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曾国藩了不起,文是理学宗师、官至直隶总督,武又能办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认为他必然从小天资聪慧,天赋过人。实则不然,据史料记载,曾国藩生性愚钝,比起一般人家的小孩都有所不如,顶多只能算中人之资,然而他最后却能成功逆袭,我认为和他坚持了一生的两个习惯有关。一是写日记,二就是读书。
曾国藩晚年回顾一生,觉得最得意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无一日不读书”,这话说起来掷地有声啊。即使打仗军情凶险万分的时候,曾国藩任然每日读书,到了老年甚至一只眼睛都读瞎了,仍然用剩下的一只眼挣扎着进行阅读,说他是书痴一点都不为过。
曾国藩如此热爱读书,这和他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祖父曾玉屏虽然算是小地主,却很重视家族的教育,并把“耕读传家”作为家训。父亲曾麟书不争气,四十多岁才考中秀才,祖父就把希望寄托在曾国藩身上,重点培养他。曾国藩小时虽然天赋一般,但比他父亲还是强上一些,再加上非常勤奋,二十多岁就中了秀才,之后又中了举人。但是进京考进士时却是两次不中,落榜失意且囊中羞涩,回家路上问时任睢宁知县的父亲旧友借银100两,这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小数目。然而钱还没有捂热,曾国藩转头就拿这100两在买了一套精装的《二十三史》,花的一分不剩。回家本以为会受责骂,然而父亲却说“借钱买书是好事,我乐于为你偿还,但别忘了买书的初衷。”。曾国藩大受感动,发誓不好好把《二十三史》研读完成就誓不为人,从此养成了“无一日不读书”的习惯。
关于“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封建社会讲究“学而优则仕”,很多读书人读书就是为了科举做官,而曾国藩认为不然。他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注:无忝tian3所生,辱没,即不辜负父母)。也就是说,读书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方面,读书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读书可以“修业”,可以培养自己专业方面的长处,从而自卫其身,可以立足于这个社会。除了这两点,曾国藩还有一句名言:“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读书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这和我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一个道理。
关于怎么读书,曾国藩在家书中给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1. 读书要读经典,读经过岁月检验的书。知识是会随着时代的翻新而不断更新的,但是思想越经过沉淀,越有智慧。现在地铁上很多人看似也在用手机“阅读”,看大多都是看网络小说、或是刷微信公众号文章,大多没有多少意义。
2. “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一本书不看完,不读新的,其实也就是讲的一个“精读”的意思。王国维也说,做学问要先“入乎其内,然后出乎其外”。所谓“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其实就是一种沉浸式的读书法,要能够沉浸其中。生活中很多人都爱买书,但大多数人经常是呼啦一下买了一堆书,然后每本都翻一翻,美其名曰,我读过好多好多书。问题是一本都没读通,一本都没读透。问他某本书讲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根本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样的阅读只是浮于表面,收益甚微的。
为了能吸收书中的精华,把它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曾国藩主张,读书最重要的一个习惯,是要做扎记,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读书笔记。大脑是健忘的、靠不住的,但纸笔可以随机记录下读书时的所感所想,或是遇到的疑惑,对于知识梳理、回顾总结是大有裨益的。这点也是备受后世推崇,我们也可以学习学习。
曾国藩推崇精读,但并不是说泛读就没有价值。泛读虽然需要读得很快,但并不代表泛读就可以只是浮于表面,三心二意,一扫而过。泛读时也应该保持着自己的一份觉察,也应该有自己的收获才行。
3.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和方向。这点,曾国藩的几个儿子是代表。大的儿子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喜欢西学、喜欢英语,曾国藩就很支持。最后曾纪泽成了晚清最著名的外交家,曾单枪匹马都沙俄手中谈会了伊犁。小的儿子曾纪鸿,不喜欢文史,而是喜欢数理、喜欢自然科学,曾国藩也非常支持。最后曾纪鸿也成了晚清著名的数学家,用自己创造的方法独立把圆周率推导小数点后100多位,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都是比较领先的。可见,适合别人的书,不一定就适合自己,需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方向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