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多多,可以说是热搜常客了。
三天两头因为优秀被关注的多多,换了新发色,今天又上了热搜第一。
多妈孙莉晒出的照片里,蓝黑发色的多多安静地趴在桌子上。
人出落得越来越大方,又才艺双全,不少人都很喜欢这个小姑娘。
也不怪有人说,别让多多再上热搜了,这个“别人家孩子”实在太让人羡慕了。
前段时间,孙莉晒出了多多钢琴揽获国际大奖的照片。
多多和Austin(小提琴家吕思清的儿子)包揽了2019新加坡国际西洋乐大赛(中国选拔赛)中钢琴独奏、钢琴四手联弹、小提琴独奏5个一等奖。
网友们纷纷感叹:小小年纪就有颜有才,还如此优秀。
黄磊夫妇到底怎么教出这么优秀的女儿?
1
良好的家境背后
是被忽略的努力
很多大学生还在为四六级苦恼,多多10岁就已经开始创作英文诗了。
她还给诗配上了插画。
不仅能写诗,她还同时给《小王子》、《圆梦巨人》英文动画配音。
12岁,已经翻译了三本英文书。
在时尚和设计方面也不逊色,自己设计衣服,用写作+绘画的方式阐述设计思路。
多多动手能力也很强,2019年元旦,亲手做了跨年饼干。
她喜欢《哈利波特》里的霍格沃茨城堡,就自己动手拼出了一个工序复杂的模型。
多多还十分暖心。
妹妹喜欢上大白,她就给妹妹画了一幅大白。
妹妹想扮演小飞象,她就动手制作了扮演小飞象的道具。
每年的母亲节和父亲节,多多都会亲手给爸妈制作贺卡。
去年,从小跟着爸妈泡剧院的多多圆了自己的话剧梦,和何炅一起出演了话剧《水中之书》。
演技也被很多人认可。
妥妥的“别人家孩子”。
不可否认的是,优渥的家庭条件让她拥有许多普通孩子难以企及的资源,但光有资源是不够的。
正如孙莉在微博里所说:“付出总会有回报”。
人们看到了黄磊夫妇给予多多的好资源,但多多付出的努力,其实更值得被看到。
即便是明星的孩子,也逃不过该吃的苦、该受的累。
多多取得钢琴比赛的好成绩,离不开黄磊夫妇绝不心软的“逼迫”。
她也天性爱玩,也喜欢吃糖看动画片,不喜欢写作业和练琴。
多多小时候,孙莉没少因为练琴的事情和她生气。
稍大一些,也还是一到练琴时间就开始耍赖,也会有逆反情绪。
黄磊说:“多妹走哪儿都练琴,多妈走哪儿都盯着。”
可以想见,在练琴这条路上,多多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日复一日的练习,才能呈现出在舞台上落落大方弹奏乐谱的自信。
大多数人只艳羡多多小小年纪就写英文诗,翻译英文小说。
却有多少人能做到在闲暇时,也要看全英文书练习英文。
看上去精美的城堡模型,背后是细细研究每一个连接点,不厌其烦地拼凑一个个细小零件。
资源与天赋固然重要,可永远也别低估努力的作用。
2
教育
也需要家长的“逼迫”
那些看起来出类拔萃的孩子,背后都有父母的狠心。
2013年,叶一茜就发微博表扬女儿森碟:小小艺术家有在家乖乖练琴哦!
当时的小森碟一边盯着琴谱,一边生疏地按下琴键。
10岁时,森碟又开拓了新的兴趣,演奏小提琴。
为了督促女儿练琴,田亮还亲自上阵指挥,陪女儿练琴。
现在,森碟已经能够独自演奏曲目,表演起来也像模像样。
孩子在小的时候,人生阅历本就有限,缺乏远见,无论是耐性还是韧性较之成人都要弱很多。
在缺乏阅历和意志力的年龄,孩子短视的想法可能会让其做出自己后悔的决定。
而父母或许能在孩子意志力弱的时候,起到帮助的作用。
一档节目里,歌手林俊杰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爱玩电动,并不喜欢弹琴。
有一回母亲为了督促他练琴,就用棍子打了他的手。
尽管现在回想起来有些苦涩,但林俊杰还是很感激当时严厉的母亲:
“让我知道要用功,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能偷懒。”
对抗小孩子贪玩偷懒的天性,有时需要父母不讲情面的苛刻。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有哪些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做,现在感谢他们逼着你做的事情?
