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课堂,是后两节课,安排内容是阶段二平面解析几何问题,选择和填空题部分,还是感觉出有难度,所以自己不忍心让大家继续犯难了。
最后一节课开始讲了期末备考四的解答题。
分别点评了写题时候的注意事项,比如第19题的立体几何最终探究是否存在一点E,恰好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那么最终呈现的问题都像是 应用题一样,要回到问题本身,这是一个数学建模问题。
第20题应用题提醒做题的思路,关键是理解题意。
还是板书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上下位置不够合理规划。
第21题是数列的计算,不等式恒成立计算范围,提问了做题比较完整的姜绍一,他是一脸反应不过来,第20题应用题提问做的比较完善的是张青,她的反应也是没有准备好的样子,所以我还是有些耐心等待,也有一点就是这段时间做题之后就没有跟着我的节奏进行。
换句话说,对我的问题没有及时反应,还是我的期待时间比较短,其实我都是看着他们仔细回忆做题的过程,那么也是准备不充分的,如果我是随机点名进行的,犹如这周考试一练,所以不能收纠错本了。
2月6日
今天上午课堂是圆锥曲线专题,补充了圆锥曲线中的相关结论,就焦半径和焦点弦长公式,第一次系统讲解这个过程,回忆抛物线中相关结论,启发证明思考双曲线中的结论,字母的不同和使用范围。
之所以要补充这个内容,还是对线上学习的两个月在补窟窿,做一系列的挽救工作,问啥都不知道,好像网络信号传递的信号就不是真实的我们讲过的内容一样,全部都是自导自演在学习,假装很努力,其实是一直很努力,我检查过纠错本,写的一系列密密麻麻规范的操作都是一笔一划做出来的,
我一说不知道的话需要记下来,整齐划一的拿笔、掏笔记本的连贯动作,赶紧制止了他们,说到这个内容不是说有个结论就让大家像是背公式一样去抄写的,(难怪会没有印象了,这句话我当时没有说,是现在回忆的时候想起来的。)理解它们是怎么来的,应用时候就 会更灵活自如。
推到的过程通过数形结合的办法,证明出来的结论,一般我是不介绍系列的内容的,都是情境中遇到的补充上面,当然也提醒自己以后需要有专题的意识,培养出学生思考问题的系统性,自己首先具备系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