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共有十一章分十四周(也就是近一百天)学完。
第一章是绪论。绪论阐述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发展概要、主要特点、主要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的概念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涉及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对养生康复和中医诊疗疾病的原则。因此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概要。书中分为五个历史时期阐述了该理论的形成过程的条件或环境以及重要人物的贡献、重要典籍。战国~东汉时期,是从经验积累阶段上升到理论总结阶段的关键时期。《内经》(《黄帝内经》的简称,成书于战国时期,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以黄帝、岐伯等的问答形式,系统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从而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其内容包括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养生、运气、针灸等学说。其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基础。《难经》(成书于东汉)以问答的体裁辑为八十一难,全书以阐明《内经》为要旨,内容涉及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强调诊脉“独取寸口”,对经络学说和脏腑中的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基础上有所推阐和发展。《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张仲景著,至宋代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总结东汉以前众多医家和作者本人的临床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出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成为我国临证医学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其中《伤寒论》确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纲领和具体方法,阐明了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形证、六经的传变机制和分经辨证论治的原则和方法,载方113首,为外感热病的诊治奠定了基础。《金匮要略》以脏腑经络为纲,论述了40多种疾病的辨证施治,载方262首,理法精周,方药详备,为内伤杂病的诊治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手段。《神农本草经》(东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其载药365种;提出药物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概述了君、臣、佐、使,人情合和,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医药学理论进入一个系统的整理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