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问过我,在国外生活,再回国,幸福感会不会降低?
我认真地思考了下这个问题,告诉她,于我而言,不会。诚然,一些外在的生活细节会潜移默化我的习惯,比如过马路时是车等人还是人等车,垃圾要不要分类,洗手间有没有手纸和洗手液等等,都需要时间来适应,然而说起幸福感,去过许多地方,切换了许多时空,如今我更想追求的反而是inner peace,是一种安静的笃定和自信。
我所理解的幸福,是物质不匮乏,情感有维系,内心有信仰,生活有目标,然而做到这些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生活中总有各种缺失。说到底,幸福就是: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知道自己对生活有一定掌控力的安全感。比如不会因为咬牙买下心爱的东西而导致下个月的财务危机,甚至衣食无着,比如知道自己遇到困难了可以去找谁倾诉向谁求援。
人们对幸福感的关注由来已久,哈佛大学的幸福公开课享誉全球,Ted也做过关于为什么不幸福甚至痛苦的原因分析,给出一个公式,即expectation(期望)和reality(现实)之间的gap(差距)。
幸福没有办法完全量化。我有收集整理外媒材料的习惯,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我收集的文件夹里,关于这种自我探索主题的材料是最多的。以下参考Harvard Business Review, Forbes, National Geographic等报刊杂志文章,以及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总结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Work-life balance 工作—生活的平衡
欧洲人工作和生活区分得非常清楚,很多国家周天全天歇业,陪家人、享受生活、或者是宗教活动。他们每年的假期很多,一放假很多地方都上演空城计,当地人基本去旅游了,腾出地方给来这里旅游的游客(旅游真的是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别人熟悉的地方去)。当然,第一他们福利薪酬好,第二假期多,使他们更有底气去享受和体验生活。
Gallup World Poll,自从2006年开始,便对于世界150个国家居民进行调研,发现南北美洲、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国家居民工作满意度居于世界前列,奥地利以95%满意度位居榜首,紧接着的是挪威和冰岛。虽然北欧国家气候而言并不宜居,然而事实上薪酬福利更好的工作,更易使人工作和生活愉悦,而其他工作带来的附加价值,例如学习新事物、与人交流分享、参与感、安全感、成就感等,也是增进幸福感的很重要的维度,而且正是这种工作的充实感,更加强化了生活的愉悦感。现代社会自由职业者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的幸福感取决于更复杂的维度,往往是压力和回报并存。
简而言之两点,有工作之余的生活,和足够支付这种生活的金钱。
快生活、慢反思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信息零碎化,以及越来越依赖于外界肯定的自信心建立模式,对幸福感的冲击使其更不稳定。学会从朋友圈、微博、社交网站中短暂脱离,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反思,才能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怎么得到,如何成长。片刻安宁能让你舒缓脑部神经,而不是终日被“我要说什么?我要做什么?”等问题所占据,而迷失了本心。
拒绝反思的理由很多,比如不知如何反思,反思什么,反思等于揭露自己的缺点,看不到即时利益等。
第一,可以先从写下你认为重要的或者疑惑的问题开始,你可以选择走路、骑车或者坐着思考,也可以选择找朋友或同事聊天探讨,或者写日记,选择最愿意面对自己的方式。
第二,制定反思时间并坚持下去,从每日5分钟开始,循序渐进。
第三,寻求自己问题的答案,多维度思考,反向思考,不一定是对的,也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答案。越了解自己,才越有能力去满足自己。
第四,亲近自然也是净化心灵的绝佳方法。很多大企业家达到一定成就之后,都会急流勇退,选择暂时放空自己,去探索自然,挑战自己,置身于鬼斧神工的自然万物之间,视角和思维自然不同。
Pressure, 不必然是 Stress
现代人每天面对很多压力:工作、老板、期限、竞争等。但是很多人因压力而焦虑,而另一些人在高压间游刃有余。其实压力并非是外界引起的,而是自身对外界的一种反应。引起这种转化的诱因便是一种思维模式——反刍——反复纠结过去或将来的事。反刍不同于反思,反思是一种短期的、理性分析的、有建设性的思维模式,而反刍却使得自己沉迷于过去或未来,唯独缺失了现在,那些易于反刍纠结的人,很少有快乐的,甚至健康状况也堪忧。
反刍者如同waking sleeper(清醒的沉睡者),沉浸于自己的世界,思维迟钝,对身边发生的事物不敏感,比如经常忘记停车位,别人和你说话半天没反应过来,或者做事心不在焉容易走神。
反刍者要回到现实中,需要从视听味嗅触各种感官,培养自己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度,强化自己和外界的联系。另一种方式便是放下,承认事实,从中吸取教训,并且采取积极行动。因为行动往往是治愈反刍纠结的良药。
中国人工作时间长,竞争激烈,物价房价高,生活压力大,这些都是个人难以改变的大环境,但是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思想和生活。
Work to live, or live to work?
To be, or not to be?
It is your c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