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国富论的第二遍,依然觉得亚当斯密举的例子好繁琐,读起来头昏脑胀的。一个例子,必须通过那种方式说吗?某年什么时代,那个时代主要特征,那个时代金价,银价,谷物价,交换量多少,实质是劳动量等等。真的是好繁琐啊,看得昏昏沉沉,也理不出一个清晰的思路来。说了几十页,都忘了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了。真的好郁闷。
牛逼人物的专业性质论文,都要这样严谨绕口吗?还是我自己逻辑性太差,思考能力太弱,提取不了关键信息呢?总之看得很是郁闷,暂且放下,就算是经典,也是有好肉和鸡肋,感觉自己看的这部分就是鸡肋,可是不看不理解,又觉得不完整,真的不知道是亚当斯密难为读者,还是自己难为自己。
看不下去经典,索性看看李笑来的大众读物,《让时间陪你慢慢变富》。还是中国作者好,写的东西一看就是酣畅淋漓,感觉就像两个人在交流,完全无障碍,他写的每句话似乎都有共鸣,和亚当斯密就不是这感觉了,就像老教授在自顾自的说,我却不知道他说这些是为了什么。哎,语言文化环境的差异,也是极神奇的力量啊,堪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教育就是这个系统相让你变成什么样子。自教育,自己想要变成什么样子的学习。今天从书里看到的新概念,当然这个行为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在做,只是很多人没有刻意总结为其定义而已,比如终身学习啦,主动学习了,日学一问啊,这些其实都是自教育。而且自教育不一定只能是在上学毕业之后才可以开始的。在上学之前和上学期间,都是完全可能进行自教育的。就像上美术音乐等兴趣班,其实也是自是自我继续学习,学习当然可以跟着老师,也可以自己探索。自己因为兴趣选择跟着老师学的自然不能不是自教育。
所以,自己在学习的经济学知识,其实也是自教育。想到这里,还是肯定一下努力啃国富论的自己吧。这么难,都没说放弃,虽然心里骂过,但是也明白难受只是自我感受而已,对于结果而言并没有多大意义,真正有意义的就是把这本书透彻理解,在这条道路上不要走偏,这是趋势,如果只注意自我感受,那只能错过更多。痴迷于自我感受的人最擅长的事情就是找借口。绝大多数平庸,都是把时间精力浪费在与趋势无关的事情上。
是的,之前还曾纠结我的上下楼没有给我点评,其实这些与我写作的事情是根本没有任何关系的。 “一切的真相都没有任何义务照顾你的情绪。”
“自找的教育”,硬着头皮也得学会,吐槽完,继续啃我的国富论去,再听亚当斯密讲解一番,遇见我这笨蛋读者,想必也是他预料不到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