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印卡十日内观课程开示第二天(文字版无删减)

  第二天结束了,你们还有八天可以用功。要精进、勤奋的用功,第二天比第一天稍微好一点,稍微好一点点,但还是很困难,这一颗散乱的心,浮躁不安,心猿意马的心,如此浮动不安,如此的激动,没有安详,没有平静,如此的狂乱,就像一只野兽,像猴子一般的心,片刻不得安宁,才一观察呼吸,又跑到其他的事物,一观察呼吸,又跳到其他的事物上,一件又一件、一个接一个的攀缘,极度的激动,非常的野!就像一头野牛、野象,刚到人类的社会和人类生活在一起时,牠是如此的危险,会有强大的破坏力,会危及他人的安全。

  但是,如果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经验的人,来训服这头野牛,这头野象,非常有耐心,持续地训练牠,那么,一旦这头野兽接受训练,就能用牠强大的力量来服务人类,牠开始服务人群,牠过去危及人类的力量,现在转变成服务人群的力量了。

  同样的,这一颗狂野的心,只要它还未经过训练、训服就非常的危险,会伤人。但是,如果我们想办法训练它,它强大的力量就能帮助我们,而野象的力量是无法和心的力量相比的,心的力量比野兽强过很多倍,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的狂乱的心更能伤害我们; 同样的,也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训练过的心更能够帮助我们,训练一头野象或是野牛,需要极大的耐心,技巧纯熟的训兽师,绝不会对野兽生气,不会对牠产生忿怒或是嗔恨的心,他会非常有耐心、有毅力的来训练这头野兽。 同样的,你也必须非常有耐心地对待你狂乱的心,你不能寄望在一两天之内就训练好它,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因为不能马上训练好而生气,「哦!你看呐!我已经花了两天的时间了,还是没有办法把心训练好。」 你因此而生气、愤怒,心就会变得更狂乱,变得更危险!要有耐心,你必须非常耐心的用功,非常耐心的,持续不断的用功,到最后你一定会赢的,你一定能将心训练好的。

  但是你必须自己精进用功,没有人能够替你用功,你必须打赢自己的战争,你必须自我拯救,解脱自己,没有别人能够代替你。

  有人成功的训练了他的心,成功的净化了他的心,他已经觉悟,解脱了,而充满了慈悲的指引着这条正道。 但是,你必须自己走上这条正道,一步又一步,一步接着一步的,你必须自己走到最终的目标,没有人能够将你扛在他的肩上,帮你走到最终的目标,也没有人能够把别人扛在肩上,帮他走到最终的目标,这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必须自己精进的用功。

  当然,当你开始走在这条正法的道路上,这条觉悟解脱的正道上时,这个自然的法则、这个普遍通用的自然法则是这样的:你会开始与圣贤的频率相应,与正法的频率相应,你会得到所有的启示与力量,你开始得到许多的支援,这是我自己和许多学生的经验。

  因此,我知道,你也会获得这种支持的力量,你可以称这种力量为恩典或是功德,你可以称呼它任何的名称,你会得到支持的力量,但是你还是必须自己走在正道上。

  这是释迦牟尼佛当时的真实故事,有一回,佛陀住在拘萨罗(库萨拉)国的首都舍卫城的一个大精舍时,在那儿有很多的出家众跟随他学内观,也有很多的居士,不管男众或是女众,都跟他学内观,他们都从中获益良多。 有位居士每天晚上都到精舍来听佛陀的开示,但是他从未修过内观,有一天晚上他到得比平时早一点,当时只有佛陀一个人在那儿,他就到佛陀面前向佛陀顶礼,并且问到:「世尊,有一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平常有很多人在你的身旁,我不敢问,今晚只有你一个人在这儿,我可以问您吗?」

