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的第二节数学课,是XG老师展示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XG老师是一位上岗第四年的年轻人,但是个人素质很好,驾驭课堂的能力挺强,成长愿望+可塑性+多听多看多学习,我想她们这样的年轻人很快就能成长起来。我把对于这节课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以便回顾、交流。
教师课堂教学风格明显,语言平和、语速平稳,课堂节奏沉稳,三年工作经历能做到这种程度很是难得。课堂上使用“老师没听明白,谁能帮帮老师”等类似的策略,很有效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问题驱动”的策略,层层追问,引发思考,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坚持、发扬。这些策略的组合联动,体现出老师课前准备的用心和日常的积累。
在课堂教学中有这样两个环节。老师先后用PPT出示了课本第七页的例4和“想想做做1”,这两部分内容都有明确的提示“摆一摆”。老师在处理例4时,是让孩子们在练习本上画出相应的小棒,来代替用小棒来摆一摆;在处理“想想做做1”时,是让孩子们在练习本上画出相应的圆圈、三角和方块。用画小棒、图形来代替摆小棒、图形,老师也是挺动脑筋的,是把摆放实物抽象为了画图形,这也是数学学习中必然的过程。不过,初入三年级的孩子们,现在尚不能把他们完全等同于常规意义上的三年级学生来对待,似乎用“二年级后”来形容更恰当一些。
三年级的孩子们由低龄向中高年级过渡,是很关键的年级。学习的内容和思维含量增加了,直观逐步向抽象转变。这种抽象能力、思考能力不是随着年龄、年级的增长,自然而然就会突然具备的,而是在校内外教育、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渐培养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具象慢慢地过渡到抽象,由知识的传授逐步转变为思维的训练。所以当看到孩子们是用画的方法,而不是动手摆,我暗暗画了一个问号:这样处理适合吗?回到办公室我找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和《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和课程内容,对哪个年级抽象到什么程度并没有明确的要求。教师教学用书中则对这两个环节明确建议,“相机提出操作要求,让学生借助直观操作进一步强化对数量间倍数关系的理解”“在学生借助实际操作完成填空并列式解答之后......”。
由此,我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该让孩子们动手摆一摆的时候,就应该让孩子们动手操作一番。在教学实操中,有不少老师会忽略或省略这种动手的做法。分析原因不外乎三种:一是要准备学具,特别是有些乡村学校的孩子不容易做到;二是课堂上时间宝贵,动手操作占用的时间太多教师舍不得;三是对于应付考试来说,两种方法效果似乎差不多。实则不然,看似效果一样,实际上动手的过程对孩子心灵的浸润、知识的生成、数学情感的体验都是截然不同的。经常会听到有老师说,“都讲了多少遍了,过一段时间还是会忘记,我能怎么办?”。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你用的是“讲”的方法,是把知识“传递”给了孩子,或者是“灌输”给了孩子,而不是孩子通过自己的动手、动口、动脑生成的。可以想一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接受赠送或者购买得到的玩具,和自己制作的玩具,哪个会让孩子玩得更溜、更爱不释手。无疑是后者,同样的道理,通过实践操作,孩子们得到的知识和他人告知的知识,肯定是自己得出来的结论更深入脑海,不易忘记。这就是为什么宁肯多花费时间和精力,也要带领孩子们多动手、多活动、多讨论的原因。
再者,课本中的题目明确要求“摆一摆”,如果经常性的忽略或省略,也会不经意的向孩子们传递一个信息,“有些要求或规则是需要遵守的,有些是不必遵守的”。这势必对于孩子的品质养成产生负面的影响,和我们的育人观念是不符合的,每个老师的职责是育人,而不单单是教会孩子做题。动手和讲授,所激发出来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也是明显不同的。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一直以来,我从不认为教学反思只是授课教师的反思,听课、评课老师也需要回过头来反思,此为我听课后与授课教师交流的部分意见的思考,暂且记录下来以供回顾、再思考。不合理、不科学之处,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