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英
135个笔记
点评
2024/6/28 认为好看
强烈推荐!
推荐序一
>> 在EFT框架内,我们探究并阐明了改变的关键原则:用情绪改变情绪。在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必须先“到达”某种体验,才能够离开它,这意味着一种情绪必须先被允许进入感受,这种感受要被接纳,然后才能得以转化。当来访者“到达”了痛苦的情绪体验,此时伴随着这些情绪会有行动倾向(通常是放弃),痛苦也就释放出信号,指向未被满足的核心真实需求。治疗师如果能在此时帮助来访者感受自己是值得被满足的,就能使来访者产生更具有适应性的情绪。这时,过去的障碍性(或称适应不良的)情绪仍然是被激活状态,而治疗师帮助来访者将新的情绪体验植入旧的、适应不良的情绪体验中——这个过程能够改变一个人的情绪状态。
推荐序二
>> “人际神经生物学”的重要发现,“矫正性情绪体验”已被公认为治疗深度心理创伤的最关键的要素。
>> “人际神经生物学”帮助我们看见,“情绪基模”是我们把小时候与主要抚养者或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之间情绪互动的经验内化于脑中,形成神经网络。不断重复的经验会让我们的思想、情绪与行为反应慢慢地定型。因而一些基于左脑的、“自上而下”的劝导或说教很难触及脑海深处的这些已经定型的神经网络。然而,若能“自下而上”、有技巧地唤醒情绪,我们的大脑会分泌“神经传导递质”,增加神经网络的“可塑性”,让我们能够经过学习而产生“矫正性情绪体验”。
前言
>> EFT最核心的两个技巧,一个是修复自我的内在冲突,另一个是修通与过去重要他人的未竟事宜。
第一部分 概念与框架
>> 随着神经生物学对情绪发展与对人的研究逐步深入,艾伦·肖尔(Allan Schore)在2008年提出了心理治疗界的范式转换,强调右脑连接杏仁核的神经网络是存储内隐记忆的地方。此后,心理治疗界开始关注情感和身体体验。
>> 他学习人本主义学派的最大心得是:内在自我与人际的接纳是克服焦虑、建立自我价值的关键。既然人们对自我的观点是在关系中形成的,那就能在关系中被改变,所以关系可以带来改变。
>> 关于治疗同盟,研究结果显示,咨访之间的协同合作关系(治疗师与来访者都同意的工作方向与方法)比咨访之间的联结或治疗师的共情更可预测疗效。也就是说,最大的疗效因子是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协同合作的关系。
>> 罗杰斯人本取向的治疗是只跟随、不引导,格林伯格却看见了治疗师共情性回应与有意识的情绪引导可以大大增强治疗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治疗师给予回应的时候,共情的内容落在某个情绪上,来访者跟随这个情绪的可能性与不跟随这个情绪的可能性之比是8∶1。如果治疗师的回应是认知性的,来访者就走向认知;治疗师的回应是关注情绪的,来访者就走向关注情绪。所以,跟随情绪并探索更深的情绪能够大大增强治疗的有效性。跟随情绪外加刻意引导,这是EFT与人本主义的不同之处。
>> 结合跟随与引导、结合每时每刻来访者情绪的变化,这就是情绪聚焦治疗的操作方式。
>> 他认为一名EFT治疗师要成长为一名培训师,至少需要6~10年,包含以下几个阶段:治疗师本人的议题被修通;对过程体验与情绪的觉察成为自然的能力;对来访者的关注与慈悲成为自然的流露;培训师的养成在于人格与性格的调整,而非技术的督导。
>> 情绪是有持续性的,此刻的情绪会影响下一刻的心情,也影响我们的想法、决定和对自己生命故事的建构。
>> 此刻的情绪会影响我们对下一刻发生的事情的感受。正向情绪能带来抗挫能力,负向情绪则会雪上加霜。
>> 对身体感受到的情绪体验的觉察和象征化表达,会对情绪唤醒程度起到缓解作用,分辨情绪也能起到调节与安抚的作用。
>> 帮助来访者觉察情绪体验,并用文字、语言、音乐、绘画、舞蹈或者其他象征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调节来访者的情绪,达到安抚的效果。
>> 情绪有时像一团打了结的毛线球,混乱纠结,说不清楚,只是令人很难受。EFT治疗师引导来访者分辨情绪的过程,就像先拉出最明显的红色毛线,把它卷起来放在一边,接下来再把黄色的毛线抽出来卷成一卷放在旁边,就这样每一个颜色卷成一卷,最终把这一团毛线分开,让它们不再纠缠。每一种情绪都在被觉察、区分并用语言表达之后存储在大脑里,这样情绪就被调节了,来访者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需要什么、该采取什么行动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就是从情绪到认知的过程。
>> 用情绪转化情绪是最持久有效的干预方式。斯宾诺莎说过,情绪是不能被改变的,除非遇到另一种比它更强烈的相反的情绪。
>> 有人听到EFT用愤怒转化恐惧时,担心会不会把来访者教坏了,让他们从恐惧、退缩的受害者变成愤怒、攻击的加害者?我们用一个色彩的比喻解释这个问题。如果恐惧是蓝色的,愤怒是黄色的,在出现蓝色的时候,我们唤起愤怒,就好像在调色盘中加入了黄色,蓝色与黄色中和的结果会变成绿色,而非原来的任何一种颜色。绿色就是转化后的结果:来访者可以不卑不亢地面对欺凌自己的人,感觉自己是有价值的、不应该被欺负的,会站起来为自己说话,必要的时候也会想办法保护自己。所以,这种“情绪转化情绪”的方法是将新情绪融入旧情绪中,并转化形成另一种全新的情绪,而非用一种情绪代替另一种情绪。
