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读完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在不是甚了解精神分析之前,我对于弗洛伊德一派是很有好感的。但是在经过学习之后,我对荣格和阿德勒的学说理论感到接受无能。据说,弗洛伊德和荣格曾经互指对方是神经症患者(待考证),但是从教科书上对于荣格理论的概括来说,这似乎并不是空穴来风。至于弗洛伊德,我对于他的理论是很认可的,但是从精神分析引论来看,泛性论并不言过其实。
关于阿德勒,同荣格一样,从教科书上概括性的了解了他理论的轮廓之后,也觉得以自卑感作为人类前进的动力是十分不靠谱的事情。秉持着不了解不发表评论的态度,我阅读了这本很有名的书。
从百度百科上可以看到他也阅读哲学,特别是叔本华和尼采(弗洛伊德也十分喜欢叔本华),那为什么还会对于意义如此执着,实在令人费解。意义是人类用来对抗虚无感的道具而已,其实本身并不具备任何实质意义。没有“意义”,更是无从谈起“自卑”。这本书通篇对于自卑感的执着到了偏执的地步。任何案例与情况他又要按照自己的理论解读之后,强冠上一个没有合作精神的帽子(某种程度上,还不如像弗洛伊德所说是性方面出了问题,毕竟食色性也,性是人生存所必须的本能之一),然后在字里行间进行轻蔑的评价,很难想象他面对这些患者时心里在想些什么。不,或者书中已经写了,他觉得这些事没有合作精神的,他要表现出自己的大公无私,来引领他们,在贬低对方的同时,提高了自己的权力感,自我满足自我升华。
按照他自己的理论来评价他的行为,因为是相当具有合作精神的,而且追求的也是自我的优越目标,所以应该是成功的人生吧。又或者,他是为了把自己的人生评价为成功的人生,所以创造了这套理论?谁知道呢。
部分摘录:
第一章:总论。1.由生命的意义推导出真正的生命的意义——所有生命的意义的共同点——合作精神和社会兴趣。个人化的意义毫无意义,语言离开沟通也毫无意义。2.童年经历、最初的记忆与梦境、合作的重要性
人们的一举一动中都蕴含着对于世界和自身的总结。
五岁前,儿童已经形成了个人最为根深蒂固也最恒定的概念,知道能对世界和自身期待什么。从此之后,世界在他眼里就被放进了一个固定的统觉框架中,一切经验都得经过解读才会被接受,而这解毒又往往离不开儿童时期形成的对生命意义的原初理解。
决定人生的不是经验,而是我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
第二章:灵与肉。探讨了身体(生理缺陷)对心理的影响(儿童成长期的经历)。心理对身体的作用。感受在其中承担的角色。
在为了达成“安枕无忧”这一最终目标的努力过程中,心灵常常需要将目标具体化,也就是说,弄清哪里是“安全”的,如何才能达到。
因此,从人们训练自己身体的方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从环境中接受到怎样的影响,又如何应用他们的经验。如果我们能够留意到人们观察、聆听的方式,了解到能够吸引他们的都是什么,就能对其人有较深的了解。
个体心理学有一个新的发现,即我们观察到的感受从不会与生活方式相悖。
第三章:自卑感与优越感
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卑感,因为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所处的环境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我们能保持勇气,就能通过唯一直接、现实和令人满意的方式来消除这种感觉,那就是改善现状。但假如一个人丧失了信心,假如他认为脚踏实地无法改善自己的处境,但又因为无法继续承受自卑感带来的压力而想要摆脱它,他们会力图说服甚至强迫自己凭空产生优越感。
当有问题出现时,如果个体无法恰当地适应或应对,并且坚信他们一定没有办法解决,这就是自卑情结的表现。
优越目标,它是人一生的推动力,一种动态的取向,而非图表上或地理上确定的一个点。没有人能完整清晰地描述出自己的优越目标。(优越感)
只要一个人确定了他的优越目标,他的生活方式就不会再有偏差,一切行动都将切合这一目标。每一个问题儿童,每一个神经官能症患者,每一个酗酒者、罪犯或性变态者,他们的生活方式都以恰当的行为得以体现,并以此来取得他们所希望得到的优越地位。
他将这个职业设为了自己的目标,并以此作为应对某种特定自卑感的补偿方式。而我们一定要通过他在职业领域和其他地方的表现来推测,究竟他是在为了什么样的特殊感受而进行补偿。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