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晚上好!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今年学校的班主任论坛,不再是聆听者,而是发言人。所以,感谢领导信任,感谢同事支持,感谢小学部众多比较优秀的班主任的谦让。
其实,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在宏力学校工作已经是第15个年头,班主任也做了13年。比起和我一年参加工作的语文老师来说,我属于班主任难产儿,产期两年。
漫漫13年班主任成长期,直到今年,参加县里首届班主任大赛,后来经过两轮新乡市选拔,又如愿地参加了省赛,最终拿了个省二等奖。于是,今年终于得到了县里颁发的“优秀班主任”证,比起很多班主任,我不仅是个难产儿,还晚熟。所以,特别感谢学校,磨砺了我,培养了我。
今天在座的,有我的师傅,也有我传帮带的年轻教师。我不知道今天的发言,怎样调配大家的口味。讲讲我的曾经和现在,仅供各位参考和对比。
下面,是我交流的序曲部分——班级乱象。
序曲 班级乱象
参加工作以来,我是一个不太会向领导汇报工作的人。领导不找我,我是绝对不会和领导多说半句话。所以,每一次与领导单独面对面,大概就是期末谈话涨工资时候。
学部老校长会倚靠在皮套座椅上,和蔼地说:“今年涨得不少啊!以后,班级管理上再下下功夫。”
隔着宽大的办公桌,我端坐在塑料方凳上,垂头在笔记本上画着一个又一个圆圈……
参加工作两三年,每次年终谈话,校长的评价与期许居然都没有变过。本来语重心长的话,听得多了,心里就不是滋味。
脑海中立刻会出现一些影像:几位老师诉苦,我们班的课难上,课堂秩序差;几个孩子调皮,惹是生非,成绩一塌糊涂;班里卫生状况堪忧,桌椅横斜,纸屑遍地;休息时间,生活教师会打来电话……
曾经年少的我,固执地认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哪里需要那么多条条框框;爱学生就应该和学生打成一片,还童心未泯地趴在地上看他们如何赢纸牌……可现实会将我们对理念的理解击得粉碎!
老校长的话,我听到了心里,但没有表现在瞬时的面容和行为上。我习惯性的在本子上或者桌子上画着一个个圈圈。
老校长看到了,就半开玩笑地说:画圈干什么?当饼吃呢?
由此,开始了我班主任成长的第一个时期:
一 制度管理 严防死守
老校长宽容,我执拗。时年,我所带的班级即将要进入小学的最后一年,是个毕业班。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就要画个饼,给校长看看。这个饼是多层的:班级纪律得明显好转,卫生状况要大大改观,平均成绩要明显进步。
为此,我开始常常偷师各个班主任。学会了量化考核,把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等状况细化成条条框框;制作了星级表现榜,张贴在墙上;组建了卫生专干小分队,课间不停歇巡查和收拾;我还在班里为自己准备了一套课桌椅,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守在教室……同事们说我变了,以前像个大孩子,现在像个老师;学生说我变了,以前像个大哥哥,现在像个监狱长;我知道我变了,以前爱和学生开玩笑,现在不苟言笑。
班级状况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小学毕业综合测评,全体同学顺利过关,无一人掉队。校长偷偷告诉我,我班一位叫涵的女生,是那届毕业生里唯一的一个“满分级”优等。为此,我暗暗得意了很久。校长、同事都夸我“有潜力”!其实,我自己是清楚的,“一白遮百丑”,那届学生的平均成绩在几个平行班中,并不理想。
但无论如何,班主任生涯中画的第一个饼,使我有了被尊重的感觉。我在笔记本上写下“制度管理、适时激励、严防死守、绝不姑息”这是我扭转班级风貌的最初法宝。
另外,我还总结了一条与学生相处的经验:做小学老师的,不能太惯着学生,要和孩子们适当保持点距离,稍微有点威严感。
期末,老校长谈话:“今年没少涨啊!班级管理上再下下功夫。累吗?”
