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老师在延安支教时,孩子们写得有关亲情的文章,让他感慨颇多。孩子们的文章中表达了对父母的依赖,亲情显得比较浓厚。
他在无锡任职十年,记忆中没有读过这样的文字。发达地区的孩子早熟,自主意识比较强,对父母的依赖主要在经济上,对亲情就没有这种感受。他们的人情味比较淡,亲情稍有淡薄,父母提供给孩子富足的物质,孩子们很少能感受到父母的辛苦。
寇老师说,亲情是一种教育资源,而且无可替代。
但是现在的寄宿制学校却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与大人的亲情脐带过早地剪断。虽然孩子终究要独立,要独自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但就小学、初中、高中教学而言,亲情绝对无可替代。
我教高中有一个学生,是个小个子男生,很瘦小,清秀的面孔,小眼睛。这孩子对我很亲昵,一看到我总是会靠到我的身边,或者拉着我的胳膊,或者就想把手放到我的肩上。时不时的还会对我撒个娇,抛个“媚眼”,让人一看到就觉得这个孩子比较可亲。后来我想,这个孩子的举动实际上是在我身上寻找在母亲面前的感觉。他觉得老师就像母亲。
每到周末他就会问:“老师放假吗?”有时我就摆起面孔说:“你怎么老惦记着放假?”他就会说:“想我妈妈了,想她做的饭了。”我就开玩笑:“你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像没断奶的孩子,老这么惦记着妈?”他就会一脸委屈地说:“老师,我跟我妈妈待在一起的时间实在太少了,我想她。我五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住校了,就很少见到我妈妈了。”听了他这样的话,我一阵心疼。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就是渐行渐远的关系,不断离别的关系。但是过早的离开父母,对孩子来说还是很残忍。我的姑娘上大学了,还老是惦记着回家,老是惦记着我。
这个学生五年级才十一、二岁就离开父母独自住校了。从那时他就剥离了父母,开始笨拙的独自打理自己的生活。这种剥离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剥离,会让孩子始终处于一种栖惶、惦念的状态。
我们县曾有一位县长,着力打造教育城,在城区又修了两所学校,一所初中,一所小学,把乡下的许多学生都收拢到了城区来上学。这样打破了原有的城乡教育平衡。乡下的许多学校撤校,许多优秀的教师都被调到了城区。这一举措给乡里的学生、家长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小学的学生就要住校,有些学生太小,也有的家长不放心,就不得不出一个人在城区租房子,来照顾孩子上学。由此引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许多孩子那么小,就被迫离开了父母住校。没有父母呵护,对他们独立成长有好处,但是对他们的心灵伤害也还是很大的。过早离开父母长大的孩子,要么对亲情特别的渴求;要么对亲情就比较淡薄。
我的侄女在上初中、高中的过程,基本是我母亲她的奶奶带她、照顾她。那时,我的弟弟、弟媳正忙着在外面包地种地。一年多数时间就在外。侄女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就很少。大学毕业之后,她就独自去西安找工作。一年也就到年末才会回来,其他时间一方面忙,另一方面她也不愿回家。平时给家人打电话的频率也不会很高。
而我的女儿无论在上大学还是工作,几乎每天都要视频,发信息。
我总感觉侄女对亲情有些淡薄。弟媳也会抱怨,孩子养得有啥意思。殊不知在他们忙着种地挣钱,没时间关心她的时候,已经在心理把她推远了,她对家,对爸妈都没了渴望。可是父母在年轻的时候,不出去挣钱养家,也不行啊!这就是矛盾体。但无论如何在孩子成长过程,父母还是要尽可能陪在孩子身边。
因为,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亲情绝不能少。亲情是丰富的精神滋养。重亲情的人,情感丰盈;亲情浓厚的人,责任心比较强;亲情对孩子而言尤其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