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如何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在日常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指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习成果评价的一致,激发激发内在学习动力,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首先是教师在课堂中单向输出,学生到底学会了多少,消化了多少?能力提高了多少,相对来说还要通过后续的考试、测评来体现,导致课堂效率比较低。其次是教学评分离,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存在巨大的认知鸿沟,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晨读,课堂学习的效率等都极大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再加上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我们很难完成当堂检验,因此导致学生的评价滞后,而且评价和教学内容分离,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即使有评价,往往也过于单一、片面,学校及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并将其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并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及能力提升,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了一定影响。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究竟要如何落实教学评一体化?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今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达分为两种,一种是书面表达,一种是口语表达,也就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特定的情境,针对不同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进而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这包括在课堂中队文本的思考和理解,对人物的感悟和体会,也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比如在学习《青少不老》一课中,文中的山野老农做了什么事?他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你是如何评价的?这样相对开发的问题就可以一步步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最后引导学生创造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也是一种学习评价的方式。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将学生学、老师教和师生评、生生评连接起来,鼓励学生深度思考,个性化地表达。通过课本剧、思维导图、课文续编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信息整合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比如在学到六上第八单元鲁迅单元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鲁迅先生之初印象》,从人物简介、代表作、名言和人物最初印象等多方面进行整合信息。在学完这一单元的课文之后,在完成思维导图《我眼中的鲁迅》,就能对鲁迅的理解更深入一层,最后通过课文阅读,主题阅读等,完成输出《鲁迅先生,我想对您说》建构起鲁迅和学生个体的联系,完成穿越对话,这样的教学评,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帮助学生将通过语言的输入向输出转化,实现教学评一致。
再次就是提供明确的标准,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从字词句段篇,从字词的梳理,到语言的积累,阅读能力的提升,再到写作与表达能力的转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教学中明确学习目标,并进行当天检验,如在学习《少年闰土》一课中,任务一是完成课后词语的积累与默写,可以当堂检验,任务二是背诵课文第一段,这个也在课堂上进行落实,任务三是小标题提炼闰土给我讲的新鲜事,任务是是仿写课文的第一段,每一个目标都有老师的教,学生的学的过程,还要有相应的听写、默写和仿写进行落实,这样就能聚焦目标,夯实基础,完成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与运用能力。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最主要的是根据不同的学情,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个性化地表达,再聚焦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落实,这样才能从关注学生的成绩到关注学生的能力,从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成就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