  「哦,问吧,你不应该在心中对法存有任何的疑问,你问吧。」

  这位居士就问到:「世尊,我来这里亲近您已经很多年了,我了解你所教的道理非常的好,但是我观察来这学法的人,这些人当中,有某些已经完全的觉悟,完全的解脱了,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生活形态,他们的待人处事,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他们是解脱的人。 还有很多人,虽然没有完全的解脱,但是,他们的生命却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发现他们变得比以前更好了。 然而,世尊,还有很多人就像我一样,没有改变,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因此,我的问题是,世尊,像您这么有能力、这么慈悲的人,如果人们来亲近您、皈依您,为什么您不用您的慈悲加持让他们解脱呢?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没有觉悟?还没有完全的解脱呢?世尊,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想请您解答。」

  佛陀微笑着,他一直在教导弟子,但是还是有人不懂,他又能做什么呢,他只能再向这位居士解释一次了。 然而佛陀是因材施教的,他是以学生的根基来决定他回答问题的方式,有时他会以反问的方式来回答对方的问题。在这个例子当中,他就反问道:「喔,这位居士啊,你是从哪来的呢?」

  「世尊,我住在这里啊,我住在拘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啊。」

  「哦,不,不对,你的长相不像这里的人,你一定是从别的国家搬来这里定居的。」

  「哦,是的,世尊,没错,事实上我以前住在摩羯陀国的王舍城,前几年才搬到这里来定居的。」

  「很好,那么我问你,你是不是搬来这里之后就不再和你住在王舍城的亲戚联系了呢,你搬到这之后就不再回去了吗?」

  「哦,不,世尊,我还是常常回去的,我还有很多的亲戚朋友住在那儿,我跟那儿有生意上的往来,因此一年当中我还要往返王舍城好几趟呢。」

  「那我知道了,如果你常常从这儿到王舍城去,因为已经去过那里那么多次了,那么,你对往返王舍城的路一定很熟了,不是吗?」

  「是的,世尊,我对路很熟,没错。 」

  「那么,现在请告诉我,你已经在这里住这么久了,一定也交了不少的朋友,这些朋友当中一定有些和你很亲密,对不对?」

  「是的,世尊,的确有一些朋友和我很亲密。」

  「那么,那些和你很亲密的朋友,他们一定知道你以前不住在这里,你是从摩羯陀国的王舍城搬过来定居的,他们一定也知道,一年当中你要往返王舍城好多次,是不是?」

  「是的,世尊。」

  「那么,你的这些朋友一定也知道,你对往返王舍城的路很熟,对吧?」

  「是的,世尊。 」

  「他们当中一定也有人会问你,这条路怎么走?那条路怎么走?等等的事情,你是保密不告诉他们呢?或是直接告诉他们呢?」

  「这有什么好保密的呢,世尊,我非常清楚地向他们解释,你从舍卫城这里出发,开始往东走,你要这样、那样走,然后你在这里、那里转弯,就会到达瓦拉那西,接着,往这里走,那里走,在这里和那里转弯,就会到达菩提迦耶,再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你就会到达王舍城。 我会非常清楚的跟他们解释。 」

  「那么,你的意思是说,你跟他们解释过路线之后,你的那些朋友一定全都到过王舍城了吗?是吗?」

  「这怎么可能呢?世尊,如果他们不出发上路的话,他们怎么可能到得了王舍城?」

  「哦!年轻人,这就是我每天不断告诉大家的,来这里亲近我的人,都知道这里有一个人已经完全的解脱了,已经达到了最终的目标了。 他们问我这条正道怎么走?难道我有所保留吗?不!我很清楚的跟他们说明你们要这样走、那样走,你们就会到达这个阶段,到了这个阶段再继续走,一直走下去,你就会到达最终的目标。 但是如果有人听了之后,只是说三声:善哉!善哉!善哉!然后拜三拜,却连一步都没踏上这条正道,那么,他们怎么能到达最终的目标呢,我还能做什么呢?我已经跟他们指明了这条正道,我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呀!

