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送给年轻人12句人生智慧真实的话给人启迪回味无穷

杨绛先生送给年轻人12句人生智慧真实的话给人启迪回味无穷

杨绛原名杨季康,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一个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2016年5月25日凌晨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105岁。

一、

她虽生于乱世,却自始至终怀有一颗与世无争之心。外界给了她颇多赞誉:坚忍、从容、睿智、宁静……她的才情卓然于世,她的爱情珠联璧合,她的文学成就举世公认,她的家庭幸福完满。

她,就是著名作家、翻译家、钱锺书的夫人杨绛。

杨绛先生从1943年开始编写第一部的喜剧《称心如意》就一炮而红。她接连完成了《弄假成真》《游戏人间》《风絮》……。成为上海戏剧界的金字招牌。

她中年时为了翻译的《堂吉诃德》这本书,学习西班牙文。在文革期间,已经翻译好了四分之三的书作被没收。杨绛历经波折,才把这书作拿回来。历经26年,《堂吉诃德》才面世,一时之间被抢购一空。这本书填补了我国西班牙语翻译的空白。杨绛因此获得西班牙国王颁发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以表彰她对传播西班牙文化所做的贡献。

二、

杨绛人生的成功,离不开她的父亲杨荫杭的培养,父亲的正直、淡泊名利、爱家人的特征也塑造了杨绛。

杨绛从小就喜欢诗词文学之类的书,她喜欢什么类的书,父亲就给她买什么书。在选择专业方面,父亲劝她选择最喜欢的文科,也正因为这一选择,成就杨绛剧作者、翻译者、作者。

杨绛小时候个子矮小,父亲却特别偏爱地说:“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对她很是宠爱。杨家没有重男轻女的坏习惯,对女儿和儿子都同等对待。

所以杨绛能成为杨绛,父亲杨荫杭的教育方式是他从来不给杨绛施加任何学业上的压力,采取的是“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的教育理论,推崇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大叩则大鸣,小叩则小鸣”这句话出自孔子的《礼记·学记》。意思是说:“用大的力气敲钟,声音就大;用小的力气敲声音就小。”就是一分付出,一份收获。”

杨荫杭认为女孩身体娇弱,用功过度,对身体不好,常对女儿说,他同学中,有的是整天死读书的也考不上高分。

杨绛在高中还不会分辨平仄声,父亲常安慰她:“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父亲晚上常走到窗前,敲着窗子考她某字是什么声,无论对错,父亲都会以笑对待。

杨绛考入东吴大学后,(现在苏州大学的前身),当时面临着选学科的问题,也是一次严肃认真的考虑自己该学什么,想选一门最有益于人的学科。杨绛喜欢文学,她担心从事文学方面并不能有益于人。

父亲劝她:“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合适的。”

在父亲的帮助下,杨绛最后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文科。正因为这一选择,成就了之后的杨绛。

三、

杨绛的父亲给她包容和自由。但也要求子女自立。他认为:“我的子女没有遗产,我只教育他们能够自立。

在她父亲看来,独立远比家产重要。家产耗费精力,甚至会让自己成为所谓家产的奴隶。就算是有了丰厚的家产,那也只能是对子女的一种伤害。

况且,世界上的好东西如此之多,你又能拥有多少呢?难道要走进攀比的漩涡吗?要求子女们要懂得为自己负责,告诉他们应该拥有“说不”的勇气。

杨绛读高中的时候,学校有一次街头演讲活动,很多同学都以“家长不同意”为理由推辞。杨绛也不愿意去,因为她认为街头演讲并不会有很多人认真听,她希望父亲像其他同学说的那样“不让去”,可没想到,回家把这事告诉父亲后,父亲却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拿爸爸来..……”

杨绛听了,暗自惭愧,壮着胆子跟学校说“我不愿意去”,在她的坚持下,学校只好允许了。

杨绛之所以能如此,都是归因于她的父亲杨荫杭。他用他的高洁之风,化成满满的爱,给予杨绛以教诲、以温暧。

四、

1937年5月29日,在英国留学时杨绛和钱钟书,在美好的岁月里迎来了他们的唯一的孩子:钱瑗。

钱瑗生活在一个很有爱的家庭,所以她也浑身上下散发着爱的气息。她很小就学会了体贴杨绛,怕她一个人害怕,就不让她夜晚出门,怕她担心病情,就忍痛写信报平安。她继承了爸爸的天真顽皮,又继承了妈妈的文静儒雅。

