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你7岁时在做什么吗?
是在弄堂里玩泥巴,和邻居小朋友过家家,还是偶尔坐车出趟城就兴奋半天?
可最近一条热搜新闻,着实将我的认知往上推了好几个“天花板”。
小学生假期旅行去北极科考,看极光的套餐动辄要价十多万,而选择极光套餐的家长不在少数。
家长们表示,希望在孩子小的时候多带他们四处看看,这样有利于他长大后拥有更广阔的世界观。
对此,不少网友惊呼:
“假期旅行有什么好卷的?如果哪天国际空间站开放,是不是还要培养一下广阔的宇宙观?”
事实上,北极还只是众多“游学”地点之一。
一位网友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全奖留学的机会,刚下飞机就看到一群小朋友在那互翻护照,比谁护照页上的戳印更多。
此情此景,不由让我想到此前刷爆全网的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的毕业论文致谢:“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如今黄国平已在腾讯担任高级研究员,终于彻底走出大山,但在此之前却是将近30年的坎坷心酸。
当小朋友为自己出国次数没有别人多而沮丧时,许多大人都还在为走出泥潭而咬紧牙关。
一个人看到的世界,
由他所处的位置决定
人生最大的阻碍:
不是问题太多,而是想得太多
每个人所考虑的东西,往往不在于他自己,而在于他所处的位置。
而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把心思放在他当前最该考虑的事情上。
尼采曾说:“人生是一面镜子,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中辨认自己!”
社会发展这么多年,不同的家境,不同的人脉,不同的资源,必然会有不同的人生境遇。
当一个人认不清自己,总是用别人的标准来定义自己,用别人的成功来否定自己,那么人生也就成为一个自我消耗的过程。
人生其实是阶段性成长的过程,遇到特定的机会,才能跃升到下一个阶段。
而在你没跃升之前,很多高阶层的问题,你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解决办法,因为你没到那个位置,你的认知也往往缺乏相应的维度。
因此,少想别人有什么,多想想自己眼前的事情。
默默积蓄力量,才能在机会来时能抓得住,机会走后能稳得住。
《尼布尔祈祷文》里有这么一句话:
“上天,请赐我平静,让我接受我无法改变的;赐我勇气,让我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让我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人这一生,最重要的就是搞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恰恰相反,一个人惟有先找准自己的位置,才有向上而生的根本。
而且,人的成功本就没有统一的范式。
你又怎能说,奋斗30年才看到的山外景色,不如7岁孩子眼里的极光更加震撼人心?
人生很长,值得为之努力,却不值得焦虑。
愿你我能早日成就自己的高度,看到属于自己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