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教育人士呼吁,今后父母应“持证”上岗。这真是孩子们的福音。父母真的需要一所学校,先培训,考核合格后发证。如此才有做父母的资格。
本来自以为是个爱读书之人。要了孩子后也曾读过好几本有关教育孩子的书。可现在依然感觉问题存在一大把。为什么自己那么爱孩子,孩子也爱我们,可彼此却没有笃定的信任及默契?
今天又看到一篇有关孩子的教育,其实是教育父母的文章。很有启发。
作者很多年前有幸采访过著名作家冰心,她被认为是母爱专家。她说,有些母爱是不健康的。比方说小皇帝的出现,就是溺爱独生子女,这并不是真爱。溺爱实际上是一种软暴力。它不但是不尊重孩子,更是一种暴力和剥夺行为。(我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文章说:孩子一岁就可以开始学着自己吃饭,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大人不要替他去做,这就叫尊重儿童的权利,给他成长空间,解放他的双手。你发现,孩子一旦能够自主,就会变得自信和快乐。一切都得依赖父母的孩子,是长不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要经受特别多的痛苦和折磨的。(我那么舍不得Kevin吃苦,可他现在难得开心。我到底做了些什么?)
作者强调:真爱就一定教孩子学会做人,一定要放手,一定要尊重儿童的权利。所以他觉得需要改变的是父母。
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发现两颗种子,六个字:主动性、自制力。这两颗种子决定了一个孩子人格是否健康,发展是否理想。我们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这两颗种子就是健康人格的核心。
那么,这两者是什么关系?作者认为,所谓主动性就是有兴趣、有爱好、有追求、有梦想,敢于积极探索。自制力是一种有规则、有底线,遵纪守法,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二者是相辅相成。在人的自由发展当中一定有自制力在起作用。反过来,一个人为什么自制?跟主动性有关系。
人的主动性或者自由为自制提供了动力,这是延迟满足训练的一个发现。大家都觉得孩子做到自制有多难。其实当孩子心中有目标的时候,就最有可能做到自制。延迟满足为什么震惊世界呢?研究发现,能够为了更好的结果而克制自己的人发展得越来越好。一个控制不了自己的人会很糟糕。
教育的目标是让人获得一种幸福的生活,快乐的生活。只要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幸福的生活,就是教育的高境界。
“有好的生活,才有好的教育”。所以生活方式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父母对孩子既理解、尊重又严格要求,这叫民主权威型,是最好的关系,这样的孩子成材率最高,父母既然这么爱孩子,就应该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专家经过论证发现,有五个元素构成父母的教育素质,即现代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这是父母持证上岗的框架。
收藏了,然后认真反思。想让孩子优秀,我们就必须成为好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