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是曾经为了活下去的一种建构,恨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家庭相对温情的角度看那些创伤家庭孩子,我们会觉得他活在执念之中,怎么如此之恨,怎么如此执念,怎么如此无知;可是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更极端创伤家庭的孩子的背景上看,这恨,这执念,这无知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啊,他至少能表达内心的愤慨,他的情绪能量至少是流动的,他至少可以怀着无知但勇敢的力量活下去,这是当年的他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那些心理知识丰富的慷慨激昂演讲的心理专家,如果缺乏慈悲的力量,如果对无知充满愤慨,如果他不能为生命的神奇心动、心安,他也许是个专家,但他永远无法领悟生命的真谛。生命的真谛在慈悲里,生命的真谛在允许里,生命的真谛在心安之中。
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此恨绵绵无绝期地恨了父亲近乎四十年,我理解不了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时的父亲,浪费了大好多的青春年华懒洋洋的睡在那吱吱呀呀的创伤;我理解不了一个身强力壮的父亲朝着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大声吼着‘马勒戈壁、草、杂碎、你个杀不死的喝血鬼’;我理解不了父亲的一生从来没有被人爱过的滋味,我没有看见过有一个人是喜爱父亲的,包括他自己;我理解不了爷爷临终时竟然绕过儿子去跟孙子告别,这是怎么的情感的浓度。我有着太多太多的不理解,也有着太多太多的不惑情绪。如今我学习了心理学,通过不断的读书和练习,不断走近“心”的地方,我竟然一下子释然了,放下了,心动了。这种感觉让我猝不及防,不知所措,于是我写下一首小诗表达我的心情。
执念在时力如牛,
挥手告别轻如袖。
再相见时已非我,
游向彼岸慢悠悠。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这本书对我的帮助很大,写了6万多字的读书笔记,间接反馈着我对这本书的热爱。如果要我说这本书的优点,这副标题便是其一,从养育到治愈,从理论到实践。
全书围绕着“心理治疗是如何让人们发生改变的”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作者通过了解研究依恋学者们的思路,“即通过观察能对孩子敏感地做出反应的父母,实际上对孩子做了哪些事情”,从而得出“好的治疗师对患者做的一切和成功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做的一切相似”这一《心理治疗中依恋》的理论基础。
通过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陌生情境实验”总结出婴儿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矛盾性依恋、混乱型依恋。然后将自我的多元维度——躯体自我、情绪自我、表征性自我、反思性自我和觉察性自我,分别回溯到各种不同的依恋模型中去总结规律,把安全依恋中的体验移植到不安全型依恋的互动中,通过情绪的唤起、关系的活现,不断进行心智化反思和觉察,从而促进人格结构层面的成长,从而完整治愈。
一个小婴儿出生时是没有心智化和觉察能力的,他纯粹的带着一个心而来。通过阅读《心理治疗中的依恋》,无论曾经受过怎样不安全依恋创伤,只要在新的依恋母体即咨询师的陪伴下,不断打开防御回到“心”的位置,一方面学习知识,反思认知,不断构建心智化模式;另一方面,回到“心”的位置,不断在情感互动体验中,去觉知,去觉察,最终分化出一个“观察自我”来。在“心动”的驱力下,带着不断发展的心智化和觉察的双螺旋结构,必将获得心理解放灵魂自由。
写道这里突然想起阿苏老师的话“心理咨询本质上并不能帮助他人,能帮助的都是自己,自助者天助”,但人有三种基本需求:存在、连接、被认同;心理咨询也好,读书也好,本质上都是在依恋母体的互动中,在安全感充足的场域中,去发展存在感、连接感和被认同感,心理咨询本质上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缘分连接。
以我自己的亲身体验而言,我的创伤即对父亲的恨,是曾经为了活下去的一种建构,爱而不得可不就得恨吗。这恨是有价值的,这恨是有力量的,这恨是力量强大的表现。可是如今为什么不恨了呢,是通过学习跳出了原先的家庭系统,站在一个更好的维度上看自己——父亲成为他当下的样子也是为了缓解他的生存焦虑,既然无论怎么努力都被他的父亲瞧不起,那干脆放弃好了,而且他还得到一个母亲加强版的扶持,不堕落怎么办呢——与其努力被你们打击成笨蛋,不如自甘堕落成让你们愤怒而无奈的混蛋,这是一种更大更有反击的力量。
想起去年回去过春节时,一家人包括父亲的两个妹妹坐在一起,偶有兴致的时候可以同仇敌忾的数落父亲的一生,晃晃悠悠的啥也不干,啥也不干但啥也不缺,不缺吃不缺喝,甚至比他周围那些干活出大劲的吃的还要好,父亲牺牲了精神的屈辱换来了懒惰的肉身。说到动情处,父亲一语中的言简意赅的总结了自己的一生:“我这一生也没啥大缺点,如果说有一个缺点,就是懒吧”。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蛮有感觉,但这感觉是什么呢,一种无奈,无奈中有些愤怒,愤怒中有些兴奋——父亲是个明白人,他清醒的理解了他自己。
如今再回忆起这句话,我眼睛里像是钻进了沙子,有了一些泪光,莫名的酸楚——这世上除了父亲还有谁会用这样的话回味自己的一生?!
如今我对父亲也是谈不上爱的,但至少是接纳的,是允许的,是臣服的,我尊重他的命运,他要这样过就这样过,他拥有的尊重它,他给予接纳它,他遗憾的允许它。
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让父亲的归父亲,让儿子的归儿子,各自安好,相互珍重。我曾经怀着的“恨意”是当时为了活下去的建构,如今我发现了更好的生活,所以这个“恨意”可以拿掉了,可以建构一种轻松而舒适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