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咖啡这么久,一直想写点东西来讲讲咖啡。但是讲什么、从哪个角度切入并不清晰。前几天趁着午休时间和三俩同事在星巴克聊天,其中一个是2个孩子的妈妈,她不喝咖啡也精力旺盛,给人感觉家庭事业皆条理高效。她让我醒悟到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咖啡,也不是人人都需要咖啡因。
那咖啡究竟是什么?当我在喝咖啡,我真的那么热爱咖啡吗?
咖啡爱好者对“第一波浪潮”“第二波浪潮”“第三波浪潮”想必不会陌生。
第一波浪潮:全球咖啡销量总量提升,19世纪
第二波浪潮:精品咖啡的启蒙,2000年前后
第三波浪潮:产地知识和精品处理方式的普及,最近15年
可我对“浪潮”嗤之以鼻。我想起蓝瓶子咖啡创始人James Freeman在采访中受的一段话。主持人问,当前第三波浪潮正发生非常有趣的变化,pete受够了stumptown和intelligentsia,chobani投资了la colombe,你认为这种变革是否意味着第三波浪潮的终结?James Freeman举了1933年出版的《all about coffee》一书,书中提及1533年开罗人口不到100万,相当于现在的旧金山,但是拥有超过3000家咖啡馆,所有的咖啡厅都使用单品(也门咖啡),烘焙、研磨、冲泡也都是现场制作(虽然用的是煤和沙子),但听起来很酷,而且是在500年前!
James Freeman的观点恰好契合我的观点,即“第X浪潮”的概念是从业者的定义,高品质的咖啡在过去就已经存在,并非现在才出现,甚至将来的咖啡也并非会更好喝。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充其量在豆子处理手法、研磨和冲泡设备上进行升级,但对于一个已经食用上千年的农作物,再怎么处理都只是一颗豆子。这继而延展出我对咖啡的主要观点:咖啡的本质是日常饮品,可以有升级有潮流但绝不是高高在上。所以就算有NASA员工辞职卖咖啡,或者哪家咖啡连锁引入巨额资金提高技术门槛,咖啡于我都是可以在家自制的早餐佳品或阅读伴侣。
我不断在各种场合看到人们对咖啡的“吹捧”。我关注了若干个咖啡公众号,包括咖啡连锁店、咖啡比赛组织方、独立咖啡店以及咖啡摄影师。这些公众号集结了众多角度和观点,追求咖啡黑科技、咖啡竞赛、稀有精品豆探寻以及咖啡馆设计。这些文章充斥着这样的图片:以虚化背景的方式来突出咖啡产品,用稍微暗沉的色调来引诱读者心中的咖啡印象,有意无意地将咖啡精品生活方式推到读者面前。实际上,这并不是咖啡的全貌,至少不是我喝咖啡时的真实面貌。什么是我喝咖啡的真实面貌呢?那就是洗杯子和擦桌子。
就我个人体验而言,如果喜欢一样东西,有必要一段时间完全沉浸其中,这样会让你真正体会到这样东西的博大精深(毋庸置疑,任何东西都是博大精深的)。另外,也有必要一段时间完全不接触这样东西,这会让你意识到自己是否可以离开它生活。通过这种两端的体验方能掌握喜欢的平衡之道。也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自己的咖啡的热爱慢慢趋向平衡:既对咖啡知识和饮用体验求知若渴,也可以为了养生减少咖啡摄入。
小时候,家里的早餐除了稀饭萝卜干,最常见的就是花生浆配包子馒头。我尤记得在饥肠辘辘的清晨,一碗用妈妈亲手种的花生磨出来的花生浆是多么馥郁顺滑,还散发新鲜松果的香气。那些现在用来形容咖啡的词,早在20年前就被用在市井小民的家庭早餐中。我也因此领悟到,我所热爱的,是一杯咖啡折射出的平凡无恙的日常生活。
老实说,作为还算认真喝咖啡的人,我一直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馆。可是看来看去开咖啡店并不挣钱,反而有钱才开得起咖啡店。于是开咖啡店的意愿日渐消瘦下去,但做一名“家庭咖啡师”的意愿日渐强大起来。如今,每每我做咖啡妈妈都会在一旁看,甚至放言她做咖啡会比我厉害。Kiwi也会吵着要搬凳子看我拉花,还任性要我拉一条鱼儿给他。在做一杯咖啡的5分钟内,我全身全意,这种专注就像小时候妈妈煮花生浆要一直盯着煤炉上的小口铝锅,生怕一转身就溢出来,浪费了这虽然廉价却关乎肚皮和口福的琼浆玉液。
咖啡世界是黑白的,但黑白之间香气却千变万化,去学习感受,才能更懂感受。我依然在学习咖啡,尝试理解咖啡烘焙的化学反应、纠结一杯咖啡的粉水比、注重每次布粉和压粉。但我也愈加明白,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喝咖啡。而一杯好喝的咖啡除了需要好豆子和好器具,更需要好伴侣与好时刻。
当你在喝咖啡,你喝的绝不仅仅是咖啡。不是吗?
(感谢你阅读到最后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