>> 脑神经科学研究发现,记忆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被改变的。当过去的记忆被唤起之后,如果来访者有一个新的体验,不论该体验是来自治疗师,还是来自其自我内在的新觉察,这些新元素都会改变其旧的记忆,再存储的时候,其旧的记忆就被更新了。
>> EFT的两个治疗目标。1.辩证地建构体验过程。EFT主要研究来访者是如何改变的,所以改变的理论很重要。研究发现,唤起来访者的情绪、让其在体验中进行反思是促成其改变的最主要的过程。所以EFT治疗的路径是唤起情绪、表达情绪、反思过程,最后改变生命叙事。其顺序是先唤起情绪体验,再进行对认知的反思、改变叙事,方法是让情绪体验与对认知的反思两部分开展对话,辩证地建构新的生命叙事(见第二章)。人生是一种对自己的各种感受赋予意义的体验过程。所以在治疗中,治疗师要帮助来访者对他们自身的各种感受和体验赋予意义,这是EFT治疗的总目标。格林伯格提出了与改变有关的六个基本体验过程:(1)觉察情绪;(2)表达情绪;(3)调节情绪;(4)反思情绪;(5)用情绪转化情绪;(6)与他人之间有矫正性的情绪体验。它们也是促成改变的六个基本原则。2.改变自动化的情绪基模。人的痛苦来源是内心有一些僵化的情绪基模。针对环境中的刺激,我们经常做出快速的、自动化的情绪反应,明知道是不健康、不合时宜、有破坏性的,却无法改变。这种长久以来的“核心痛苦”在EFT中被称为“原发非适应性情绪”(见第二章)。通过与来访者的情绪开展工作,来访者长久以来的痛苦记忆在治疗中被唤起,新的元素(不论是来自治疗师的矫正性情绪体验,还是来访者自发的自我疼惜或义怒)得以加入,从而使其过去的痛苦记忆发生松动、改变,心理越来越有弹性,抗挫力越来越强,以后再想起这件事,他可以自我调节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而非让情绪做他的主人。
>> 格林伯格的研究发现,情绪的探索、唤起、表达和转化是心理治疗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
>> 情绪是人(和哺乳动物)在不同情境下基于自己的需求/目标/顾虑进行自动化评估后所产生的反应。
>> 情绪是比依恋更深层次、更原始的驱动力。
>> 情绪并非单指感受,而是涉及包含许多元素的一个神经网络系统。当一个事件发生时,个体的身体、情绪、认知、行为层面的许多元素同时被唤起,主管这些部分的神经元在大脑中同时被激活,形成了一个神经网络。格林伯格把这个网络称为“基模”,并由此产生了情绪基模的概念。
>> 情绪基模的元素包括:(1)感知的或情境的,即触发点:a.初级评估,b.情景记忆;(2)身体的/表达的,即身体内在的直觉反应与外在显示的表情:a.身体的感知,即内在的直觉体会,b.非语言的表达,即外在的表情;(3)体验到的情绪;(4)事件的象征意义:a.概念/特性,即对自我与他人形成的概念,b.语言表达,即用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5)动机与行为,即个体反应性的动机与行为:a.行动倾向,即个体反应性的行动倾向,b.愿望与需求(见图1)。
>> 过去未解决的情绪基模在现实生活中被触发可能只因为某个似曾相识的点(如感觉、知觉、情绪或环境),而被唤起的却是情绪基模的整体反应,因此,当事人的情绪通常是过激的,但自己并不明白原因是什么。情绪基模的概念能帮助治疗师在倾听与探索的阶段形成一张清晰的地图,让治疗师知道,自己需要收集哪些信息才能唤起来访者重回现场的感觉。
>> 简德林在谈“体验过程”与概念化的区别时提到,自弗洛伊德以来,治疗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帮助来访者理解关于其自我冲突的“概念”,但是来访者要能够亲身经历自己身上这些冲突的“体验过程”则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明白自己的问题并不能带来改变,必须进入“体验过程”,也就是EFT所谓的唤起情绪基模时才有可能带来改变。
>> 根据情绪是否具有适应性把情绪分为适应性情绪与非适应性情绪。根据情绪反应类型将情绪分为原发情绪、继发情绪和工具性情绪三大类。
>> 针对原发情绪开展工作,治疗才会产生效果,
>> 关于情绪处理,格林伯格有一句名言:“你只有先抵达痛处,然后才能从痛处离开。”这里的“抵达”指的是治疗师经过“披荆斩棘”,终于陪伴来访者从讲故事进入继发情绪,又从继发情绪探索到原发情绪,最后找到一直困扰来访者的原发非适应性情绪(一个熟悉的老朋友),一个经常被自动唤起的情绪基模,探索这个情绪基模的起源,我们才能抵达痛苦的源头。
>> 原发情绪指的是个体对环境改变做出的瞬时反应,
>> 原发情绪原本都是适应性的,但是也有可能演变成不健康的原发非适应性情绪。
>> 原发非适应性情绪像一位老朋友,经常让人陷入不请自来的恐惧、无地自容的羞愧、不可理喻的愤怒或一触即发的悲伤中。
