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可能由于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觉得自己幸福的不多。其实,尽管幸福和个人的外部客观处境有关,但很大程度上又有主观差异。毕竟,每个人对幸福的标准和要求不一样,对幸福的感受能力也不一样,乐天派可能高估自己的幸福感,悲观派则可能夸大实际情况的糟糕度。一项联合国支持的独立报告《世界幸福报告2017》表明,对于幸福而言,主观幸福指数是个重要指标,人们需要认识到这个指标的重要性。
任何一种生活都可以找到幸福,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大人物可以,小人物也行。关键是,是否有一种让自己幸福的心态和能力。问题恰恰在于,很多人缺乏这种能力,尽管他/她其实已经过得很不错,但是他/她却有意无意地忽视这点,而总是盯着自己所没有的或者所欠缺的,甚至把自己的不快乐不幸福归结到他人身上,自然也就很难有幸福感和满足感了。
我很认同和欣赏一位长者的生活态度,自得其乐、知足常乐,总是能从琐屑的生活中寻找到快乐和幸福,也就是日本人所谓的“小确幸”,那种很小的确实让自己感觉快乐和幸福的事情。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谁都无法避免,关键是将注意力放在如意的十之一二上面,所谓“多想一二,少思八九”。做饭洗衣、打扫家务、弄弄花草、诸如此类,都是一种生活技能,也是一种生活情趣,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也没有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可言。如果一定要做区分,就只能是庸人自扰了。
遗憾的是,现在的教育过于强调分数,而较少关注生活技能。我的观点是,会做饭比会读书重要,心态阳光积极向上比成绩好重要。然而,当前的风气大多关注学习和成绩,甚至极端到其它都不需要做,只要好好读书把成绩搞好即可(这种情况几乎从幼儿园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而忽略了健康心理的塑造和生活技能的培养。父母任劳任怨地照顾着小孩的生活,极端者甚至生怕小孩在学校吃得不好,每天不辞劳苦给小孩送饭菜,更接受不了小孩吃点亏、受点委屈,哪怕是老师善意的批评。
一个同学的老婆是个初中教师,满腹委屈地说就因为她批评了一个学生几句,那个学生马上打电话把父母叫来,歪曲事实,说老师打了他,而学生的母亲则不分青红皂白不问缘由立马打了她一个耳光。我听到这个事情时目瞪口呆,确实是万万没想到。只能说时代确实不一样了。只是这种彪悍与放纵最终又害了谁呢?对小孩有好处吗? 以一个高中教师的说法就是,“有些父母没活明白,以为天底下只有他/她有个小孩,从小娇生惯养,过度溺爱,助长了小孩的任性、刁蛮、强势和不讲道理,最终也损害了他们自身的生活品质,不仅缺乏必备的生活技能,也不知道与他人相处,更重要的是缺乏让自己幸福和快乐的能力。”
从小接受这种家教的小孩往往矫情、不能接受自己,更无法悦纳自己,也没想去改变自己,而总是生活在自己的想象里,或者认为别人就必须接受他的一切,所谓纵使一身肥膘,也要高冷傲娇!也就很难有幸福可言。从这个意义讲,不幸的人是因为自己有一种不幸的性格,幸运的人则是因为有一种幸运的性格,而这种性格背后其实又隐藏着一种不幸或幸运的家教。
所以,我的观点是,生命中发生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或者都是缘分,逃无可逃,需要坦然接受,不回避,不刻意,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有这种让自己幸福和快乐的能力,否则别人无能为力,包括父母,甚至上帝也拯救不了他/她。有句话我很认同:自助者,天助之。除非选择改变,至少改变对待生活的态度,否则,不幸将如影随形!
而那位长者,恰恰具备这种让自己幸福和快乐的能力,能找到属于小人物的快乐和满足。当然,每个小人物快乐和满足的来源和表现都不一样,有的会养养花花草草,有的则喜欢看看窗外的树,看个动画片,听听音乐,做做运动,闲时读读书,写个文章,高兴时好好炒个菜,炖个汤,不求可口,但求自己喜欢,或者找个时间,背起行囊,行走在路上,始终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好奇心。所以,大都是良辰美景。尽管生活中也会有些小烦恼,但大都能积极面对,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影响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最后,有人可能会问,幸福到底如何衡量呢?主观幸福指数是怎么回事?《世界幸福报告2017》的做法是“请想象一道梯子,从底部到顶部由0至10进行编号。梯子顶部代表对你来说最好的生活,而底部则代表对你来说最糟糕的生活,你觉得你站在梯子的哪一阶?”根据该报告,2017年的世界幸福指数,挪威高居第一,得分为7.54,也就是挪威人对自己幸福程度的平均主观打分是10分中打7.54分,而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是5.273,位列第79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给自己评个分,看你的幸福感如何?也可以和挪威及中国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值比较一下,看你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希望你的幸福感爆棚。当然,还有更详细更全面的主观幸福感评价量表,这里就不介绍了,如果有朋友感兴趣,可以私下向我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