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参加了一个线上的“慎读书院”,要求每天早上7点半前看10页书,8点前要打卡,还要写短评心得。其实我每天有阅读1h的习惯,但却迟迟没有开展书评计划,另外参加这个也就是为了把失踪的早起习惯找回来。
调了7点的闹钟,早上估计6点多的时候,就内心煎熬,心里的骑象人和大象在吵架,大象要睡觉,骑象人要早起兑现承诺~最后,拖延了半个小时还是起来了。
拉开窗帘,阳光照进来,我睡眼惺忪的盯着西奥尼迪的《影响力》的第三章,P78,承诺和一致,发誓我看到P88就一定要回去睡觉。
结果,看完之后醍醐灌顶,忽然很多以前想不通为什么“想当然的事件”,都突然有了答案,随即按照承诺,不但写下短评,还写下感受心得。
本章的中心是,人们一旦自愿承诺了一些事情,就会尽量的让自己与承诺一致,而且后续对于相同方面的其他承诺,即使比较不合理,接受程度也会高
书中所提到“登门槛”行为,举例,两组成员,第一组是由实验小组成员假扮成义工向社区内人们提出一个荒唐的要求,要在他们私人花园摆一个巨大的“注意交通安全”牌子,这个牌子会挡住整个花园,影响美观,只有18%的居民答应;而第二组则是提前两周由假扮义工的工作人员向居民要求在“关于交通安全请愿书”上签名,两周后再向这些当初签了名的居民提出要摆巨大的牌子,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时竟有超过40%的人答应。
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后一组的成员答应这么荒唐的要求
1、人们在“自主、自愿”的承诺了对方一些小要求后,后续在被请求接受大的要求的时候,会比一开始就被请求接受大的要求,接受程度要高,这除了跟本章中心的“承诺和行为一致”相关外,还有一点就是人们一般比较容易接受跟自己有联系的人或者事情,第二组成员提前两周做了一件自己觉得比较光荣的事情---即支持“交通安全”并在请愿书上签名,这代表一个承诺,也代表自己愿意跟这个”请愿团队“”建立联系(人们一般比较愿意接受与自己有关系的一些人的观点),后两周收到了这个“请愿团队”提出了荒唐要求,人们潜意识里会比较愿意接受,因为他们之前有过联系和共鸣,“大家都是“交通安全”请愿团队的成员,我有责任去接受!”自然而然,接受程度就高了。。
而且,书面的承诺会比口头承诺或者内心默默承诺,威力要大,因为白纸黑字,是有据可依的,这让人们无法抵赖,只得乖乖照做,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中,是认同“承诺了就要去执行”这个要求的,所以当我们的承诺变成白纸黑字,如果再加上公之于众,那威力就更大了。
这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有时候推行一些事情的时候,团队里会要求写“承诺书”,并且当众宣读,虽然后续这个承诺书就被压箱底了,但是就是有一种魔力,让当众签名并宣读承诺书之后的我们,比之前的我们要重视所推行的一些事情。
另外,加入慎读书院的晨读计划要在网上填上自己为什么要加入和签上名字,在加入“拆书帮”的上活动的时候要写自己的加入原因,其实就是要让申请者在潜意识告诉自己,“”我是自愿加入的,加入这个有我自己的原因。”,从而提升申请人员的参与度。
这里谈谈本章另一个观点“公众认为的形象,会让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
意思就是,我们经常会因为公众对自己的形象认知,而让自己向那一方面靠拢,比方说销售人员经常给我们戴高帽,这些高帽其实就是公众形象,先把你捧到这个高度,然后再让你去做与这个高度相关的事情,成功率会高很多。
这是销售手段;其实这对于我现在经常去思考的一个问题也有关系,榜样为什么能够影响团队,好的展现被公开为什么能够促使团队继续展现好的状态,做一些评比,无法立竿见影的像流程一样收到数据化的成效,这是否是重要的事。
最近经常想要推行的一个观点就是“榜样作用”,我们推行“全民服务”,想要筛选出餐厅中的服务标兵作为榜样,从而借助榜样的力量影响其他人,让其他的服务员也像这个标兵一样,热情亲切的进行服务。
筛选的方式是采用全民评比,大家互相认同和监督,把自己认为好的服务行为写下来,并添上自己的心得,公开的贴在评比板上,每周挑选一个作为标兵,进行认同。
一周下来,发现被公开认同的人会更加愿意展现自己被认同的行为(公众形象影响人的行为),当大家都认同与顾客打招呼是对正确的事情后,之前执行不好的人会有所改变(从众心理),第二名和第三名会更加努力,并且模仿第一名(榜样的力量),我想,后续邀请展现好的员工写下心得和体会并公开,是否可以收到前面所提“白纸黑字承诺”的效果。
这么一分析就明朗了,我们做的一些希望达成感性要求的感性评比,虽然无法用数据的结果评比,也没法用SMART来评估这个行动计划是否可实行且有效,但是站在心理学的角度,终于找到了依据。
所以,德鲁克所说:“管理是一门艺术”,这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