>> 探索原发情绪是EFT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工作,在原发情绪的层面开展工作才能实现心理治疗的有效转化。
>> 继发情绪是不能直接表达原发情绪时所显露出来的情绪,属于第二波情绪,不是最原始的情绪。它用于掩饰、掩盖自己无法表达的情绪,或者是因为不满意自己有情绪所以对自己产生了情绪。
>> 针对来访者的继发情绪开展心理治疗是无效的,这是EFT非常重要的概念。
>> 工具性情绪也被称为情绪勒索或情绪绑架,指表达情绪的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由自主地使用情绪应对身边的人。
>> EFT临床研究指出,给人们带来困扰的基本情绪不外乎六种:爱(喜)、怒、哀、惧、羞耻、厌恶。
>> 治疗师要熟悉与情绪相关的词汇,知道描述的某个情绪属于哪种基本情绪。例如,担心、焦虑的情绪继续往下探索是恐惧情绪,即个体害怕会发生不测之事;懊恼、失望、不耐烦等情绪属于愤怒情绪的范畴;孤单、伤心、难过、心情低落等情绪属于悲伤情绪家族;讨厌、轻蔑等情绪是厌恶情绪的同类。而复杂一些的情绪,如委屈,则包含了愤怒与悲伤两种情绪。爱更是一种说不清的复杂情绪,因人而异,需要一步一步拆解、细分,才能明晰个体更深层次的需求和感受。
>> 治疗师首先要学会判断来访者当下呈现的情绪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如果来访者的情绪是健康,就帮助其标明情绪、表达情绪并觉察该情绪背后的需求,探讨如何采取行动、满足需求。这样,来访者有问题的情绪就被化解了。
>> 心理治疗中所关注的六种情绪各有其健康与不健康的面貌。如果来访者的情绪是健康的呈现,治疗师帮助来访者对其加以命名与表达就可以了;如果来访者呈现的是不健康的情绪,治疗师则需要更深入的探索。
>> 爱在积极情感方面,我们更关注爱而非乐,因为爱与被爱是大部分人在亲密关系(指与父母、配偶、子女的关系)中重要、纠结、未被满足的需求。
>> 在成长过程中,有新的安全关系可以发展新的脑神经连线,这是治疗师必须无条件关注与接纳来访者的理论基础。
>> 愤怒情绪心理治疗中最令人困惑的继发情绪就是愤怒。罗杰斯曾经说过:“关于愤怒的真相是,它只有在被真实地听见并理解之后才会彻底消失。”所有人都有生气的时候,当我们感觉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会战斗、逃跑或僵住;愤怒是我们的身体进入战斗状态的反应。
>> 人在受伤、失望、恐惧、羞愧、哀伤的情绪中都有可能表现出愤怒,因为这些情绪太让人难受了。愤怒情绪可以让我们暂时减轻自己的无力感,同时可以麻痹那些痛苦的感觉。因此,在很多人际关系议题中,当来访者表达的是愤怒情绪时,治疗师要理解并共情这种愤怒情绪,但是探索愤怒情绪背后的痛苦情绪,才是治疗前进的方向。
>> 治疗师有时必须调动来访者合理的、有界限的、被侵犯的愤怒情绪,以便提高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和值得被尊重、被爱的自我存在感。这是一种赋能的、保护性的愤怒情绪。
>> 悲伤情绪健康的悲伤情绪最常见的是哀悼。一个人失去亲爱的重要他人,不论是祖父母、父母,还是恋人、配偶,甚至是不幸失去了孩子,都是生命中极大的打击,会使其生活暂时失去平衡,也会让其感到悲伤、无望、情绪低落,甚至产生不想活的念头,这些都是正常的哀悼过程。
>> 恐惧情绪健康的恐惧情绪(如焦虑、担心)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做足准备,发挥潜能,取得最好的结果。
>> 如果探索其恐惧情绪的根源,通常与创伤事件有关。来访者通常无法承受创伤的痛苦,害怕生活再度失控,所以要用环境的一尘不染或者清洁整齐来增加自己的控制感与安全感。只有身边的东西都井井有条、一丝不乱的时候,来访者才会感到安全。失控、危险、毁灭性的创伤事件才是让其害怕情绪由健康变成不健康的原因。
>> 羞耻感健康的羞耻感能够修正人的行为,使其得到正面的发展。
>> 不健康的羞耻感通常源于个体过去的创伤,如童年时期遭受校园欺凌或者长期被父母辱骂。他人那些恶意中伤的言语被个体内化,深植于其内心,在内部形成一种批评者的声音,不断地批评自己,被批评的部分就常体验到一种熟悉的羞愧感。脑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创伤记忆留在海马回里,而海马回是没有时间概念的。用精神动力学的语言来说,潜意识是没有时间概念的。用EFT的语言来说,童年受伤的情绪被触发时,那个感受就是现在式的,是完全真实的、身临其境的感觉。
>> 创伤带给个体的羞耻感往往伴随着自我怨恨、自我贬低。
>> 厌恶感也是一种健康的情绪。当我们吃到令人恶心的东西或者闻到不好闻的味道时,直觉的反应就是把它吐出来或者掩鼻回避,这是一种适应生存的本能。
>> 但是治疗师也要记得提醒他们,心理治疗更重要的是让其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情绪、想法和需求,在治疗室体验真实的自我,而非一定要在现实世界中也完全表现自己的内在真实性。
>> 格林伯格假设,人是一个动态的自我组织系统,该系统包含三个层面,即身体层面、情绪层面和认知层面,其中情绪层面具有核心主导功能。