  如果有人开始踏上这条正道一步,即使只是踏上了一步,那么他就距离最终的目标近了一步。 如果有人已经走了一百步,那么就距离最终的目标近了一百步,如果有人已经走完这条正道,那么他就已经到达了最终的目标。

  每一个人必须自己走上这条正道,别人无法替代,没有人能够代替你走这条路的。如果我口渴,别人替我喝水,我是无法止渴的;我生病了,别人替我吃药,我的病不会好的,我得自己服药才会好。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如果我们还不自己用功修行,而只是寄望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会对我们特别的慈悲,会加持我们,这是不行的,这是没有用的。每个人必须自我解救,每个人必须亲自走上这条正道。」

  佛陀用巴利文,这个印度当时的语言说了这段话:你必须精进、勤奋的自求解脱。如来,是完全解脱的人,「如来」字面上的意思是:如所从来,是已经到达究竟实相,永恒实相的最终解脱的人。这个成为如来,这个已经达到最终目标的人,非常慈悲地向你指示了这条正道,他只是指出了这条正道,每个已经达到最终目标的人,只能指出这条正道,而每一个人必须自己走上正道,必须自我解救。

  如果我们已经接受了:「我必须走上正道,我必须自己走过每一步路,而到达最终的目标。」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这条正道是什么?要如何走呢?这些佛陀都解释过了,而且终其一生他不断的向世人解说这条正道,这个法。

  「法」的意思是法则,也就是说,「法」是自然的法则,普遍通用的自然法则,这个支配了整个宇宙,包括了有情、无情、世间万事万物的普遍的自然法则,它是普遍通用的,是没有宗派之别的。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这个法则,什么是自然的法则。我们必须了解,如果我违背了这个法则,我在此处当下就会得到惩罚;如果,我与法则同在,遵循这个法则而生活,那么,我就开始得到回馈,我就开始迈向解脱的最终目标。

  有一次,有一个人跑到佛陀那儿去,问佛陀:「世尊,我完全不懂高深的哲学,请您用几句话,几句简单的话告诉我,什么是正道?」

  佛陀微笑着说:「法,不是什么高深的哲学,而是人人都可以实践的,因此,也是每个人都很容易可以了解的。如果不了解法,而只是对法玩弄着知识的游戏,是没有什么用的。‘法’总是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文字来表达,好吧,就让我跟你解释什么是法吧。」

  然后他用了几句话,几句当时的语言解释道: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尽其意,这是一切诸佛的教导。 」

  他从来不说「这是我的教导」,佛陀并不是哪一个人的名字,「佛陀」的意思是一位觉悟者,一位解脱的人,「佛陀」真正的名字叫乔达摩。而成佛并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利,并不是只有乔达摩才能够成佛,任何人都可能成佛,当然要成佛并不是那么容易,你们别想来这里十天就可以成佛啊!

  成佛是一件非常困难、非常艰苦的工作,但是,只要非常用功,非常的精进的修行,每一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都能达到完全的觉悟。而当一个人成佛时,他所教导的就只是这个,没有其他的了。

  这个所有佛陀所教导的是什么呢?「(…)戒绝(sabbe all)所有的(…)种种罪恶行为,也就是诸恶莫作,(kusalassa……)就是众善奉行,(Upasampada)意思就是说进入虔诚行为的规范内,而(Saci……)就是不断地净化你的心。」  就这样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就包含了法的全部,而没有任何的遗漏了,你不用再加任何的东西,所以它叫做圆满的;它是圆满的,你不能从中去除任何的东西,没有一丝一毫的错误可以去除,所以它叫做清净,如此的清净,极度的清净,不用剔除任何的东西,也不必加入任何的东西,这就是「法」。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觉悟者所教的「法」是普遍通用的法则,他绝不会教导人们派别主义,普遍的法则,永恒的法,这个自然的法则是永恒的,它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未来也同样是如此。它适用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这就是法。

  但是由于疯狂,由于无知,人们忘记了「法」的实质内容而创造了派别主义,这个宗派,那个宗派,或者其他的宗派,而这些话就开始有了不同的意义了,每个人都高唱「诸恶莫作」,没有哪一个宗教教人去尽做诸恶的;每个人都高唱「众善奉行」,所有的宗教,所有的传统都这样倡导;「自净其意」,每个人、每个宗教、每个传统都是如此说,然而在解释上就各有差别了。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当「法」成为宗派之后,这些宗派的虔诚信徒,他们也许会穿上某种的袈裟,戴上某种的念珠,拥有某种的外表,就会说:「有这种外表的人就是善的,其他的都不是」,这样的定义实在是错误的定义。

