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编译自“Christian Guides To The Classics – Hawthorne’s The Scarlet Letter”by Leland Ryken
第十九章 溪边的孩子
情节回顾
上一章以连载小说“且听下回分解”的方式结尾。Hester把珠儿叫来,希望她和Dimmesdale能够父女相认。最后一个场景,珠儿“慢慢走过来,脚步非常的慢,因为她看见了牧师”。这究竟意味着什么?第十九章揭晓了答案。
第十八章把读者推上情绪的高点,到了第十九章,气氛急转直下。这一章情节非常简单,珠儿根本不可能接受Dimmesdale是自己的父亲,她不仅指责Dimmesdale,还尖叫着往后退。Dimmesdale亲吻她之后,她赶忙跑到溪水边把这个吻洗掉。Hester没有办法,只好把红字再戴上,把头发再扎起来。本章最后一段流露出深深的绝望。
赏析评论
这一章的作用是和上一章的情绪形成对比。两人在上一章决定逃跑,把故事带向令人振奋的高潮,但是这一章,逃跑的决定蒙上了阴影。究竟是什么打破了新生活的梦想?这一章向读者展示了何谓梦想照进现实。上一章被称为红字活生生化身的珠儿,让她那犯下通奸罪的父母根本没有可能把一切推倒重来。她正是Hester和Dimmesdale所受的惩罚。
叙述者一针见血,告诉我们Hester“从命运手中”拿回了红字。换句话说,逃跑之梦注定破碎。叙述者继续说道,“其实用不着这件事来印证,恶有恶报一直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可Hester不愿意接受现实。她在这一章感情最炽烈的一处说,就连“树林也无法把它藏起”,也就是承认逃到森林不足以把红字和它代表的耻辱给抹除。不过她紧接着又提到自己的浪漫主义幻想:“辽阔的大海将把它从我手上拿走,它将永远消失。”
阅读要点
故事中的人物代表了一场生动的实验。按照逻辑,他们的实验会有一个结果。作者借这个结果,揭示自己有意认同的价值观。如果结果是正面的,那么可以说,作者认同这个结果所代表的价值观。反过来,如果结果是失败的,那就意味着作者否定了这场实验所代表的价值观。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是在进行一场生动的实验,这给读者带来了两重任务。第一个是确定这场实验的本质。第二个是从实验结果分析作者所持的态度。Hester和Dimmesdale打算从新英格兰逃往欧洲的计划是一场浪漫主义实验,两人认为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个清教徒小镇施加的压迫。随着现实和后来出现的基督教价值观挫败了这场浪漫主义实验,我们逐渐把握到霍桑想要借本书传递的思想。第十九章是对浪漫主义的提前审判,基于这种价值观的做法并未充分考虑现实。
“这本书关注的是罪的工价,霍桑和其他现代作家不同,他更关注罪导致了什么,而非什么导致了罪。霍桑对愧疚和愧疚给人带来的影响之所以让现代读者无法抗拒,是因为他的心理描写切中要害。”——John C. Gerber, Twentieth Century Interpretations of the Scarlet Letter
思考和讨论问题
要想掌控读者的情感,讲故事的人必须精心策划。随着这一章情节不断推进,读者产生了哪些情感?这些情感怎样和全书的情感脉络融为一体?这一章如何体现了霍桑运用愧疚的读者这个技巧?
回应:珠儿从一出场,就让整个场景充满悬念。她让Hester困惑,因为Hester认为强大如自己怎会管束不了女儿。她让Dimmesdale恐惧,因为Dimmesdale认为懦弱如自己怎能坦然面对女儿。霍桑刻意安排珠儿站在溪水边,她和水中的倒影,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做出一模一样的动作,指向一模一样的地方,就是Dimmesdale和Hester的胸前,如先知一般对罪进行审判,宣告罪的工价乃是灵性的死亡。Hester的力量在她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丝毫无法撼动命运如石头般的真相。珠儿甚至命令Hester再把红字带上,Hester无法理解这个命令的预言性质,只能解读为孩子的任性。珠儿质问Dimmesdale为什么将手放在胸前,Dimmesdale知道自己无处可逃,只能欺骗自己孩子需要讨好,但珠儿的拒绝又把他丢进绝望的深渊,也暗示Hester和Dimmesdale的逃跑计划不过是感情澎湃时的一厢情愿,终久要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