>> 对EFT的治疗师而言,体验过程不是由一个情绪基模或某个单一的层面所决定的,而是被唤起的一些情绪基模与被激活的各个层面的体验共同合作达成的一种整合。这个假设意味着来访者的状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治疗师必须全神贯注、全身心在场地紧紧跟随,这个“技术”(或称治疗师本人的态度)在EFT中被称为对情绪的时刻追踪。
>> 从最底部看起,外界的刺激通过感知觉直接影响了我们身体内部的神经化学、边缘系统、淋巴腺及其他生理现象,身体是人接受刺激后自下而上反应的第一个通道。这些刺激不断形成新的情绪基模,影响我们每时每刻的情绪状态。一个人当下的状态取决于其从早晨起床至当下经历了多少正向情绪和多少负向情绪。格林伯格上课时经常举例:早晨起床,如果个体感觉昨晚睡得很好,就有了一个正向情绪基模(+);早餐吃得很舒服,又多了一个正向情绪基模(+);不幸跟妻子有了一点“不愉快”,加了一个负向情绪基模(-);上班路上特别堵车,负向情绪基模再加一个(-);到了上课的教室电脑出了问题,负向情绪基模再加一个(-)。此时,这个人的心情整体上是负向的,因为负向情绪基模比正向情绪基模多(3∶2)。后来电脑修好了(+),学生对课程很感兴趣(+),正向情绪基模又多了起来,这个人的情绪状态整体上就转为正向了(上述比例变为3∶4)。这是个人日常内在情绪基模的运作状态。格林伯格将整个“情绪基模群”比喻为“一群国会议员”正在进行投票表决,结果由此刻的正向票数是否超过负向票数而定;一天中除了睡眠时间以外,个体的状态随时随地都在改变中。这就是个体情绪基模的运作。
>> 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影响情绪基模,如个人认知系统里的一些既存图式(个人信念或偏见)。而当下的情绪基模投票的结果,有时候会受过去的情绪基模(可能有的其他自我组织)的影响,过去与现在所有运行中的情绪基模汇集为“运转中的自我组织”。它是身体对于所发生的事件感受到的体验(felt referent of experience)、是一种接收状态。当一个动态系统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就称为接收状态。主观上来说,接收状态指的是我们习以为常的感受、思考与人际关系模式,它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是不健康的。健康的接收状态与满足我们的情绪需求息息相关,而不健康的接收状态指的是习惯性的强迫性思维或行为、成瘾的行为,或者不健康的人际关系。
>> 在体验过程的层面,有身体的感知觉、情绪基模的投票、过去情绪基模的唤起、受认知图式影响的选择性注意,这些因素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人当下正在活出来(经历着)的故事,这是建构中“体验”的一方。
>> 象征化指的是我们用某种方式把自己的体验过程表达出来,可能是通过语言、文字、手势,也可能是通过意象、图画、音乐等。
>> 通过象征化表达出来的故事就成了“说出来的故事”。在“说”故事的过程中,人会受到所使用的语言及其所在背景中传统文化(神话故事)的影响,通过有意识的解释,内在的体验成了个人的自我信念与自我表征,而自我信念与自我表征又反过来影响其生命叙事。“说出来的故事”是由认知主导的,对体验过程赋予意义与自我生命叙事后,这些认知又会影响个人用什么象征化语言描述其所体验到的,甚至影响其体验过程。
>>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与行动的催化》
>> EFT假设来访者是自己问题的专家,治疗师则是情绪与过程模型的专家,治疗师负责带领来访者进入他的内在,深入他的情绪,与他一同探索他的议题,当治疗师“看到”或“听到”从来访者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中呈现出来的标记时,治疗师就引导来访者进入一个相关的、有目标的任务,通过这个任务的体验过程,治疗师希望促进来访者的内在发生变化,用健康、适应性的情绪转化原本非适应性的情绪,并为此变化赋予意义,进而改变来访者的生命故事,使其在生活中也能够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 在每一次会谈的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操作可以简化成不断循环的两个阶段:共情性跟随并发现标记,然后开展治疗任务。
>> 当我们回到童年、探索童年的创伤事件或者不公平、受偏待、受忽略的遭遇时,目的不是为了向父母讨债,而是为了倾听与共情当年受伤的那个孩子内心的痛苦与未满足的需求,让那个孩子的负向情绪能够得到梳理、表达与转化。
>> 如果因为怕痛或者受道德的约束(不可以批评父母,即使在咨询室里,父母并不在场,根本听不见也不会受伤)而不允许自己接触并表达内心深处真实的感受、想法与需求,那么那个孩子的委屈就无法被看见、被听见、被接纳、被理解,“冤情”并未昭雪,如此一来,其创伤没有得到彻底的疗愈,表面上看起来他原谅了父母,但是伤口被碰到的时候还是会痛、会有反应。
