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蒋方舟是因为看过《圆桌派》,喜欢窦文涛,他像邻家八卦大叔一样,很亲切。看着节目也没看出蒋方舟有什么特别,对于发表的观点记不清了,就是印象中好像总相亲,窦文涛还问她相亲感受。后来百度一下,才知道她是个美女作家,即便我也没觉得很美。很小时候就开始写作,的确倒是让人佩服,不过一点都没有想看她书的冲动,也许潜意识里的偏见吧。
无意中看到中信推荐的书目中有《东京一年》,也许因为kindle便宜点,决定看两眼吧。今天看到20%,才发现自己的心和头脑多么的不开放,差点错过了很美的文字。文字间让我有了共鸣,她的文字是美的、孤独的、也是宽容的,有血有肉的。想起正火的《原则》,雷达里奥告诉我们一个人要保持开放,极度的开放,是啊,道理很简单,做起来挺难,因为偏见,就不愿意读对方的文字,不愿去了解一个人的灵魂,是很可笑的一件事。
书中节选“谁不愿意用老灵魂?青春之躯下有着一颗沧桑的心,活得自如、克制、生命仿佛是一场漫长的“余生”;改变不难,换个心境,转个身段,人就软软的就势生存——像娶了唐朝女性的玄朗一样。坚持是最困难的,因为那并不是一条路走到黑的执拗,而是无数次自我动摇、怀疑、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这样的事情对我来说却很困难,因为 “喜欢这件事取决于很多因素:上一段感情受到的伤害、贫穷、孤独感、自卑、文化差异带来突兀的性格......;女人的不幸则在于被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着,她不被要求奋发图强向上,只被鼓励滑下去到达极乐。当她发现被海市蜃楼愚弄时,已经为时已晚,她的力量在失败的冒险中已被耗尽。
被这行行文字打动,回忆着一个人的美国之行,一个人的生日,那种心境是相似的吧。好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感叹自己没有那样深刻的思考和柔软的文笔来留住日子。好的文字像做一次spa。接着读,然后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