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欧文.亚隆圈粉,手不释卷地捧读他的作品。起先是一本《生命的礼物》,这是他和妻子玛丽莲告别之作,直视生死离别。在这本书里亚隆写道:他依靠阅读自己写的作品,尤其是《叔本华的治疗》,度过了生平最孤独痛苦的一年,走出了丧妻的悲痛。
叔本华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孤独悲观的哲学家,他对生命最著名的解读是:人生就像一个钟摆,在“欲望~无聊”之间无限来回,毫无意义可言。那么,是欧文亚隆的现代心理治疗尤其是团体疗法拯救了“叔本华”,还是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治愈了亚隆小说中的人物?受好奇心驱使,我捧起了《叔本华的治疗》。
《叔本华的治疗》是一部小说,亚隆为它铺设了两条主线。一是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的传记,讲述了他的童年及原生家庭,他遭遇了父亲自杀,母亲与之疏离,糟糕透顶的人际关系让他失去了在大学的教职,愤世嫉俗的生活态度又使他越来越孤独厌世,令他一生没有亲人朋友,终身靠父亲的遗产苟活。亚隆说,叔本华的生活就是一部独幕剧,独幕剧是不适宜写成小说的。
亚隆认为叔本华是最不容易接受团体治疗的人,“但如果他真的进了团体呢?对于一个团体治疗师来说,他将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啊!”,这或许就是这部小说最巧妙的构思基础。
小说的第二条主线是一个心理治疗团体的故事。团体治疗师朱利亚斯不幸罹患黑色素瘤,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回顾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试图证实现代心理治疗是否真正帮助到了患者。于是他找到了一个治疗失败的案例——二十多年前突然中断治疗的性瘾者菲利普,去问问他的人生后来发生了什么,以及自己的治疗是否曾给他带来一点点疗愈。
现如今的菲利普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顶礼膜拜,他认为叔本华不仅治好了自己的性瘾,还可以用于解答人生一切困惑。此时的他已拥有哲学博士头衔,也取得“哲学咨商师”执照,在大学教书开讲座。他依旧性格孤傲,待人疏离冷漠,教学也不受学生欢迎。迫于生存的压力,菲利普有心想做一名心理治疗师,这反过来,他也需要朱利亚斯的帮助。朱利亚斯不喜欢菲利普,却答应督导他,条件是他必须先参与团体治疗。
在朱利亚斯的治疗团体里,菲利普是个另类的存在。他走进团体治疗室,把座椅从围圈里拖出一个角,两眼发直瞪着天花板,尽量不与人目光接触,表情傲慢无礼疏离冷漠,口中却时不时蹦出犀利而绝望的叔本华哲学经典,拿叔本华当自己的盾牌。经过数周时间的团体治疗,其他成员渐渐认识到:菲利普就是现实版的叔本华,他从未真正进入过生活。
小说最华彩的篇章是每周一次的团体治疗活动,每一次都扣人心弦,高潮迭起。团员们各自敞开心扉,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菲利普也慢慢开始接受他们并且越来越主动地融入团体。
欧文亚隆曾说:“人们内心的困惑源于人际关系的冲突,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利用团体的动力去化解。” 这是现代心理治疗团体疗法的精髓所在。
在一处团体治疗活动中,心理治疗师朱利亚斯对菲利普说:“我们并不反对你和叔本华所说的大多关于人类悲剧处境的话,但我们之间真正南辕北辙的点在于‘该如何应对’。加缪、萨特和尼采,他们都主张对生命的参与而不是叔本华式的悲观顺从。” 朱利亚斯的治疗团体就是用温暖,肯定和爱一步步地将菲利普从“我是个怪物”,“我不值得爱”,“我不需要社交”的否定式自我认知中解救出来,他开始认识到,“团体是温暖的,这个房间是温暖的,唯独我的居所冰冷如北极。……” 自此,菲利普修正了生活状态,重新进入社交世界,成为一个“促使他人变得更好、更健全的那个人(亚里斯多德对朋友一词的定义)”,成长为朱利亚斯心目中理想的心理咨询师。
朱利亚斯治疗团体的每个成员都被亚隆写得栩栩如生:帕姆年轻时因为菲利普的性侵,一直对他耿耿于怀,又因为丈夫的粗鄙和情人的不告而别,走不出困境。她是一名大学老师,团体中的灵魂人物,有正义感,敢于直言,被同伴成为“团体的法官”。矮胖的图书管理员邦妮与前夫和女儿都关系紧张,她一直认为自己不受人重视,羡慕嫉妒恨美貌的瑞贝卡,而瑞贝卡正是被美貌绊住了手脚,没有女性朋友,并且患上了“容貌焦虑症”。吉尔是因为婚姻冲突而来。斯图尔特是因为他的妻子威胁要离开他。帅气的木匠托尼是为自己的受教育程度低和蓝领工作而感到羞耻。他们在朱利亚斯的治疗团体中相互给予养料,救赎别人,也治愈了自己。菲利普、帕姆和托尼,他们在朱利亚斯离世后还成为终身的朋友,这就是现代心理治疗团体疗法的魅力所在。
关于创作小说《叔本华的治疗》的初衷,欧文亚隆说他旨探讨以下四个主题:(1)团体治疗如何起作用?(2)一般的哲学和亚瑟·叔本华的哲学会如何影响心理治疗实践?(3)叔本华奇特的人生经历和他重要的个人病状是如何影响他的哲学论断的?(4)死亡意识将如何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行为?我认为,作为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对这四个方面的探索已经有了成熟的思想和可操作的手段,所以,这本小说就是心理学系的学子们的必读课本。同时,本书的主人公,团体治疗师朱利亚斯向死而生,他热爱心理治疗师这个职业,喜欢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帮助他们重拾了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东西,朱利亚斯称之为“重构生命”,在面对死亡回顾一生时找到的生命的意义。
掩卷沉思,愿我们都能在被欲望无聊、孤独痛苦折磨时,遇见朱利亚斯,用哲学和心理学双向治愈我们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