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经常看到一句话,说,“人生才几年,疫情占三年”。乍看之下,很容易引发共鸣,细看之下,觉得有点眼熟。这话的逻辑,跟一段情感失败后经常说的“我10年的青春都给了你,你怎么还我” 有没有点像?
日子怎么过,人生的路怎么走,不出意外都是自己“选择”的,跟了某人为了TA咋滴咋滴牺牲了自己这个和那个算是自己的选择么?算的啊。
相比于“疫情”,客观性更强一点,主观性更弱一点,那么,有没有选择的空间的呢?在看有没有之前,先把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量化一下。能量化的才能衡量,能衡量才能管理。疫情对生活影响占比多大?细细的捋一捋,吃喝基本不受影响,玩乐的质量受了点影响;衣食住基本不受影响,行有点受影响......对于我自己来说,影响有,但也还好。二八开差不多了。
生活的节奏慢下来了,之前一直吐槽生活的节奏太快,现在疫情拉缓了转动的速率,蹲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了。疫情之下,日子怎么过,主要还是自己的选择。政府花了大钱出了大力气做防控,说明了啥?说明TA会管你,会给你兜底。但凡做事,总有到位的地方,也总有不到位的地方,管理有不周到的地方,一提醒,二理解,三给时间做调整改善。在这个前提下,接下来把日子过程啥样,就是自己的选择了。
各种信息总是纷纷扰扰,你说有关吧也有关,你说无关吧其实也无关,跟纷扰的信息拉开一段距离,知道就行,不用走进去。有点时间了,可以选择把以前没空看的书拿出来看看,我自己感觉,我的生活节奏并没有什么不同,还是跟原来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