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一、绪论
具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医药学,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并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已逐渐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我国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涉及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对养生康复和中医诊疗疾病的原则。所以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概要
战 国 ~ 东 汉 时 期
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显著发展,学术思想也日趋活跃,使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在此时得以问世。《内经》撷取了战国以前哲学、天文、历法、气象、数学、生物、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尤其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下,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经验,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
《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 卷、162 篇。全书以黄帝、岐伯等问答的形式,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养生、运气、针灸等学说。它在论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的一些热点,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相应、形神关系等进行深入探讨。它一方面用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指导和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同时又在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上丰富和提高了哲学理论。《内经》中的许多内容在当时都是很先进的。│如《灵枢·经水》曾明确指出"其死可解剖而视之"。《灵枢·肠胃》则根据解剖测量结果,认定食管与肠的比例为1∶35.5,现代的测量结果是1∶37,两者十分接近。《素问·痿论篇》提出"心主身之血脉",《素问·举痛论篇》则强调人体血液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这些观点迄今仍然正确。因此,《内经》成书后始终被作为学医者必读之经典著作。
《难经》成书于东汉,以问答的体裁辑为八十一难。全书以阐明《内经》为要旨,内容涉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强调诊脉"独取寸口",对经络学说和脏腑中的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基础上有所推阐和发展,成为《内经》后的又一重要医籍。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所著。其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东汉以前众多医家和作者本人的临床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原则,成为我国临证医学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伤寒杂病论》原著曾一度散佚,至宋代才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其中《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和具体方法,阐明了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形证、六经的传变机制和分经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载方113 首,为外感热病的诊治奠定了基础。《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为纲,论述了40 多种疾病的辨证施治,载方 262 首,理法精周,方药详备,为内伤杂病的诊治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手段。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其载药 365 种;提出药物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概述了君、臣、佐、使,人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凡此,都充分表明了这是一个从经验积累阶段上升到理论总结阶段的关键时期。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这一时期,医药学理论进入一个系统整理的阶段。王叔和整理编次《伤寒论》并撰写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除将脉象名称规范化外,对脉诊的理论、方法和具体脉象的临床意义都作有详细阐述。晋代医家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禁忌等,内容丰,理论完备,实用性强,是针灸学的经典文献。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出根据药物自然来源的分类法和诸病通用药,对后世影响颇大。雷敦编写的《炮炙论》,则是一部专门记述药物性味、煮熬、炮炙、修治等理论和方法的专著。原书虽佚,但其内容为历史本草所收录,得以保存。现传《雷公炮炙论》,为近人张骥辑佚本。隋唐 时 期这一时期,丰富的医疗实践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充实和发展。杨上善撰《黄帝内经太素》,成为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王冰则在《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对《内经》有关理论做了精辟阐述和发扬,所提"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阳光"观点,被后世医家奉为圭臬,所补运气七篇,成为后世运气学说之本。巢元方撰写的《诸病源候论》,是现存最早的病因证候学专著,对内伤杂病的病因和证候做了精辟论述。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都做了较全面的论述,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宋 金 元 时 期)
这一时期,中医理论体系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完善了中医的病因说。施发所著《察病指南》中,载有 33 种脉象图,以图示脉。杜本撰写的《敖氏伤寒金镜录》,绘有 36 幅舌象图,是现存最早的验舌专著。张元素集前贤要旨,提出较系统的脏腑辨证说,更倡导药物归经、引经报使等理论。钱乙则最早把五脏辨证用于儿科临床,形成系统的儿科辨证论治大法。金元时期,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位医家的出现及其不同学术主张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如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之说,治病善用寒凉药物,被后世称为"寒凉派"。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对温病学说的形成起有重要作用。张从正认为,人之所以生病,皆由邪气所为,故治病当以祛邪为要务。临床常用汗、吐、下三法攻邪治病,后世称之为"攻下派"。李杲提出"内伤肠胃,百病由生"的论点,强调脾胃为元气之本。饮食不节、劳役过度或情志刺激,皆可损伤脾胃,从而导致百病丛生。故治疗应以补益脾胃为主,后世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力倡"相火论"基础上的"阳有余阴不足"学说。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被后世称为"滋阴派"。朱氏在杂病证治中,也颇多创见,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一有郁滞则诸病生焉"等论点。明 清 时 期
明代赵献可提出的"命门学说",强调命门是调节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丰富了中医藏象学说的内容。李中梓有关"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的论断,迄今仍被广泛应用。这一时期形成的温病学说,虽然主要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辨证论治的一门临床学科,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明末吴有性在《温疫论》中提出"瘟疫"的病因是"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瘟疫"的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这在瘟疫和温病的病因、病邪入侵途径等方面,从理论到实践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则创立了以"卫气营血"和"三焦"为核心的温病辨证论治理论和方法,从而使温病学的理论日趋完善,成为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都自成体系的一门学说。清代医家王清任十分注重解剖,著《医林改错》,改正了古医籍在人体解剖方面的某些错误,更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每日 练 习
1.为什么说《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2.金元四大家的主要学术观点是什么?3.吴有性对瘟疫病因的论述出自哪一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