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缘起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我就属于第三等又其次的人,困而学。这些年,工作、生活和孩子教育方面都出现一些问题,也曾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后来发现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在自己,所以,就想着自己应该改变,既然要改变就应该要学习,要学习,就要学习最好的,最本源的智慧,因为,君子只有悟本,才能本立而道生。幸运的是今年5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听朋友介绍了道中书院组织的经典学习,于是,就有了今天的相遇、相知、相惜。
二、初到
2017年7月14日抱着求学、求道的心态我们一行五人来到了道中书院,初到道中书院,被这里的小桥、流水、莲花、蛙声、蝉鸣,青砖、飞檐,安详而又舒适的环境所吸引,感觉我们定不虚此行,这应该是一个收获丰盛的研学旅程。
三、三个馒头
三个馒头是冯院长多次给我们讲到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一个饥饿的人,吃第一个馒头的时候,没什么感觉,再吃一个,稍有饱感,但仍是饥饿,又吃了第三个馒头,饱了。于是非常感激第三个馒头,却忘记了前两个馒头是第三个馒头的基础。没有前两个馒头,不会有第三个馒头所呈现的结果,所以,基础很重要。
我参加的第一期班是教师班的学习,学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心想跟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一起在道中书院学习经典文化,收获肯定不一般。谁知第一天上课感觉好像有些不对,原来这里面有些老师是学校派遣来的,并不是自己心甘情愿来学习的,是带着情绪、排斥和怀疑而来的,所以第一天上课时针对道中书院老师的观点就表示了质疑,课程中间多次表达了他们个人的观点,引发了我们很多思考和讨论,我很享受这样的课程,有种高手过招的感觉,异常精彩美妙。在这一过程中也领略到了冯院长的满腹经纶,机智敏捷和诙谐幽默,他经常讲着讲着就情不自禁的就某一个问题深入的分析下去,突然他发现自己好像被骗了,就转而一笑像一个孩子一样说:哼,不跟你们讲了,再说多了就显的我是在卖弄了知识了。然后又言归正传。在这7天时间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的三个馒头理论,但当时没什么感觉,因为刚吃第一个馒头吗,但我相信这个理论在我身上肯定会起作用,只是时间问题。
本来只打算参加7天时间的学习,但是,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自己以前从未深入了解和接触的文化宝藏,越学习越想深入的去了解去探索,同时也为道中书院这种严谨的治学方式所感动,像道中书院的这种教学方式,在当今社会实属罕见,因为严谨才是真正的关爱,他们是在用他们的心血和生命在做一番伟大的教育事业,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所以在第一期学习结束后,也就是7月23号晚上,我就随道中书院的老师来到了谭家河小学继续参加道中在这里举行的《论语》100上半部的学习。
7月25-8月3号,这十天的《论语》100的学习,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这里的住宿条件,饮食条件,学习环境,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差。其实这倒也可以接受,但是最让我害怕的就是每天要读书8小时,一方面担心自己坐不住,另一方面担心读那么久,嗓子会受不了。果不其然,上课后第三天,嗓子开始嘶哑,但是看着陆老师那么投入、认真的带着我们读书,他自己的嗓子也是哑着的,但却仍那么拼命,再看同学们是那么的意气风发、兴致盎然、全神贯注的读书,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不能掉队,不能给这个集体丢人。后来又买了些药,总算好一些。就这样,一读就是九天,虽然嗓子嘶哑、疼痛,但很开心、很快乐,后来总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一天就过去了。这期间是有种愉快、愉悦的感觉,并未精神和灵魂上的触动,因为这只是第二个馒头。
由于这十天只读了《论语》上半部,其实,只是前九篇。我想,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做就要一气呵成。于是,在课程快要结束时,我决定,接下来再上十天的课程,把《论语》读完,没想到,自己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我吃到了第三个馒头。