  另一种错误的定义是:每一个宗派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仪式,每一个宗派都有不同的仪式、仪轨和典礼。因此,那些属于某个宗派的人会说:「从事这种仪式、仪轨或典礼的人才是善的,而不从事这种仪式或典礼的人是不善的,他们是恶人」。这是对于善、恶的另一种疯狂的定义。

  还有一种定义,让人更分不清楚善、恶的就是:每一个宗派都有某些的信仰,某些的教义,某些的哲理,他们会认为,信仰这种哲理和教义的人才是善的,没有这种信仰的人就不是善人,这种对善、恶错误的定义伤害了「法」,这样的定义「法」就不再是法了。

  就「法」而言,善、恶的定义必须是普遍通用的,而不是宗派性的。外在的装饰会因人而异、因宗派而异,仪式、典礼会因人而异,哲学、信仰也会因人而异,因宗派而异。但是对「法」的定义就不能有所差异,因为它是普遍通用的,是永恒的。

  那么在法的定义下,什么是恶?什么是不善业呢?不论是身体上或是言语上,你所做的任何行为,只要会伤害其他的生命,只要会干扰其他生命的安详与和谐,这种行为就是一种恶行,一种不善业。

  那什么又是善业善行呢?任何一种身体上或是言语上的行为,只要能够促进帮助其他的生命,过着安详与和谐的生活,不会干扰他们的安详与和谐的气氛,不会去伤害危及他们,这就是一种善业、善行,这种善恶的定义就是普遍适用的。

  当一个人不断的从实际的经验上去深入法,与法则,与自然的法则同在,遵循自然的法则而生活时,法的定义对他就会变得越来越清楚。因此,首先要做的是「诸恶莫做」,这就是戒(Sīla),要过一种道德的生活,身体或是言语上不要做出会伤害到其他生命的行为,也就是要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接着是「众善奉行」,最好的善行就是成为你自己的心的主人,千万不要当你心的奴隶,要学习如何使自己专注,学习置心一处,这要以善行为基础,不要为了任何一件事和任何人过不去,不要生气、忿怒或心怀恶意,这就是最好的善行。而当一个人开始不断的走在这条正道,他就会非常清楚地体会到佛陀的教导是这么的普遍,这么的普遍适用的,实践这条正道的第一步骤叫做戒(Sīla)。

  第二个步骤叫做定(Samādhi),第三个步骤叫做慧(Pa…),是智慧——内观的意思,也就是说借着对内在实相的直接体验,培养出了知自然法则的智慧,进而改变内心最深层的习性模式。 第一个是戒,要遵守道德。一开始我们要先在知识上了解戒,是的,我不应该在身体或是言语上有任何伤害其他生命的行为,例如,如果有人要伤害我、杀我,我当然会不喜欢。因此,如果我去伤害或是杀害某个人,他也会不喜欢的,所以我不应该去做任何别人不喜欢的事。我不应该杀生,这会伤害危及到他人。如果有人偷窃或是抢夺某件我十分心爱的东西,我会很不高兴,会很伤心。 因此,我也不应该偷窃任何属于别人的东西,这样子做,会伤害到别人,我不应该做。如果有人强暴我的家人或是和我的家人有不正当的性行为,我会很不高兴,会很难过。因此,同样的,我也不应该做这种事,否则就会伤害到别人。如果有人说谎,想要欺骗我,我会很不高兴,因此我也不应该说谎欺骗别人。当别人对我说粗鲁的话,我会不高兴,因此,我也不应该对别人说粗话,因为他们同样也会不高兴。我知道,并且每一个人也都知道,不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但是当一个人喝醉酒或是吸食毒品时,他就无法控制自己,他就会成为酒或是毒品的奴隶,而犯下一些他原本不想做的恶行。因此我不应该饮酒或是吸食毒品,这就是一个人在心的表层上,在知识上所应该理解的。

