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机缘巧合下,打开这本书,因为书名让人有种定的感觉,心很平静,这本书给却是朴实深厚,似一朵小花温柔开放在读的人心.一打开是一位智慧禅师在跟你聊天,交心。还以为佛教书籍晦涩难读,这里提醒自己以后千万不要立马下定义。唯有你亲身体验过程才知其中滋味。其实我很好奇不知为何阅读佛学书籍的时候,人们去到寺庙的时候,总是会让人有种心安的感觉,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中,我们人类的心需要一个信念来定。以前的我总是会以为这些人神神叨叨的,现在想想自己真的有些没礼貌。佛说:一切都在你内心中寻找,外界一切都是你幻化出来虚像。以前,我一直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现在稍微有自己有些理解,外界的纷纷扰扰,无常,你是没办法掌握的,唯有你那颗心,你是可以让她笃定,不被外界而“污染”。可以慢慢使其变得柔软、笃定。
外界是你内心幻化出来一面镜子,你如何看待对方,从一个角度来看,是在如何看待自己,就如同,我但凡遇到一些挫折都不喜欢与人沟通,我当时心里的想法就是跟对方说了,对方也不理解和帮不上忙之类想法,又何必增添麻烦呢?
我们拒绝与他人沟通,通常是因为我们觉得那些人不会理解我们。我们排斥他人什么,实际上正反映出我们排斥自己什么。如果你觉得别人不会理解你,说明你也根本不想去理解别人。如果你讨厌别人贫穷,说明你害怕自己贫穷。如果你排斥别人的浅薄、狭隘、冷漠,说明你不想面对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只有不排斥别人才能接受自己。一些修行人为了训练这种开放能力,故意要与难打交道的人相处。印度的阿底峡尊者来藏地前,担心藏地人太和善温良,自己找不到修心的对境,故而特意把一个脾气乖戾、总爱挑他毛病的侍者带在身边。虽然我们都把自己看得很重,都想对自己好,可令人难堪的是,习惯让我们看上去像个傻瓜,所作所为全都在让自己更困惑、更痛苦。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吧,这就是出离。
现在的人不善于建立、发展友谊,交往的圈子很小,除了同事、家人外,没有多少朋友,而实际上,朋友之间相契相投、可以分担忧愁、分享快乐的这种关系,对我们的人生来说非常重要,也是其他很多关系的基础。人们把拥有尽可能大的独立性看成是人生成功的标志,有自己的车、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办公室等等,尽可能地不需要别人。有人因此认为能否过得幸福快乐完全是自己的事,与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有能力得到想要的东西就行了;至于其他人是否过得幸福,也与自己无关。另一方面,与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相比,现代社会里人类的相互依存度实际上是更高了。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衣、食、住、行,每一样都依赖他人的劳动。城市化意味着人口不断密集。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越来越多地与其他人共享同一个狭小的空间。每个人的言行影响到自己,也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合作共存,不仅是出于良善的愿望,更是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生活中人们最惯常的状态是紧张、对抗,对自己、对别人、对周围的一切都紧张兮兮。我们不喜欢生活在自己的掌控之外,任何一点不确定都会让我们焦躁不安,所以我们总是神经质地忙碌着,即使身体没动心里也从没停过,深谋远虑想防微杜渐。一帆风顺时,我们希望这种美妙的状态能一直保持下去,不想看到任何突发事件打破生活的完整平静。生活中发生任何一件事,都让我们心头一紧,必须立即判断出它的利弊以采取相应的行动。对自己有利的要让它锦上添花,对自己不利的要赶紧想办法压下去或推出去。我们自以为是生活的故障检修员,整日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身处顺境的时候,饶是这样不安,陷入逆境会怎样惶恐更可想而知了。我们仿佛每天头顶磨盘走来走去,感觉要被压垮了,世界缩小到只剩下眼前那一堆困难。诸事不顺,我们越发相信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可怜虫。这种自艾自怜的情绪使我们觉得自己更有理由责怪、刻薄、报复、折腾。我们乐此不疲,以至于忘记生活原本就是变化无常,喜忧参半,甚至有点混乱的。哪怕我们耗尽毕生精力,也无法使它更可靠有序些。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
其实,我们从一出生就在修行,走路、吃饭、说话、工作......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因此,身而为人的我们要谨慎内心的念头,时刻保持正念,慢慢让你的内心变得笃定,不再受到外界纷纷扰扰而动摇不定。让你更加平实看待生活。这本书很像忠实的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予你鼓励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