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二年级的家乐每天晚上都去楼下的公园玩一会,公园里有滑梯,秋千,还有宽敞的空间供他和小伙伴一起玩闹追跑。
这个年纪的小朋友正是活力十足,有劲无处使的时候,父母也乐得让他放会电,这样晚上睡得才更早更好。
家乐每天七点多下去,楼下已经有不少同龄的小朋友在了,俊杰是家乐的好友,也是二年级的学生,两人性格相近,多数时间都玩在一起。
他们最喜欢玩的游戏是追跑,偶尔各自还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枪或是剑打上一场,“武器”被家长禁止后,就徒手相互推搡。
家乐伸手推一下俊杰,俊杰稍稍后躲,然后再推回家乐,刚开始只是好玩地打招呼性质,两人一笑一躲,一追一跑,双方你来我往,点到为止。
然而这样的推搡在连续了十几个回合后,不知谁的力气大了一点,于是对方便也大了一些,再经过几个回合后,原本的轻轻推搡变成了比力气,然后就演变成打架,目的则是让对方比自己更疼更痛。直到一方开始大声哭骂告状,手下却仍然没停。
听到声音的大人分开两人,各自训斥警告,意在阻止打架,大事化小,两个小孩也会被警告分开,不准再动手。
然而,训斥完还没一会儿,两人又玩在了一起,大人无奈对视,有种被小孩子耍了的感觉,还会自我怀疑刚才是不是太大惊小怪了。
也许这就是八、九岁孩子们的游戏,是玩也是闹,不用太认真,最好不要理会。
可是真的不用理会吗?
八、九岁男孩处于幼童和青春期之间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刚脱离幼童的无力感,逐渐掌握自己身体的控制权,运动能力好的小孩,大人都未必能跑得过。
随着身高和力气的增长,他们越来越迫切地想要拥有与体格相适应的能力。
他们爱玩爱闹,一刻也不得停歇,聚在一起,玩很容易演变为闹,冲突最是多发。
尤其是活泼好动男孩子,很多时候,口头不能尽数表达的,直接就上手,能够动手的绝不动口,表达情绪的方式悄然发生了改变,且升了级。
你看着他们在打架,他们也以为自己是玩闹,大人的喝止成了习惯,也失了效力。他们照样玩,照样闹。
不大不小的年纪,是打闹还是打架往往很难分辩,下手也没个轻重。
也许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突然就想把刚刚明明可亲可爱的伙伴胖揍一顿了。
最吓人的是,脑袋还没下指令,手就已经这么做了。
其实玩闹还是打架,就在一念之间。
这个时期的心理、情绪和行为模式,直接影响青春期的表现,甚至很多孩子会因为情绪无法宣泄,一些问题无法解决而导致叛逆提前爆发,令家长束手无策。
这样的问题能在越早期发现并解决掉,青春期的问题就会越小。
处于这个年纪的孩子,应该要如何做?父母又要如何去引导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