  如果一个人在知识的层面上有更深一点的了解,他就会知道人类是群居的动物,他必须生活在社会当中,必须与家人还有其他人共同的生活。如果他自己不断地造作、干扰整个周遭气氛的行为,不断的制造不安详和不和谐的气氛,他怎么可能享有安详与和谐的气氛呢?!如果我在自己的四周点火,我的周周都充满了燃烧的火焰,我怎么能期望自己能够获得内在的清净与平静呢?这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必须让自己周遭气氛能够变得更安详、更和谐,唯有如此,我才能够体验到内在的平静与安详,并且生活在安详的气氛当中。

  是的,你对这些道理更清楚了,但是,唯有透过实际的修行,你才能真正的体验到法。你会从亲身的经验清楚的体验到:除非我在心中产生了强烈的负面情绪,否则我是不可能会在身体或是言语上,表现出不善的行为而伤害到其他的人;除非我在内心有了生气、嗔恨、恶意、敌意,否则我是不可能会杀人的;除非我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贪念,否则我是不可能偷盗的,除非我内心有了男女之欲,否则我是不可能会邪淫的,就像这样,唯有我在自心当中产生了自私、嫉妒等等的不净烦恼,我才会在身体或是言语上造作不善的行为,伤害到其他的人。一个人透过实际走在这条正道上的经验,就会开始了解这些,而且,透过实际的经验,也会开始了解到,当我在内心当中产生了生气、嗔恨、恶意、敌意、男女情欲、恐惧、自私、嫉妒、贪欲等等的不净心念时,由于这些心念是违背自然法则的,因此自然法则也就开始惩罚我了,我在当下就得到了惩罚。我们不是不相信死后会得到惩罚,但是,现在先不谈这个。我们要了解,如果你现在产生不净烦恼,当下你就得到惩罚。

  每个已经开始走在正道上的人,就能开始体会到自然的法则已经开始惩罚我了,因为每当我生气时,我就变得如此的焦躁不安、如此的痛苦、不快乐,我是不可能在生气的同时,内心又觉得非常的平静安详的,我生气时内心一定会变得焦躁不安。同样的,如果我内心产生了任何的不净烦恼,自然的法则就会开始惩罚我了,我一定会变得焦躁不安。

  而如果我戒除任何伤害别人的行为,并且内心不生起任何的烦恼,那么自然的法则就开始回馈我,我就会感觉非常的安详。自然的法则就是如此,你会清楚地了解到自然的法则,因此,不要伤害别人,不要在身体或是言语上造作干扰他人的行为,因为如果你造作了这些行为,你就开始伤害了你自己了。事实上,不管你知道与否,你都是自己生气时的第一个受害者,因为,如果你想要杀人,你心中怒火燃烧,而当你怒不可抑时,你当下就已经受到了惩罚了,你已经是自己的愤怒、烦恼的第一个受害者了。

  当你走在这条正道上时,这些事实就变得越来越清楚了,而且在更深的层面上,因为你已经开始在经验内在的实相了,你的行为模式,你的生活方式也自然地开始改变了。、因为从前你并不曾经验过内在的实相,你的心总是对外攀缘,你也不知道自然的法则是怎么样惩罚你,是怎么样回馈你,对这些是完全茫然无知的。

  现在从亲身的体验之后,这些事实就变得越来越清楚了,而不仅只是在知识上,也不是在情感上因为佛陀如此说的,某一位宗教创始人如此说的,某部经典如此说的而相信他,这样的话是没有什么用的。一旦你以直接的经验,实际清楚地了解了某件事情,这种体验就像你将手放在火上,你就体验到了火会烧伤手,下一次你就会很小心的不将手放到火上了,因为你不想让手烧伤,你就必须远离火。现在你的内心深处开始体验到,每当你害别人,你在伤害别人之前,你就已经开始伤害自己了,你内心的地狱之火当下就已经开始在燃烧你自己了。