其实,读《论语》上半部的时候,晚上的讲座,我是几乎没有听过,因为,我发现他们讲的跟冯院长讲的差不多,既然听过冯院长讲的,就不想再听了。所以,一种傲慢的心理也同时存在着。期间,陆老师也多次提醒我们应该具有谦卑的学习态度,我心里也明白,他有时候是在提醒我,所以后来的讲座,我都乖乖的去听了。非常幸运的是在读《论语》下半部的第4天,张晓云老师来给我们授课,由于之前对张老师并不是很了解,只是听大家对她的评价很好,所以就想着去听听也行,由于去的不是很早,没有位置了,最后在走廊里一个靠前一点的地方坐下。没想到,她一个那么弱小的女子,竟然有那么强大的心里和广阔的胸怀,那么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虽然她已进不不惑之年,但她的笑容是那么美,那么的舒服,那么的让人陶醉,每一次看到她的笑,我就有一种被融化掉的感觉,那是一种久违的,向往已久的笑容和感觉,今生见到这么美丽的笑容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不仅她的笑容是那么的美丽,她的心灵也很美丽,因为只有美丽的心灵才能展现出美丽的笑容。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里,她总是全心全意对待她的每一个学生,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只是希望能让她的每一个学生都成材成仁。由于她的全心全意的付出,她也获得了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十多年来,获得了无数的荣誉和称号。
在她眼里,不仅孩子们是她的学生,成年人也是她的学生,她也是用心去对待他们每一个人,据说她这次在道中书院带校长班,由于大家在各自学校里面都是一等一的人物,所以一开始很多老师并不是很不配合,但是,她用她的真心、爱心、诚心感化了他们,几天下来,这些老师们对她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臣服。其实从张老师的分享中,我已经知道答案了。因为,对于这些“大学生”她也一样用心,用生命去对待他们,是她的诚心、诚意;是她的胸怀、格局;是她的涵养、学识征服了这些老师们、校长们。因为,这么多年以来,她把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心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中,而且这几年又将经典诵读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由于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再加上经典文化的涵养,所以听过她讲课的人无不会被她所感动、感化。在听她的报告的过程中,我心里有很多的触动,泪水总是不由自主的流下来,因为有了前面两个馒头,今天再遇到张老师带来的这第三个馒头,我发觉我开始真正的反思和投入到读经中了,由于投入到读经中去,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对于经典,尤其是我正在读的《论语》,我真正感受到:它是在告诉我们,“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应该怎样活才能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的人,它是我们做人的根本和处事的原则,只有把“人”的基础打牢固,才能有机会成为一个“大人”,一个君子。它是对人性最彻底、最圆满的阐释。天不变,地不变,道亦不变。所以,几千年来,如一盏明灯给无数人指引了方向。我很感谢冯院长,陆老师,张晓云老师,要不是这三个馒头,我也不可能将心注入,更不可能对经典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所以,通过这三个馒头,我感悟到,做事情一定要:将心注入。
四、感恩
这二十多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丰盛,感谢王教授这多年来心呖血、坚持不懈,虽历经坎坷但依然无怨无悔的奔走于世界各地,将心注入到读经事业的推广中,使无数的人知道了读经,开始读经,并宣导读经,使人们对教育事业有了正确的认识,回归到教育本来应该有的状态,让我们的孩子和国家未来更美好。也非常感谢冯院长组建的道中书院,不仅给我们提供一个学习智慧的道场,也让我们结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同道中人;感谢带班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爱的陪伴,同时也特别感谢后勤老师们,正是由于你们的默默付出和奉献,才保证了我们这个夏令营活动能顺利圆满的结束,尤其是负责我们作息的陶老师,如果不是她那么严格的要求我们,我们是保证不了第二天的学习效率的,所以,严谨就是关爱啊!
其实,最应该感谢的就是孔老夫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如果不是他老人家,对人性的体贴入微,对人性深入、圆满的阐释,不博我们以文,约我们以礼,诲而不倦,我们不知道还要摸索多久,探寻多久,才能从良知而行,所以,感恩夫子。
五、祝福
最后祝福我们的读经事业能持续不断的开展下去,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读经的大军中来,大家都能:老实大量读经,让我们的后代德才兼备,胸怀天下,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为中国的腾飞而做出应有的贡献和努力,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