有人说是学架子鼓,让自己能有上台展示的机会,能够享受别人为自己鼓掌的感觉,而不是只能一个人尴尬地在台下坐着。
有人说是小学被妈妈送去上乒乓球培训班,一放学就练球,拗不过爸妈,就只能一直坚持,结果被评为国家二级运动员,这份成绩也成为申请学校、参加工作的一个加分项。
当然,逼迫不等于完全不讲道理,只是父母站得高看得远,急切地想给你一些建议。
每个孩子都深藏无穷的可能来到这个世界上,而父母应当努力成为发掘和鼓励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或许是,在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练习中培养起的一技之长。
或许是,在一笔一划的勤勉书写中练成的隽永俊秀的字体。
或许只是,逼着你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让你不至于浑浑噩噩地浪费青春日子。
3
在严厉和散养间找到平衡
商人萧百佑自称“狼爸”,他用“打孩子”的教育方式把三个孩子送进了北大。
3岁长子刚刚懂一点事的时候,他就在家中准备好了藤条和鸡毛掸子。
他认为“定品格,定性情,定规范,定礼仪,定敬畏,定善恶,定美丑,定是非”这八“定”是孩子在幼儿园中学不到的,只有藤条和鸡毛掸子能教会。
有狼爸就有虎妈。
8年前,蔡美儿教育孩子的方法掀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她教育孩子时候不近人情的残酷,被叫做“Tiger Mom”,正儿八经的虎妈。
她为两个女儿设立了十条家规,女儿索菲亚练琴的日子里,也永远记得母亲那三句口头禅:
“天哪!你怎么弹得越来越糟糕!”
“我数三下,你就得找准音调!”
“如果你下次再弹错一个音符,我就要把你所有毛茸茸的小动物扔到火里化为灰烬!”
有一次,索菲亚在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二名。
结果非但没有受到妈妈表扬,反而被要求每天晚上做2000道数学题,直到夺回第一名为止。
每个孩子的承受力不同,虎妈式教育有待商榷。
因为极端逼迫而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案例,并不少见。
那要怎样才能够避免走上极端,不当虎妈狼爸,又能不让孩子堕于懒惰?
《魔鬼经济学》中,经济学教授 StevenD.Levitt 通过分析大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对孩子影响不大,反而父母的自身性格、习惯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成就。
也就是说,若是家长逼迫孩子练琴、做数学题,自己却打麻将、看电视,孩子只会在大人能够看到的地方表现乖巧。
一旦离开家长的视线,他们就会纵容自己沉浸在“即时满足”之中,玩游戏、泡网吧,忘记自律和努力。
而黄多多的父母黄磊和孙莉,在对黄多多严格要求的时候,会拿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孙莉40岁时,重新去练习舞蹈,坚持了一整年。
黄磊也曾在一个专访中谈到:“我不喜欢‘坚持’这个词,人怎么坚持?
只要‘坚持’出现了,就说明肯定有‘没意思’在里头,没意思了,还继续,那叫糊涂。
我们真正应该‘坚持’的不是创作本身,而是,坚持去寻找自己的乐趣和兴趣点。”
夫妻两个人都以“兴趣”“快乐”“愉悦”作为努力的动力。
两个人的态度也影响到女儿多多,让她能够在刻苦练习中找到乐趣,而不是被打骂着做事。
这样,教育或许才能真正产生影响孩子一生的正面力量。
“逼迫”不是父母意志的强加,而是在孩子想要放弃的瞬间,再推他一把。
让孩子体会坚持过后的成就感。
或许那些年父母逼着我们做的事,我们都欠了一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