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气一元论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思想模式,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神等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治疗特点,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医学理论体系。
古代医家在医学实践与解剖学成就的基础上。以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认识论,创立藏象,经络,精气血津液神等理论。并在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创立六淫,疠气致病学说,在人与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立内伤七情等病因学说。以阐释病因,发病和病机,指导治病的诊断和防治,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科学理论与医药实践的基础。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黄帝內经》简称《内经》,为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本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共18卷162篇,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东汉至隋唐仍有修订和补充。《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集众多医学家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编篡而成。是对先秦至西汉医学成就的整理和总结。书中全面运用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深刻探讨当时哲学领域中天人关系,形神关系等重大命题。阐述中医学对生命的认识以及养生的原则和方法,研究人体的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致病的诊断,治疗与康复的问题。不但为构建中医理论奠定基础,也是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继续发展的基石。《内经》建立了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以指导维护健康,养生防病等,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构建了藏象学说,较详细的描述了脏腑的生理功能,将人体呼吸,循环,消化,排泄,生殖,精神等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建立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创立了经络学说,阐述对机体的网络调节作用,并以精,气,血,津液,神的作用维系和调节着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从而奠定了藏象经络理论的基础,在疾病防治上提出“治未病”的观点。对病因,发病,病机及疾病诊断,治疗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内经》构建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形成的基础与发展源泉。
2.《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约成书于东汉,传说为秦越人所作,《难经》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机,诊断,病症,治疗,等各个方面,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脉学特别是“寸口脉诊”有较详细而系统的论述和创见;对藏象理论中的命门,三焦以及经络理论有所阐扬和发展。从而丰富发展了中医学理论体系,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故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3.《伤寒杂病论》张机(字仲景)所著,成书于东汉,为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今经晋朝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部。《伤寒论》创造性提出“六经辨证”理论,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因素,临场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康复等。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分析论述。《金匮要略》以脏腑论內伤杂病,对以内科为主兼及妇,外科的40余种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处方,用药等都有详细记载,《伤寒杂病论》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创立了对外感,内伤疾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方剂,过后世医家多尊之为“医方之祖”,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成书于东汉,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集秦汉时期众多医家搜集整理总结药物学经验成果的精华,全书载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和药物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之药无毒,主益气;中品之药有毒或无毒,主治病,补虚;下品之药有毒,主除病邪,破积聚。根据中药功效分为寒,凉,温,热四性,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为中医学“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奠定了基础。书中明确“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药理学与病机学密切结合,使中医学理论体系更加充实,同时,该书提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为中药组方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当时的医家们不但已构筑成中医学的理论框架,而且能够有效地运用药物,针灸等治病技术,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医学的理,法,方,药(针)为一体的独特医学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