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我们都很熟悉,它也成为了我们心中对陶渊明最深的一点印象。然而,凡事背后都有原因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如果我们不理解陶渊明所处时代的社会制度和伦理背景,就很可能会对这句话产生误解。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究一下这句话背后的故事,一起探究陶渊明为何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
当时的中国官场制度
陶渊明当时担任彭泽令的时候,手下的人员提醒他督邮要来视察工作,建议他应该“应束带见之”,也就相当于今天我们说的穿戴整齐的去见督邮,没想到陶渊明却说了一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然后就辞职不干了。
我们把这句话还原到历史的语境里,可能会感觉陶渊明的怨气来的莫名其妙。为什么让他穿戴整齐就侮辱他了呢?
要理解这个疑问,就要先理解督邮是个什么官职。在当时的郡县制制度下,一个郡下辖若干县。皇帝会派特派员监察郡一级官员的工作,这些人被称作刺史,后来刺史就逐渐演变为常驻的地方官了;郡一级的官员也会下派特派员到县里检查工作,这些特派员就是督邮。
由此可知,督邮属于监察系统的官员。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智慧里,对这个岗位的人员有什么特殊要求呢?凡是一线的监察员,品级不能高,年纪不能大,资历不能深。品级不高,患得患失的想法就少,而且一旦立功的奖赏很大,犯了错误代价也小,所以人就有进取争功的意愿。年龄不大,资历不深,才有工作的锐气,受各种关系网的影响较小。而且对于上级官员来说,如果特派员犯了错误,是可以轻松地把他们牺牲掉的。这种人事安排,在古代政治体系里是很经典的,我们会在很多地方见到它的各种变体。
督邮就是这样一种官职:虽然可以监察县令,但是级别比县令低,年纪一般也比县令小。陶渊明所说的“乡里小儿”就是从年龄上说的。
如果从正统的伦理角度来看,应该是级别低的拜见级别高的,年轻人拜见长辈,这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所以陶渊明才会有这样的举动和言辞。
后世的好多人也学习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却不清楚这背后的伦理逻辑和社会背景,就难免会闹出一些笑话,或者是对谁都不折腰。
归隐后陶渊明依靠什么生活?
在归隐的初期,陶渊明在家饮酒赋诗,琴书自娱,生活清闲。这时的他,过的是舒适的文人闲居生活。很多人一直以为,陶渊明辞官归隐以后,就成了贫下中农,生活质量每况愈下,有时揭不开锅还要去讨饭。梁启超甚至说他“不过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真是穷到彻骨,常常没有饭吃”。
其实,陶渊明的祖辈已仕宦三世,是浔阳的名门望族,陶渊明出生后,虽家境中落,但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陶家仍不失为有家产田业的官宦门庭。归隐后,陶渊明的居地可考究的就有上京闲居、园田居和南村等处,田庄别业则有西畴、南亩等处,远不止“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50岁以后,由于连年遭受自然灾害,再加战祸绵延,境遇确已非昔比。然而,他仍能“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常著文章以自娱”,劳逸结合,也不是一位赤贫的农民。
陶渊明晚年的《乞食》诗被很多人看成他沦为乞丐的重要证据。但清人陶必铨指出这是借韩信乞食的故事以起兴,故题曰《乞食》,不一定真有此事。而且《乞食》是他晚年遭灾时所作,并非反映其平时生活状况。他写此诗的意旨,主要是让子孙后代了解他在贫困的情况下如何励志苦节。
陶渊明的晚年,与有“五斗米”俸禄的时期相比,生活状况是有变化,但他除农业收入之外,另有教授学生的酬资,还有显贵的馈赠。至于故人的宴请,新知的相邀,也一直不少,给他的资助也是司空见惯的了。所以,鲁迅先生就断言:“纵使陶公不事生产,但有人送酒,亦尚未孤寂人也。”
陶渊明确实叙说过自己的清贫景况,并写有相当多的叹“贫”苦“寒”之句。其实他的“穷”,只是比起祖辈来要“穷”,晚年比起前半生要“穷”,比起那些巨富来是“穷”。但是,他绝非一贫如洗,与真正的贫农相比,则要小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