  而当你做了善业,做了帮助别人的好行为时,你就开始经验到内在天堂般的平静与安详。因此,地狱是内在的,天堂也是内在的。当你开始体验到这个事实时,就会帮助你正确的修行。

  该如何一步一步的走在正道上呢?「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就已经详细的解说了。

  这条正道以佛陀当时的语言来说,称作八圣道(Ariyo……)意思是:道路;(Ariyo noble)是神圣的意思,(Ariyo maggo)圣道。也就是说,任何人只要走在这条正道上,一定会成为圣人,不管他是属于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社会,哪一种的肤色,哪一种性别,都没有什么差别,任何人只要走上这条正道都会成为圣人,成为完全清净的人,所以我们叫它八圣道。

  八圣道可以分为: 戒、定、慧三个部分。戒律,也就是不要在身体或是言语上造做会伤害他人的行为。而八圣道当中属于戒的部分有三项:正语、正业、正命。

  (Sammā-vacasā)正语,你所说的话必须是正当的、是善的。你如何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呢?在说话方面,如果你能够知道什么是不善的,那么其余的就是善的;不可以说谎,因为如果你说谎就是不善的;不可以说粗话辱骂别人,因为说粗话只会伤人,并不能帮助别人,因此,如果你以粗话骂人就是不善的;不可以两舌,假设有两个人本来是朋友,你无意间听到某些坏话,就将这些话传到另一个人的耳朵,而破坏了他们的友谊,使他们成了仇人,这样子,你就造了恶业;或者你是在诽谤他人,尽说一些没有意义、没有营养的话,浪费你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别人的时间,这些都是不正语。 戒除了这些不正语,其余的就是正语,(Sammā-vacasā)正当的语言。

  接着是正业(Sammā-kammantā)——正当的行为,衡量正当的行为也是相同的标准,只要是任何会伤害别人的行为,就是不善的、不正当的行为。如果你能戒除这些不善的行为,其余的就是善的、正当的行为。 杀生、偷盗、妄语、邪淫、饮酒、吸毒都是不善的行为。如果能戒除以上这些的行为,其余的自然全都是善的行为了。

  然后是正命(Sammā-ajīva)——正当的职业,对出家僧尼或是隐士而言,他们以托缽化缘为生,没有职业,但是在家居士就不能以托缽乞食为生了。在家居士有谋生之计,辛勤工作,诚实的工作而不伤害他人。现在还是同样的衡量标准,你的职业生计必须让你能赚取生活所需而不伤害他人。如果你的职业有极大的利润却会伤害他人,这就不是正命,不是正当的职业了。如果你的职业是促使别人犯戒,让别人过着不道德的生活,并且干扰了其他人的安详与和谐,这也不是正命,不是正当的职业。 比如说,如果有人从事贩卖武器、军火、枪支、弹药、原子弹、氢弹等的生意,虽然赚取了大堆的钱财,有很好的利润,但是任何人买了这些东西都会用来杀人的,这就不是一种正命,不是正当的职业了,也许有人会说:「我并没有杀人呀!」 是的,你虽然没有杀人,但是你在帮助别人杀人,你是在鼓励别人杀人,这不是正命。如果你贩卖肉类或者是鱼类,而说:「我不杀生,是别人杀的呀!」 但是,你还是在鼓励别人杀生,这就不是正命了。如果你蓄养牲畜,而将牠们都卖给屠夫,你却说:「是屠夫杀牠们的,我并没有杀。」 不是这样的,你是在鼓励杀生,这不是正命。如果你卖毒药,别人买了它去杀生,这也不是正命。像这样子,如果你经营的生意是在鼓励别人犯戒的话,这种生计就不算是正命。而有时候某些职业看起来十分的正当,但是经营的动机却是错的,如果动机错了,这种职业又变成不正当的了。

