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
小孩如孙悟空,是天生的怒者,父母要做的,是助其历难。
敌意
孩子们的交手,刚开始是轻松的玩闹,这个时候,双方内心是轻松的,甚至还会因为有个玩伴而感到很格外兴奋。
质的变化是累积而来的。
父母需要事先提醒孩子,让他们自己去感觉游戏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有一种情绪对这个年纪的孩子最为熟悉,即生气!
是打架还是打闹,搞清楚“是否感到生气甚至愤怒”很重要,因为这代表着敌意。
告诉孩子!
“玩闹中,当你感觉不到轻松愉快,而生气的情绪开始冒头的时候,就要小心了。从心中有气的那一刻开始,你的行为就不是玩闹了。
因为此时你的目的发生了变化。人是有自我保护意思的,生气的情绪让你感到不舒适。行为会下意识变成以排遣和发泄愤怒为主。”
或许这个时候你并没有想到要伤害对方,只是心中产生了胜负欲。你想要打赢对方!
而随着双方动作的升级,愤怒的情绪也跟着增强,于是破坏力也就变得更大。
让孩子察觉到愤怒的开端,就是父母首先要引导孩子的事。
暂停键
当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愤怒的情绪,建议他在心中给自己设置一个暂停健,提醒自己,也提醒别人:是时候按下暂停键了。
因为如果继续下去,玩闹就会升级,而后果必定不美好。
孩子本身也是敏感的,他能够清楚感知自己在这场打斗中的优劣势。
比较强势的小孩会继续进攻,直到取得胜利。但事情会就此结束吗?
输了的对方会因此而产生更加强烈的愤怒情绪。如果双方不打算退让,战斗只会升级。
而如果你是处于弱势的一方,更要果断地按下暂停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是一时孤勇。
对方会继续陪你到底,然后在战斗结束后,给你冠以“弱者”的标签,你只会感到更加挫败。
妖怪!
让一个小朋友去权衡这些事情确实很难,但早点比迟或是没有要来得好。
在孩子心里,自己是“孙悟空”,父母或大人是如来佛祖或唐三藏,要么只会武力镇压,要么就是碎碎念。
别的小朋友不是猪八戒,沙僧就是妖怪。前者看在和自己一边的份上不至于欺负得太狠,后者那是必须要打倒的。
在他们的认知里,孙悟空是不会打输的,即使打输了,还能去找诸天神佛(大人)帮忙(告状)。
打赢了继续开心玩,打输了气不过,也是要闹一闹的。
引导
作为父母,恐怕不是不理解,而是知道阻止无效,打骂更是会有反效果,只能等着他哪天自己会开窍。
但其实并不是没有方法,哪怕无法立竿见影,让孩子明白愤怒是怎么一回事,生气会带来什么后果,对他们是有帮助的。
很多小孩会过早地被身边人贴上各种“调皮”、“捣乱”、“不听话”等各种标签时,他们内心是很无助的。他们发出了信号,可大人们却看不懂。
孩子需要的不是来自大人的责骂,更多的是来自大人的正确引导。
要让他们明白“生气”这件事是很正常的。谁的童年没打过几次架,闯过几次祸,这些都是要自己经历的,父母只能提醒而不能代替。
要知道,哪怕是孙悟空,也不是天上地下,无所不能。他虽然能力卓绝,却也要被戴上紧箍咒,陪着唐僧一起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取经渡劫,才可功德圆满。
因为即使再厉害的人,也要有人唠叨,也要有同伴。
而绝大部分的事情,用打架都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