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变化》是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的第二课,月相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本课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月相,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并能根据平时的观察,通过逻辑推理,知道月相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而产生持续观察月相兴趣。现将本节课的几个环节进行梳理和反思。
认识月相及画月相:学生在过去的生活中对月亮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动手画月亮的样子,挖掘学生的前概念,知道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并且可以补充讲解月相的成因,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明确画月相的方式怎样表示暗面,怎样表示亮面。
初步推测月相变化:月相变化的规律的认识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在这个环节中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在前一环节已经画过了月相,在一个小组当中,每一位同学画的月相应该是有所差异的,让两个小组的同学为一个大组,引导学生根据平时的观察,用逻辑推理的方式,通过合作交流对他们所画的月相进行排序。交流讨论过后,让不同的小组上台呈现他们所排的月相,这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组对月相的排序有所不同,也就很自然的引出了后面的模拟实验,我们需要实验来验证,来观察,来发现。
模拟月相变化:将一半为黑,一半为白的乒乓球模拟为月球,学生当作地球,利用轨道盘进行模拟,让学生手持“月球”围绕“地球”转动的时候,学生便可以很清楚的发现月相变化的特点。活动后让学生汇报交流并播放月相变化的视频,让学生对月相变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其变化是有一定规律而且能从中发现掌握规律的变化,最后还可以给学生观察月相的方法。
整课教学中,经过实际操作、模拟月相变化过程,思考相关问题,让学生发现和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然后再迁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科学精神。
在模拟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实验中,我将月球的颜色通过黑白色来区分,那么在实验中学生便能更清楚的发现月亮被照亮的那面变化的特征,也更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