的很粗。
比如,他否定原因论,认为如果一个人依赖原因的话,就会止步不前,而且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我觉得过去的意义是无法抹杀掉的,因为现在的你是过去的累积,是,不能沉浸在事物的原因里,但不可以说他不存在。就比如整天被父母训斥的孩子胆小,阿德勒认为胆小不是因为父母对他的方式造成的,而是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让自己变得胆小。一个行为的出现,应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单单是因为和父母的相处方式也就是过去的影响,也包括孩子现在的需求也可以说是他的目的。只说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感觉太片面了。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目的,但是完成这个目的可以用很多行为,孩子会选择哪一种,是由过去的影响决定的。
再比如书中提到,我们没必要满足别人的期待,如果希望得到认可,就会按别人的期待去活而舍弃自我,就会活在别人的生活里。这个逻辑,就好像,你睡觉不盖被子,就会感冒,感冒就没法去上班,挣不到钱,就活在贫穷里。让我想起了小学问里提到的观念工具-对立成因。
另外有一部分谈到了对周围人和事物的看法,如果调整一个角度,把人人都看成我的伙伴,那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包括对自卑感、自卑情结以及优越情结的诠释,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我都看到了自己内在的东西。还有人生课题的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界限。我的事,你的事,我的课题还是你的课题,辨别的方法是某种选择带来的结果最终谁承担,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到底对我有没有影响,有,就是我的事,我的课题,没有,就是你的课题。对于别人的课题,书中用“守护”和“援助”,很贴切。在人际关系那一部分有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也值得读一读。
总的来说,感觉大部分人看完会有一点打鸡血的感觉,通过转变我们通常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让自己真正的关注到自身上来,不受外在的影响和束缚,活在当下,接纳并且活出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