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之七
人成长中需要两个素养支撑,一是科学素养,一是人文素养,两个素养像鸟的两翼,支撑人的思想飞翔。在生活中,科学素养备受人们重视,因为人们重视科技的发展,中考时考物理化学,不考政史地(现在天津是这样,随着高考改革,即将发生变化),可作为一个佐证。
所谓科学素养,就是借助普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科教学,所应当培养的公民素质。理科素养的六个范畴是:概念性知识、科学的理智、科学的伦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在讴歌科学技术的时代,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被人们充分重视,甚至有人认为唯有科学才是优秀文化。理科教学自然被突出出来。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以后,科学与文化、社会的关系特别是“科学与社会”的范畴受到重视,把科学视为活生生的人类活动,在同社会、文化的关系之中把握科学观,处理科学问题。是为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是为人类造福的技术的观念被人们认识。于是,“科学与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与技术”被重视,理科教学的科学素养观发展了新的内涵。理科教学中赋予了人文色彩。社会问题越多,科学与社会的联系越紧,用科学来解决社会问题,成为理科课程改革面临的基本课题。
现代科学素养观囊括了三个视点:(1)学习科学知识,(2)学习关于科学的知识,(3)实践科学。三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理科教学的设计需要联系上述三要素,满足下列条件:(1)要考虑每个学生的知识、信念、价值、态度、动机、个人经验。(2)以更人性化的方式提供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教育加以政治化、融合健全的人类环境的价值。(3)向所有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和借助自主选择并设计的技术,从事问题解决作业的机会。我们天津七中建设有理化生创新实验室,与传统实验室相比,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满足个性化发展需要。
理科课程从分科课程到综合课程发展,人们认识到分科课程(学问中心课程)存在局限性。一是过分偏重智育,偏重学术性。二是教学内容缺乏社会适切性。三是忽略学生的发展阶段。四是实验的非指示性。
面对学问中心课程的种种问题,全美教育协会强调,今后课程编制的重点不是侧重于事实性知识的背诵,而是必须注重调查、比较、解释、综合的过程,贴接学生生活实际,将问题作为话题,应当编制“问题取向”的综合课程。全美理科教师协会主张,理科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必要的智能、价值、态度及探究技能”,建议采取综合理科的形式。实际上我国在本世纪初,把高考试卷的物理化学生物合成为一套试卷,就是考虑到理科的综合,遗憾的是,理科综合课程并没有深入探索与实践,只存在于形式上的“理综”。
综合理科课程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培养具备社会适应性的公民。二是强调普通教育学中的理科教学。即普通教育学中的理科教学承担着必须面向学生现实问题与社会重大问题的课题。三是自然科学的科际性,四是 自然本身的综合性。
拉瑟福德把综合理科课程分为五类:1、概念体系中心综合理科课程,2、探究过程中心综合理科课程,3、环境科学中心综合理科课程,4、应用科学中心综合理科课程,5、主题中心综合理科课程。
新高考背景下,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让我们做好理科综合课程建设与实践,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满足新时代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
王保庆
2018.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