>> 在处理未竟事宜的过程中,治疗师必须对来访者强调,与自己童年时的父母对话的目的,是让治疗师和来访者一起听见来访者童年时自己内心的声音、了解其当时的情感,明白自己一直以来未被满足的需求,以便在治疗师的帮助下,来访者可以不再卡在过去的情感与需求中,并找到未来如何帮助自己的新路径。这个过程并不是让来访者预演如何在现实中向父母讨债,治疗师甚至要提醒来访者不要在现实生活中与父母“算这笔账”。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分必须得以澄清,否则,很多进入心理治疗的来访者在触及童年创伤之后退行成为受伤的小孩,现实与过去混淆,不断要求现在的父母补偿过去的缺失,或者干脆活在一个小孩的状态中,要求周围人给予他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让家人十分困扰,觉得儿女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
>> 来访者一开始表达的愤怒情绪多半是继发的,是由于被拒绝而感到愤怒,表达方式通常是攻击指责对方、把对方推开,或者希望对方改变(例如,说对方如何如何不好之类的话语,焦点在攻击对方、描述对方),治疗师需要带领来访者进入原发的、正当的愤怒情绪,即在被冒犯之后,从“我”觉得如何受伤、如何痛苦,回到“我生气的是……”的表述。这样才有助于来访者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分辨这个伤害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内心真正的需要到底是什么。
>> 每次来访者的情绪被唤起的程度大于当前事件的严重性,即每当其表现出过激的情绪反应时,这就是“老朋友”出现了。
>> 原发非适应性情绪主要有三种:恐惧、羞耻、悲伤。
>> 探索情绪基模的最重要的落脚点是当事人在事发现场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当情绪探索足够深入时,来访者的心中会很自然地浮现出其当年的心理需求。
>> 情绪转化的原则是用情绪改变情绪,即在来访者原来情绪的基础上(那个情绪已经成为不健康的“老朋友”了),唤起有价值的、值得被爱的孩子遇到当年的情境时可能会产生的情绪,孩子遇到环境的伤害时会有的健康反应,即原发适应性情绪。
>> 在治疗的过程中,来访者为童年的自己表达愤怒,不是用指责妈妈的方式(你如何如何不好,这是攻击与发泄),而是探索自己内心的情绪基模,找到自己的需要,并且将之表达出来(我值得被保护、被照顾,我值得活出我的本来所是,而非成为你的“傀儡”)。这样的体验是来访者给自己赋能,让自己充满自信,从内心里觉得自己是足够好的,从而可以保护自己,不再被童年的恐惧所辖制,因此会产生一种“我的人生我可以做主”的平静与安稳。
>> 格林伯格曾用一个例子说明哀悼以后接纳、放下的心态。他说,如果你的孩子告诉你,他是同性恋,或者他选择了你不认可的一个伴侣或一份职业,大部分父母在无法接纳的时候会感到伤心、害怕、羞愧、愤怒或自责,觉得是不是自己在养育过程中犯了什么错误,有的父母甚至与孩子反目成仇,再不相往来。如果父母接受了“我的孩子是……”这个事实,其实意味着“我心目中那个理想的孩子‘已死’”,当父母能够面对自己心目中那个理想的孩子“已死”,并为痛失所爱而哀哭、哀悼之后,也许父母就可能抬头看一看自己真正拥有的眼前这个孩子,承认他不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样子,他就是他自己,哀悼之后,父母接纳了(理想已死)、放下了(想改变孩子的愿望),此时,父母才能够真正认识这个孩子是谁,与孩子建立联结,建立真实的关系。
>> 第一阶段,来访者最初呈现的仍然是不具体的、总体笼统的痛苦情绪,治疗师需要根据情绪基模探索触发来访者痛苦的事件,同时了解其本人对身处该事件中的自己的看法(自我对待)。
>> 在EFT的任务中,与情绪回避相对应的标记是自我打断。
>> 处理自我打断是为了排除治疗过程中的阻碍,因此治疗中遇到自我打断,首选是尝试绕过去,而非针对打断开展工作。
>> 另外一个妨碍来访者进入第二阶段的因素是情绪回避的对立面——情绪淹没。
>> 在EFT的工作中,来访者的情绪唤起状态保持在60%~70%(情绪容纳之窗的范围内)时是最佳工作状态。
>> 在第二阶段,治疗的探索工作进入来访者的核心原发非适应性情绪,主要包括孤单、羞耻、害怕(惊恐)三大类情绪。
>> 在第二阶段中,治疗师需要探索来访者的原发非适应性情绪,其实是让来访者重回童年、实施干预的机会,能让来访者在治疗师的共情性陪伴下,带着“援军”回到过去,在场景重现的经验中,加入新的情绪,从而改变原来胶着的、熟悉的、不健康的情绪、想法和行动。
>> 对感到孤单、悲伤的孩子来说,被爱、被安慰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对活在羞耻感中的孩子来说,被看见、被认可、被接纳是他们的基本需求;对活在恐惧中的孩子来说,被保护、有安全感是他们最基本的需求。
>> 第三阶段是转化情绪的阶段。
>> 当受伤的“孩子”能够为自己的权利而站起来发声的时候,他的自我能动性(或称主体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他可以做自己的主人,保护自己,为自己设立界限,不再继续当受害者,这些都是为自我赋能的过程。
>> 痛苦情绪转化的要点在于唤起来访者的慈悲心,让其哀悼后放下,或者唤起其保护性的愤怒,让其为自己做主、自我赋能,开始设立清晰的界限,不容他人继续越界。
