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夕,中国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开放度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此时,大多数西方国家是两党执政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实行典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虽受到石油危机冲击,但经济普遍发达,开放度较高。
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经济体制已难以维系,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思维的惯性影响,部分人士对市场经济仍不信任。为统筹全局,党和政府实施了渐进式的改革策略,如体制内与体制外改革并举、先试验后推广、增量与存量相结合等模式,这为政府提供了相机抉择的政策空间和纠错空间,是一条典型的贝叶斯优化之路。在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社会基础不同,也出现了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
在经济地理上,我国人口众多,短时间内同时富起来不现实。由于东部沿海地理位置优越,因此一开始在政策上向东部倾斜,之后我们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协调战略;在社会主义制度上,我们的根本目的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因此我国政府在一系列的改革中不仅限于克服市场失灵,还有推进公平正义的目标,如精准扶贫。
在政府治理方式上,控权与放权有机结合,比如在央地财政关系领域,从一开始包干制导致中央收入下降,到分税制改革中央收入上升,然后通过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等方式再分配给地方;在政治制度上,由于是一党制,政策连续性强,政局稳定、政令畅通,不会出现两党恶意竞争从而影响市场营商环境的情况。如连续的五年发展规划,还有去年的疫情防控,体制优势非常明显;
在经济制度上,由于我国基础薄弱,发展是主要目标,在企业规模小的条件下不能单靠市场调节,我国会扶持一些与国家战略有关的重要企业,但也注重市场规律,逐渐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在资本市场上,开放初期官方名义汇率是由国家拟定,由于外贸体制的改革出现了人民币汇率双轨制,之后逐步改革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我国货币政策独立且仍实行资本管制。
综上,我们的市场是在政府的渐进式改革中逐步培育起来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使得国家有能力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要求配置社会资源,政府既是市场的参与者,也是市场的维护者,同时市场也是政府的引路人,且市场的作用正在逐步增强。而西方国家是先产生了发达的市场经济,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应对市场失灵,使得政府本身在市场中的作用发挥有限,且政府本身也会失灵,两者不能达到激励相容。因此,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能力、有条件让市场充分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而形成有效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强强联手,致力于促进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