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读郑英老师的《教育,向美而生》,郑老师她起初就是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她的成长,源于她的努力、执著和对教育的一颗虔诚的热爱之心。她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不是有这句话吗: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郑老师就是个有准备的人。她的《教育,向美而生》一读起来,就放不下来。昨天读到《教育之法,本于天性》一文。文中指出:大地之上,每一株草木的生长都顺着天性,自成法度;也唯有顺着天性长势欣欣。他说柳宗元笔下的郭橐驼可谓是绝佳的范例。郭橐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的秘诀只是八个字:"顺木之天,以致其性。"顺着树木的天性,才能保全他们的天性。从而,根茎、枝叶、花果都能因此得到均衡的发展。
人如草木,也有自己的天性和生长规律,如果慎用这种天性和节奏,人便处在一种自然而放松的状态,感官会打开,会变得更加灵敏,从而更富有生机和活力。但违背天性,过度作为,乃至妄为,就会使人失去灵性。
无独有偶,同时在读的朱晓平老师《微教育》的第七辑顺其自然理念。朱老师说,不比较,做独一无二的自己;不着急,超越昨天的自己;不乱来,符合规律的教育;不气馁,失败是正常的;不妒忌,祝福别人,活好自己。
顺应规律去做事情,往往事半功倍;违背规律去做事情,也许短期会有收效,但往往会付出代价。自然界的生长讲究循序渐进,自然生长。还记得揠苗助长的故事吗?如果我们过度着急让孩子做很多不该这个阶段做的事情,最终会害了自己的孩子!
朱晓平老师还在书中指出:我们在教学中,有一个指导原则,叫i+1原则,i代表学生现在的水平,而1表示的是这个水平上增加一点点就好。不要把2变成了2.3.4,因为超出孩子目前水平太多的东西,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最终会让孩子没了成就感,看上去是赢了,实际上却输了。
这也就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孩子"跳一跳,摘桃子"。太难了,超出孩子水平太多,他们就不自信,久之会不耐烦。当然也就不能达到最好的预期了。
生活中,我们往往有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好一点,好一点,再好一点,这一点一点的背后,是我们向好,向美的内心。稍有不慎,我们就会陷入"揠苗助长"的误区。
我们要做符合规律的教育,就是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进行合适的科学的教育。这也是最智慧的选择。
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要有一颗会思考的大脑,发现教育的智慧。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是我接下来要啃读的书目之一,跟着魏老师学习教育的智慧。
我就有过这样的教训,女儿本该在幼儿园的年纪我却把她拔到了一年级,致使她写作业很难,很慢,给她的身心带来了某种程度的伤害,最起码,在写作业方面孩子是不快乐的,或者不快乐多一点。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一定会遵循顺其自然规律,做个智慧的妈妈。
若在碰到急于求成的父母和老师,我一定要告诫他们:对于草木,顺其自然,才能自然而然;对于教育,施法自然,才能一切皆然。
顺势而为,做有规律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