我差点哭出来。老校长懂我。
接下来,是我成长的第二个阶段:
二 民主共管 文化立班
表面上看,我的班级管理进步了,但我失去了快乐,失去了自由的时间,失去了一帮孩子围着我的那种亲切的愉悦感。我被班级绑架了,心却与学生疏远了。这不是我追求的教育,也不是我追求的管理。
多年后,读到郑学志老师的《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才明白起初的班级管理是“大禹治水”式的;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记住了“管是为了不管”“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等一些最基本的理念;读朱永新的教育作品,沉醉于“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必由之路”的情境中。
于是,我决定为学生画个大饼,这个饼里有“自由和民主,平等和尊重,和谐和幸福”。
首先是体制改革:干部任用改独断为民主,小组构成有组长挑兵,小事组内商讨解决,大事班委参与其中。
具体做法是:根据各科综合考评,班级排名在前一半的学生,均为候选人;全体同学均可投票,每人一票,每票可写三人名字,多选作废,少选有效;当场唱票,得票最高的同学依次排列,按需录用。班长两人,组长按需定数,比如过去哪个班级48人,我分了6组,8人一组;现在这个班44人,分了4组。小组构成由组长交替选人完成。
如此,班干部威信较高,小组成员相对而言融合较好。
作为班主任,管理班干部还需要做到三点:一是放权,比如班级座位定期轮换由班长负责,组内座位调配、副组长任命等由组长决断;二是奖励,比如奖赏班级可用的奖片,偶尔小食品供应,开班委座谈会等等。三是规范,比如不打骂同学,自习课如何布置任务,如何看护班级等。
经过实践,这样的班级内组织构建方式,使得“民主意识觉醒,平等观念强化,和谐氛围增加。”
接着是文化引领:号召同学们“共读、共写”,用笔记录生活,编印成长记录册。
小学有六年的跨度,而我总在高段游走。又接手了三届学生,给学生画的这个饼才日臻成熟。民主选举使得班干部威信高,小组成员融合度好,民主和谐氛围浓郁。我得已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慢慢跳将出来,有了更多自由时间。2012年开始为孩子们编辑班级作文报,迄今为止近百期;2014年毕业生还印制了《我们的小学时代》成长文集。
为孩子们画饼,使我们的心再度相依,收获的是娇艳的鲜花,细腻的文字,不舍的泪水……我打开笔记本,郑重地写下“民主共管、干部经营、文化立班、成果输出”。十年,我所带的班级从规范逐渐有了一定的特色。
那一年,老校长退休了,带走了《我们的小学时代》。我竟时常响起她那句话:“班级管理上再下下功夫!”
近几年,我慢慢地有了第三次成长期的期待:
三 彼此成就 绽放个性
上两届学生开始,偶尔听到麻校长和同事这样夸我们班:班主任在与不在表现都一样!有年轻教师问我怎么做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民主共管、干部经营”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重视:小组积分竞争制度。简言之,就是把孩子的个体行为体现在小组荣誉上,让每一个孩子都树立“好好表现,为小组争分而不减分”的意识;让习惯好自律性强孩子,能够多提醒和监督各方面稍差的孩子。
这个积分竞争制度,因为比较灵活,包罗万象,不好展开。仅举一例:比如跑步,冬季冷,春夏之交热,总有孩子借故请假,真假难辨。原本出操跑步认真完成者得1分奖励,变为加2分;原本不能跑步者写一定时间量的作业,完成不予加减分,实际上可以增加作业量;没有完成作业任务且无故旷操者减1分,变为减2分。此消彼长,无需辨别请假真伪,学生自会衡量利弊,在组内成员自有分辨。
小组积分竞争制度,除了凝聚团队,互相督促之外,还有一项最重要的意图,鼓励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可以多积分。积分不是唯成绩,唯纪律,还可以为才艺。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小组存在感,才是正道。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教育永远不会是简单的重复,唯愿班级能够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刻骨铭心的驿站和幸福天堂。
所以,上上届毕业生,班级为他们举行的毕业典礼是一次学生的演讲活动——“最后的倾诉”,家长一边拿着DV拍摄,一边流着泪;又一届学生毕业,举行的是一场诗文朗诵会,大家彼此陶醉;今年这一届,如果我能带到毕业班,我将计划来一次:课本剧展演……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只有在了解了这个世界,了解了它的全部奥秘以后,培养个性,形成人的精神风貌才会成为可能。
忽然明白:画了这么多年的饼,只是信念中的一种追求——发自心底的去爱每一个孩子,无惧苦累,为他们的张扬个性创造一方天地,谋求一个班主任的教育幸福——这,是我为自己画的又一个饼。
打开笔记本,认真地书写:“追求进步、彼此成就、共同学习、绽放个性”。
我是一个行者,在路上——
“班级管理上再下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