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说话的人要先学会什么时候不说。
刘墉的这本书通篇讲了大量的生活中的例子,使读者们能感同身受。我个人收获最大的是两点,什么时候不说和说话其实最重要的是观众到他人的感受。
先说什么时候不说,不懂或不熟悉的时候不说。当我们想要从彼此不了解对方意愿和水平深浅的人那里获取信息的时候,为了使我们获得的信息更真实,首先不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多听,对让对方表述他们的观点。因为对方对你的了解一抹黑,我们不反馈,他就不知深浅,只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一层层像拨圆葱样的展现在你面前。这就好像超声波探测器,先发个短波,哎哟,没反馈,没事,加长波段,直到有反馈为止。机器能力不行,最大波段仍无反馈怎么办,换机器呗(我得找个比我还了解的人来)。多好,事半功倍!
另外需要集思广益的时候不定调,集思就是要听别人的意见,调子定了,方向指了,别人的思维就会被框在这个既定框架里。刘墉举了一个装修找设计师的例子,框子定了,别人的贡献只能浮动在10-20%里面。也就是说最好结果只能比你的水平高20%。
说话一定要顾及别人的感受,坏话缓说,急事慢说,轻话不重说,不说伤人自尊的话等等书中的例子都是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对方的感受。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就是大智慧了。已经完成的事,或者不可被改变的事就不要说(身高,体重,年龄等)。说了不能使情况变好,只能凭空添堵。已经开始做的事情不要提反面意见,既然决定以下,我们再提意见就是扰乱思路,让当事人怀疑,摇摆。视我们为不理解他们,或更甚者认为我们瞧不起他们。做错了的事情不追究,官渡之战曹操打败袁绍,袁绍营里一搜,找出了大量下属与袁家的私通书信。这将是审核集团内部忠心的重要资讯,可曹操一纸令牌,全都烧了。袁家已灭,我又急需用人。这一烧,烧掉了多少人的惶恐不安,烧掉了多少人的左顾右盼,烧掉了多少人的离心离德,烧掉了有可能出现的集团内部的血雨腥风,互相杀戮。焚书既往不咎是多么深明大义,你们就乖乖从了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