>> 第一,来访者与空椅子上的重要他人直接对话非常重要。
>> 第二,空椅对话一定要在来访者的情绪被唤起时才有效果。
>> 第三,谈到“疗愈”这个主题。
第二部分 EFT之操作技巧
>> EFT的操作模式涉及治疗师的“状态”与“技术”。“状态”强调的是治疗师的在场与共情性调谐,以及人本的真诚温暖、注重关系的态度。“技术”强调的则是“在共情的汪洋中寻找可工作的岛屿”。而共情是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治疗师必须在治疗中始终秉持的态度。
>> EFT治疗抑郁障碍的研究显示,治疗师在第一次会谈时对来访者的共情程度与来访者在第一次会谈时与治疗师建立治疗联盟的紧密程度是影响抑郁治疗效果的两大因素,这两大因素的重要性大于治疗师对来访者情绪处理的技术。
>> 共情,是一种跟随来访者的态度,以来访者为中心,倾听、理解、抱持、接纳。
>> EFT的操作模式是跟随加引导的模式。
>> 在场的能力是治疗师的一种状态,初学者可以借助正念或冥想练习来安定自己的内在,打开自己内在的觉察通道,让自己觉察自我,专注于治疗室内来访者身上正发生的变化。
>> 当个体感到安全的时候,其神经系统就做好了与人联结的准备,可以接受别人的安慰,也可以敞开心扉对别人倾诉;当感觉不安全的时候,个体会关闭心扉或者逃离当下。因此,共情可以让来访者感到被理解、被看见,也增强了治疗师的在场及其与来访者的同在。
>> 语言的共情包括:治疗师的声音是否表达了关注,治疗师与来访者语言的匹配程度如何,治疗师如何调整自己与来访者保持一致,治疗师是否跟随来访者的轨道,治疗师是否理解来访者的意思。
>> 非语言的共情包括:治疗师的声音是否表达了温暖和安全,治疗师的表情是否体现出关注,治疗师是否理解来访者深层的体验,治疗师的态度是否真诚并重视来访者。
>> EFT常用的共情技巧有7种,包括共情性理解、共情性探索、共情性肯定、共情性认可、共情性唤起、共情性猜测、共情性再聚焦。
>> 共情性理解包括对语意的理解、对情绪的理解,以及对语意和情绪的理解。
>> 调谐的共情还特别强调非语言信息的传递,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的质感、语调和语速、身体的体会等。
>> 治疗师在倾听的过程中通过温暖的眼神、关注的声音、点头、身体前倾、发出“嗯”“哦”“是的”“对”这类回应实现与来访者的情绪调谐,这些都非常重要。
>> 共情可以给被共情的人提供确定的存在感。当一个人发出声音并且得到回应时,会有一种我被看见、被听见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加强一个人的自我存在感。
>> 被看见、被听见、被理解真的能给人带来最基本的存在感。反之,一个不被看见、不被听见的孩子往往对自己有很深的怀疑,不敢相信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合理的,甚至不敢做决定,在讨好他人与活出自己之间苦苦挣扎。
>> 共情性探索是EFT深入探索情绪的重要技巧。在来访者讲故事的时候,治疗师帮助其探索当下的情绪:“当你这么说的时候,此刻内心有什么感觉?”如果来访者不清楚自己的情绪,治疗师可引导他们聚焦于身体,探索身体的体会:“想到这件事情,此刻你的身体有什么反应?”让来访者从身体当下的体会及感受到的情绪出发,继续探索过去何时有过类似的感受,与何事、何人有关。
>> 来访者有一个体验,但没找到合适的词汇表达,而治疗师在与她调谐共振的过程中,体会到她的感受和想法,用自己的语言很自然地说了出来。
>> 格林伯格说,我们是了解情绪和体验过程的专家,我们也全身心地在场,与来访者调谐同频地体会,所以当我们把自己当下所体会到的说出来的时候,对来访者是有帮助的。如果我们感受到的不是他的感受,那他是不会接受的。要相信来访者是他自己感受和体会的专家,不会被治疗师误导,这就是情绪的神奇之处。又或许他还体会不到,那就是时候未到,是我们走得太快了。治疗师永远要尊重来访者的反馈,他此刻所感受到的,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 共情性肯定在英语里面有两个不同的对应词,一个是肯定/确认(affirmation),另一个是认可/接纳(validation)。两者都对来访者的情绪给予正面回应。共情性肯定偏重于治疗师看见来访者的积极品质。
>> 共情性认可则是认可来访者此时的软弱或负向情绪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不论多么消极,一定是有原因、有理由的。
>> 例如,有一位青少年来访者对治疗师说:“我觉得这个世界真是一个很烂的‘游戏’,没有规则、没有希望。我努力读书的目的是考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然后养育我的孩子,让他再过跟我一样的生活。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思呢?真的还不如不要活了。”共情性认可是进入来访者的世界,体会她的感受,然后告诉她说:“是啊!我听到了你的观点,你觉得人生没有规则,没有希望,就是不断重复乏味的生活,所以觉得活着没意思!”这样的回应表明治疗师听到了她的心情,理解了她无奈的逻辑,呈现理解并认可她的负向情绪的态度,但并不是同意她的看法。大多数人一听到负面的想法,通常都想要拯救对方,所以可能会说:“你现在还小,还有很多没有经历过的精彩。未来你就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了,千万不要这样想。”这样的回答表现出治疗师对来访者的感受采取的是不理解、拒绝、否定的态度。