杨绛曾说过,“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候,可以变成很多人,圆圆有时像姐姐、有时像妹妹,她和钟书最哥们。圆圆很古灵精怪,为我们带来许多乐事,钟书是个“书呆子”,很“笨拙”。很多生活小事需要我来打理。我们可以互不惊扰。

杨绛和钱瑗是最和谐的母女。她生她养他教她爱她,一辈子牵心挂肚放不下她。她生来身体不好,上学断断续续,妈妈教她认字读书。爸爸不在家的日子,母女俩相依为命。

妈妈怕鬼,女儿时刻陪着她;妈妈少决断,女儿为她做决断;妈妈老了,女儿百忙中也要抽空陪妈妈;妈妈耳朵背了,眼睛花了,记性差了,女儿就充当妈妈的耳朵、眼睛和主脑。她们互相陪伴,彼此需要。

就连在文革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她还是无法放下妈妈,“顶风作案“偷偷为妈妈织了睡衣带回家。累了困了,受委屈了,女儿就软软地偎在妈妈身旁。

五、

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是从妈妈身体里爬出的另一片希望。她们是那么相互了解的一对母女:爸爸生病的时候,她恨不得半刻不离地陪着妈妈;哪怕自己病重卧床,不能亲自探视,却也时时挂心,夜夜电话;到最后自己病得连话都说不出的时候,还要坚持写信给父母,叮嘱妈妈勿忘三餐,小心照顾身体。

“他们仨”拼尽全力,只为能够日日生活在一处,只因在一起的日子有太多的默契和欢乐。他们一起散步,一起玩文字游戏,一起“探险”,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分享生活中每一份感动和美好。

即使稍有别离,也要日日思念。不在一起的时候也要跟在一起的日子一样欢乐。

1997年3月和1998年5月钱瑗和钱钟书相继因病离世。人生相聚有之,分离亦有之,如同天命早已注定,再怎么悲伤也不得不承受,杨绛自然能体会这人生之味。

钱瑗去世的前一天,杨绛拉着她的手,对她深情地说:“安心睡觉吧,我和爸爸都祝你睡好。”

阿瑗听后就笑了,像花一般。阿瑗火化的时候,杨绛没有去,她照例去了医院照料钱钟书。

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离别太痛了。她实在不忍心面对这样的场面,只在心中默默地送着女儿,愿她走好。在钱瑗充满笑容的遗像旁,摆放着一只精致的花篮,素带上写有两行字:瑗瑗爱女安息!爸爸妈妈痛挽。

六、

艰难岁月里,夫妻两人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互相鼓励,文革期间,钱钟书和杨绛两个人受了很多苦,从没有放弃彼此。他们都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被整得苦不堪言。杨绛被人剃了“阴阳头”,钱锺书被贴了大字报,杨绛就在下边一角贴了一张小字报澄清。

她被揪到千人大会上批斗示众,在被逼问为什么要替资产阶级反动权威钱钟书翻案时,她跺着脚,激动地据理力争:“就是不符合事实!就是不符合事实!”

1969年,他们被下放至干校,安排杨绛种菜,这年她已年近六十了。钱锺书担任干校通信员,每天他去邮电所取信的时候就会特意走菜园的东边,与她“菜园相会”。

杨绛与钱锺书相爱相守六十三载,互敬互爱地对待彼此。他们用各自的一生,讲述了这世上最“纯净的婚姻”。

七、

杨绛在书中写道,对钱钟书:“我陪他走的越远,越怕从此不见。”钱钟书也深情对杨绛表白:“从此我们只有死别,而无生离。”2016年5月25日,杨绛平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仨”终于团聚了。

杨绛是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先生已经跨越两个世纪的人生起伏。当那些浮于人世的尘埃落定,她与生俱来的才华与魅力却依旧闪光,在岁月的历练下烨烨生辉。

105年的才华和坎坷,所有的鸡汤都是真实的人生智慧!

八、

杨绛先生送给年轻人的12句话。每一句话都叫人回味无穷。

1、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2、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3、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4、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 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5、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6、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7、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 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8、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9、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10、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11、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12、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

这12句跨越了两个世纪的人生智慧,是否给了你一些启迪呢?

(以上12句话来于网络,如有侵权,麻烦告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