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许多动物,你能猜出老师描述的是哪种动物吗?
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猜谜语。
2.你在校园里见过哪些动物,你能说出它的名字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呢?
3.这些生活在校园里的动物,你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动物,学生认一认)
这两个活动学生都能正确的说出名称,但是对于动物的外形描述会比较零散)
出行准备: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校园里去寻找动物。我们可以去哪里找动物?边指图边说(大树上、草丛里、枯叶堆里、泥土里等)
2.我们找到后怎么观察呢?观察什么呢?怎么记录?(轻轻地、不打扰动物等)
3.对于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如何来观察,如蝴蝶、蜈蚣等?
4.你想选择什么工具来帮助你观察呢?
(放大镜)
5.找到后观察什么?
观察动物的生活环境、动物的身体特点、活动情况。
6.怎么记录?
反思:
将问题全部抛给学生,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们的回答会比老师提前准备的答案更加丰富和全面,不过这里与学生的讨论时间过于长了,导致后面的观察活动时间不够,学生真正去寻找、观察动物的时间太短,没时间记录。所以在后面几个班减少了引入的环节内容,留时间给后续活动。不过观察校园动物比观察植物更难一些,在记录方面学生会无从下笔的情况。他们的重点和兴趣都放在了那里有啥动物,没有从科学的角度去认真观察记录。所以我在想,如果观察前将任务细化,让小朋友来分享啊,他们会聚焦重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