>> 又如在亲子关系中,孩子说:“今天数学考了89分,好难过啊!”妈妈可能说:“我觉得89分已经很好了啊!”或者“没关系!下次努力考好一点儿就好了!”这两种回应都是善意的,是想帮孩子从情绪的低谷中走出来,却否定了(没有接住,没有接纳)孩子的情绪,表达的是妈妈的看法,没有跟孩子的情绪站在一起。
>> 共情性认可是在用心倾听并关注孩子为什么觉得难过,真正了解了原因后,再对孩子说:“噢!难怪你这么难过,因为你这次特别用功,希望可以突破90分的,没想到还是差了一分,怪不得你觉得难过!”总而言之,共情性认可要表达的是,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合理的,是有原因的,而我们理解他有这样的心情,换作是我们,也会有类似的心情。站在他难过的地方,与他的情绪站在同一边,这就是共情性认可所要展现的接纳。
>> DBT的关于人际效能技巧的6个等级的共情性认可整理如下。1.关注:对于对方行为背后的感受与想法感兴趣、保持关注、仔细聆听。2.反馈:真实反馈你所听见的,不用评判的语言或口吻(这一点很重要),确保你真正理解了,并与对方核实。3.读心:根据你所观察到的对方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以及对方话中的弦外之音,在你对他原有的理解的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共情性猜测,猜测对方心中隐而未现的感受、想法或需求。一方面要保持开放,猜错了也没关系;另一方面要知道来访者永远是对的,不要坚持你的猜测。4.理解:根据对方过去的经历、现状,以及当前的精神状态或身体反应,向对方反馈其感受、想法或行为背后的意义(即用“难怪/怪不得”等来表达)。5.合理性:认可对方的感觉、想法或行为,它们是合理的、正常的,可以理解的,与当前的实际情况匹配的,也是合乎逻辑的。6.展示平等:做你自己,平等对待他人,不要评判,不要将对方视为脆弱的或无能的。如果真的感受到了脆弱或无能,可以说“换了是我,我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 共情性唤起有很多种方式:聚焦身体、使用图像化语言、用第一人称替来访者说出他的心情、展开情绪基模的元素、开展椅子工作(面对重要他人,甚至让来访者扮演那个负面的他人)。
>> 第一,聚焦身体。当理性的来访者很难使用情绪词汇的时候,邀请来访者关注身体的感觉往往能够唤起他的情绪。
>> 第二,刻意使用生动的图像化语言、“煽风点火”式的词汇,或者以戏剧化的方式,加强来访者的体验和感觉。
>> 第三,EFT治疗师常用的唤起技巧是使用“我”语言。
>> 第四,共情性唤起是不容易学习的技巧,有时候展开情绪基模的内容比只是反映来访者的情绪效果更好。
>> 如果治疗师想帮助来访者了解其情绪背后的原因、想法、需求,可以在共情性唤起中做些铺陈,让来访者进入情绪基模的各个元素中。在唤起的过程中,共情性猜测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 第五,EFT中用得最多的唤起情绪的方法就是椅子工作。不论是个人自我冲突的双椅对话,还是未竟事宜的空椅对话,当来访者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治疗师要对两把椅子都进行共情,而来访者在对另一把椅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时最容易唤起更深层的情绪,这是椅子工作最具震撼力的部分。
>> 共情性猜测是治疗师根据自己对来访者的了解,或者根据一般人在那种情况下会有的反应,来猜测来访者的感受或体验。
>> 格林伯格非常鼓励EFT治疗师使用共情性猜测,特别是在刚开始探索情绪的阶段,来访者的情绪尚未被唤起,咨询师如果只问:“你有什么感觉?”来访者很难提供准确的答案。但是,根据来访者提供的背景,治疗师可以做一个猜测,回应时先用共情性理解,再加上共情性猜测,可以让来访者更快地深化情绪。
>> 回避痛苦是人之常情,所以在出现负向情绪时,来访者通常会自动逃避,转移话题,跳出情绪。治疗师需要共情来访者新转移的话题,然后重新聚焦并回到刚才的关键情绪。这个技术称为共情性再聚焦。
>> 格林伯格没理会她重启的话题,直接问道:“如果你的眼泪会说话,它在表达什么?”这句问话成了EFT的经典问话。“跟随痛苦的指南针”,这是EFT的格言,说明治疗师心里是有方向的。
>> C68呈现了来访者想逃的本能,不谈痛苦,而是谈如何补偿,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谈行为和思想比较容易,靠近痛苦情绪比较困难。
