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士指出:“互动虽然提高了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专注在学习活动中,但它并不能保证提高教学成效,教师必须辅以对话和思考,也就是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以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
纵观现状,不少老师的日常教学,相当常见“满堂灌”与“满堂问”。“满堂灌”多数是老教师,年轻教师更注重启发式教学,于是有了“满堂问”。“满堂灌”,课堂零对话,学生学得被动,无趣,低效;“满堂问”整堂课都是对话,课堂看似互动得热闹,而实际是零敲碎打,支离破碎的问话让思考浅尝辄止,所以,教学效果同样低效。那么,什么的对话是有效的?课堂上是不是提问越多越好?
读了第四模块的内容,结合我自己的日常教学,我认为,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对话才是有效的对话,一节课,问题不宜太多,太碎,太杂,要集中,要凝练。下面举几个例子:
一、问在提领处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是《牧场之国》中反复出现的话,一咏三叹,表达了作者对充满宁静、祥和的荷兰由衷的赞美。抓住这句话进行提问,则把握住了文章的命脉,有提纲挈领的作用。问:“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哪些地方出现?真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带着思考深入读书,研讨,交流,从而领悟文章的主旨。
二、问在疑惑处
《田忌赛马》齐威王的马背上并没有贴上“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标签,孙膑是如何判断对方派出的是何等马呢?通过读书、思考,交流对话:孙膑通过观察,发现双方马的脚力都差不了多少,他还观察了,赛马双方都习惯了把最强的马先派出,接着派出次强的,最后派出最弱的。双方硬碰硬,比赛全凭马的实力。这么一分析,孙膑善于观察,长于分析,勇于打破常规的人物品质就出来了。
三、问在辩驳处
《将相和》里第一个故事情节是“完璧归赵”,塑造了有胆有识的英雄。为了让学生体会蔺相如的“智”,可以这样提问:如果没有秦王的阻拦,蔺相如真的会抱璧撞柱而死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分组读书,找文中的关键语句,思考,讨论,形成了两派观点,正方:会。反方:不会。各自阐述理由,正方:如果没有秦王拦着,那他只好撞了,因为话已经说出口,再说了,蔺相如没有完成任务,也没有脸面见赵王了,完不成任务也是死,横竖是死,还不如撞死在秦王朝廷上。撞死了有几个好处:1、秦王也得不到和氏璧,反正璧已经毁了 2、赵王也不用再担心,秦王索要和氏璧,不想给又怕得罪秦国,从而引发战争的事。如此看来,蔺相如就算没有完成“完璧归赵”的任务,他也算是为了赵国,平息将要发生的战争。
反方同学理由:蔺相如不会撞柱子。因为1、撞柱而死,违背了他之前对赵王的承诺,前文说到:“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从“一定”可以看出时他承诺时语气相当坚决,所以他不会食言;2、他抱着璧要撞柱子是威胁秦王,吓唬秦王,他知道秦王一定不会让他撞。从“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一边看一边称赞”说明秦王极其喜欢和氏璧,所以秦王不会让蔺相如抱璧撞柱,而蔺相如巧妙地把璧要回来,靠柱站立,才能理直气壮,以撞柱来威胁。通过这么一辩驳,蔺相如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形象就丰满了。要辩驳,必须深入读书,深入思考。而引发辩驳就是问题,可以,提问的重要性。
怎么提问?何时提问?提什么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课堂上的互动,不等于快速回答问题,而是意味着思考新观点和新知识。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十分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他指出:“儿童的发展与周围的智力环境密切相关”,这对教学同样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教师应审视自己究竟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智力环境?学生在这一环境下又是如何学习的?教师在向学生传递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时又是怎样表达的?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求索,不断突破自我,跟上大数据时代的步伐,真正做到让信息技术能与学科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