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徒制是由传统的学徒制演变而来,传统的师徒制需要很小的师徒比例,而学校中一个老师要教授一个班级,很明显无法应用于学校。那么如何把类似于这种师徒制的学习经验用于学校呢?认知学徒制就诞生了。
认知学徒制主要强调两方面内容。1)认知学徒制主要针对教学过程;2)主要关注认知技能,而不是身体层面的,需要将“师傅”的内部思维外显化,这样就可以观察与实践了。
认知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有两个区别:1)传统学徒是在工作场景中,分配任务源于工作要求,而认知学徒是以教育为导向,任务安排由易到难;2)传统学徒强调学习技能,认知学徒强调学习规则及一般化的知识,以便在不同场景中均可以运用。
认知学徒制注重构成学习环境四个维度:内容、方法、顺序和社会学。
内容。指专家技能需要的知识类型,包含:1)领域的专业知识,比如概念、事实和程序;2)启发式策略,完成任务所需一般应用技术。比如职业诀窍;3)控制策略,控制执行任务的过程,相当于元认知策略;4)学习策略,如何学习新概念、事实和程序的知识。
方法。促进专家技能发展的方法,包含:1)教师示范;2)学生做教师辅导;3)教师提供脚手架支持;4)鼓励学生明确的表达知识或解决问题推理过程等;5)让学生通过比对专家及同伴的问题解决过程而进行反思;6)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更深更广的领域知识。
顺序。增加复杂性;增加多样性;全局技能到局部技能。
社会学。传统学徒是在真实问题情境下学习的,不仅关注专家实践,同时也有相应的文化促成。所以认知学徒也应该关注:1)情境化学习。建立真实的案例场景;2)实践共同体原则。学习者可以进行积极的交流促进;3)内部动机。提高内部的学习动机,而非只注重外在成绩;4)合作。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是扩展资源的强有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