>> 1.外在的声音。这种声音有点像老师在讲课、记者在报道新闻或者知识分子在谈一个自己很熟悉的话题时的声音。当我们在谈论一个自己已经说过很多次的话题的时候,是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打草稿的。这种声音叫作外在的声音,它没有太多的情感,顺畅而理性,不大能激起别人的情感反应,也很容易让人打瞌睡。一般比较理性的来访者刚开始进入治疗室时,用的都是这种声音。而治疗师如果也用这种声音,是无法带领来访者进入其内在世界的。治疗师首先要做的是不用这种声音说话。什么时候治疗师会不自觉地用这种声音呢?当治疗师开始“教导”来访者,或者开始给来访者建议时,就会不自觉地用这种声音,因为治疗师说的是自己熟悉的内容和主题。将心比心地讲,其实来访者此时也是听不进去的。外在的声音是治疗过程中最没有效果的声音。如果来访者处于这种状态,治疗师可以做的是使用共情性唤起或具体的体验(如聚焦、椅子工作等)帮助他们进入情绪体验。而治疗师本人则需要放慢自己的语速、调整自己的语调,用自己内在的声音来调节来访者说话的速度。如果来访者在讲述外在故事,那治疗师问他有什么感受,通常都不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因为他难以一下子从外在进入内在。有一个办法可以引导来访者从外在进入内在,那就是先问他:“这对你意味着什么?”等他回答了意义,再问他:“那么,这让你有什么感觉呢?”对于讲述外在故事的来访者而言,治疗师先问其意义是让其在理性上从外转向内,再问其感觉是让其从内在思维转向内在感受。治疗师用这种间接提问的方式比较容易把来访者带入内在感受状态,这是得到整合叙事疗法与EFT的研究证实的。
>> 聚焦的态度指的是治疗师对于来访者想说而说不出来、想表达却尚未成形的感受有一种同在、接纳和等候的态度。
>> 自我打断在EFT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打断与阻隔、回避是同义词,可以发生在情感、生理和认知三个方面。情感上,因为来访者对失控的恐惧,或者对被人拒绝或蔑视的焦虑而产生自动化的情绪阻隔;生理上,则出现呼吸与肌肉的打断;认知上,通常是因为其灾难性的预期而产生回避的行为。
>> 遇到自我打断的现象时,治疗师要帮助来访者觉察,是他自己在打断自己,让自己无法感受某些情绪或者无法进行某些行为,觉察可以带来新的选择与改变,然后绕过打断就可以了。所以,当来访者在未竟事宜中无法对父母表达情绪时,治疗师要对来访者解释:“父母其实不在现场,你说的话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这样对父母说话,我们也不是在排演你将如何对父母说话,而是让你自己可以听见你内在真正的声音,在治疗室里体验一下说出真心话的感觉。”
>> 对焦虑障碍的患者而言,除了服药降低焦虑水平之外,发现内在的自己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以及为何这样对待自己,才是其成长与疗愈之道。
>> 让这种新的体验能够进入其记忆,形成脑神经网络的连线。这是一种新的经验,是可以转化过去模式的新经验。重复感受加上身体的体验是让来访者可以把这种新的体验(和认知)储存在大脑里的过程。这样,新体验对来访者而言就不仅是一个新概念了,而是一个包含认知、情绪和体验的新的情绪基模。
>> 治疗师可以使用三个辅助技巧唤起来访者的情绪。第一,把来访者第三人称的叙述变成“我和你”的对话,把“我觉得他太严厉了”变成“我觉得你太严厉了”,治疗师可以用手势引导来访者直接对着空椅子表达情绪。第二,把来访者的指责变为正面表达的期望或渴求。例如,把“我觉得他太严厉了”变成“我好希望你能对我温和一点”,把“你从未支持过我”变为“我需要一个母亲,能在那里支持我的母亲”。来访者很喜欢用问句表达自己的愤怒,治疗师在共情性回应中把问句变成陈述句,这有助于来访者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需要。例如,把“你为什么要哭”变成“哭是没用的,所以不要哭”。第三,鼓励来访者使用“我”语言。尽量表达“我的感觉”“我的需要”,而非一直指责抱怨对方,用“你如何不好”这样的语句进行攻击。一开始来访者可能做不到,因此允许一些“你”语言的发泄和表达,然后在可能的情况下鼓励他们使用“我”语言。
>> 有问题的反应指的是生活中有时候个体会有一些特别的、奇怪的反应,但是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 标记“有问题的反应”包含三个元素:第一,来访者描述的一个外在的情境;第二,同时描述的个人的反应(感觉或行为);第三,来访者自己感到困惑,或者不理解自己的反应。
第三部分 EFT之进阶技能与应用
>> 因此在督导过程中,格林伯格一再强调,技巧无法治愈来访者,椅子工作容易唤起情绪,帮助来访者打开内心、呈现脆弱,这是“技术”。而在使用这个技术的过程中,治疗师与来访者同在,倾听、共情、肯定、接纳来访者的情绪,陪伴来访者进入最深、最暗的痛苦之处,这一层“关系”才是疗愈真正的力量来源。
>> 但凡提到“应该”如何,都是比较表面的、理性的判断,属于表层的分裂,而提到不敢的时候,隐含的是害怕、焦虑,属于深层的分裂。
>> 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来访者内在的自我组织,而非表面上的与生活中其他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