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的武夷山茶仍旧是蒸青绿茶。武夷茶山沟壑纵横,茶树又分布于峰岩之中,采茶时翻山越岭,叶片暴于日光之下,便产生了日晒萎凋现象。鲜叶在茶篮中震动、摩擦,已属摇青,再压放一久,必然会微发酵而致鲜叶边缘变赤红色,用这种茶青做成的绿茶不好喝。
清顺治年间,崇安来了一位实干家做县令,他的名字叫殷应寅(任时1650年-1653年)。殷应寅看到武夷山那么好的茶青做成的绿茶不好喝,很是焦虑。为了解决这个情况,他很自然地想到了名满天下的松萝茶。于是殷应寅便招募安徽黄山僧人来崇安传授松萝茶的制法,至此,武夷才有了炒青工艺的绿茶,被称作武夷松萝。《武夷山志》》载:“崇安殷令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真堪并驾,人甚珍之,时有‘武夷松萝’之目。”当时的福建布政使周亮工在他写的《闽小记》里说:“近有以松萝法制之者,即试之,色香亦具足。”
然而接着他又说了此种方法下做出的茶的缺点:“经旬月,则紫赤如故。”一放,又出现了继续氧化的现象,这说明其时武夷茶的焙火程度不够,工艺还未完全成熟。怎么办?经过武夷人数十载的实验、改进、摸索,有成。大致写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王草堂的《茶说》里记载了解决办法,王草堂说:“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摝,香气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
王草堂说用焙火工艺解决了问题。一经过焙火,茶的颜色青红,条索扭曲,真正的武夷乌龙茶出现了。可见,乌龙茶的出现是由于武夷绿茶不好喝,进而引进松萝茶工艺进行改造。而新工艺又在武夷茶的存放上出现了新问题,为了解决新问题又改进了焙火工艺,最终导致了乌龙茶的诞生。松萝茶影响了乌龙茶的诞生,继而松萝茶的的工夫泡法又影响了武夷茶的品饮方式。
自闵老子松萝茶工夫泡法后,作为品茶的器具盏、瓯开始朝着小型化演进,诸多文献都记载了品饮武夷茶时茶器的小型化发展。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福建永安知县彭光斗离任,途经龙溪,他在《闽琐记》中记载“余罢后赴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相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随园老人袁枚于《随园食单》中记述了其游览武夷山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并入寺庙饮茶的情景:“僧道争以现茶。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瀹至三次而味犹未尽。”他在《试茶》诗中亦说:“...我来竟入茶世界,意颇狎视心迥然。道人作色夸茶好,瓷壶袖出弹丸小。一杯啜尽一杯添,笑杀饮人如饮鸟...”
版权声明: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文字及图片,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