  这是我亲自碰到的一件事,许多年前,当时我还未接触到正法,我还不知道要如何观察内在的实相,但是我一直都认为自己是非常如法的人,一个具有虔诚宗教信仰的人,因为我常常会参加这种法会那种法会,布施这个,布施那个的,可是我一点也不了解正法。当时刚好我的家人当中有人病得很严重,当时家庭医生又刚好出去了不在家里,我必须去请别的医生,另外一位非常出名、非常忙碌的医生,因此,我不敢确定他是否会到我家来帮病人看病,于是我亲自去请他来,到了他的诊所,我发现通常他的诊所总是排满了病患,但那一天却没有半个人,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在里面。当然我觉得很高兴,因为,如果只有他一个人,他一定会到我家出诊。但是基于好奇心,我就问医生:「奇怪,每天你的诊所都会有那么多的人排队的看病,今天人都到哪去了?」

  他拉长着脸说:「葛印卡先生,每年这个季节总是会流行某些传染病,我不知道今年怎么搞的,都没有传染病!」

  我听了觉得很难过,医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服务别人,帮别人脱离病苦,但是这位医生的心态,却是希望有越多的传染病越好。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像这样,我们不应该就此指责所有的医生,但是,对这位医生,我感觉到很难过。然而,当时我还不知道要如何观察自己内在的实相,当一个人还不懂得如何观察内在的实相的时候,就会不断地看到别人的过错:「你看,这个人这么差!」 ,  」这个人这么坏!」 , 「某某人也很差劲!」

  然而,当我开始修习内观,开始观察内在的实像,我发现自己比这位医生更糟糕!我来自经商的家庭,因此,我很了解生意人的心态和动机。我们生意人有自己的用语,如果有战争爆发或是闹饥荒,市面上的货源不足,物价上扬,套用我们商场上的用语,我们会说:「哦!市场景气了,太棒了!市场景气了,我们能卖更高的价钱,获得更好的利润,不管什么货品,我们都能赚更多的利润,真是太景气了啊!」 如果不闹饥荒,也没有战争发生,市面上民生必需品供应充足,物价下跌了,我们就会用难过的口吻说:「哦!市场不景气,真是糟糕!糟糕透了!」  这是什么样的心态呢?什么样的动机呢?!

  只要能赚更多的钱,我们才不管别人的死活呢!不修内观是不会了解这些的,会把这种疯狂的心态视为理所当然,只要不断地认知到,自己是以扮演商人的角色来服务社会,服务人群,只要没有害人的动机,做生意赚钱是很合理的,这并没有错。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他的心态是,我借着我的职业来服务社会大众并且以此赚取酬劳,那么,以服务大众为主的赚取酬劳并没有什么不对,生意人跟制造商买进货品再转卖给消费者,从中赚取利润,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因为不可能要每一个消费者自己到制造厂商购买所需要的日用品,制造厂商和消费者之间一定要有个中间人,但是如果中间商开始认为我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马上获利赚钱,那么这种赚越多钱越好的念头,就会让人陷入疯狂而远离正法。为了赚钱不顾道义就违背了正法。

  (Sammā-ajīva)正命是要你心存正念,以正确的心态来赚取金钱而不伤害他人。每个人凭着自己的能力,从事正当的职业,扮演自己的角色来服务社会大众。因此,正语、正业、正命这三项都属于八圣道当中的第一个部分,也就是戒律的部分。

  但是,如果教导正法的老师只教人们守戒,他就不算是一位觉悟者,觉悟的人会教导完整的,包括戒、定、慧的法,如果是教导:「你们应该这样做,不应该那样做,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 这只是戒律,只是法的一部分。这种教导方式人们只会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有效果,因为每一个人都清楚地知道他不应该做这个,不应该做那个,但是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比如说酒鬼,他很清楚酗酒对他自己并没有好处,他必须戒酒;赌徒也清楚我不应该赌博,但是到时候他们就会把这些训诫忘得一干二净,他们还是照样的喝酒、赌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心,他们是自己心的奴隶,无法自己当家做主,他们是自己内心深处行为模式的奴隶。只是告诫人们,只是谈戒律,这样的法并不完整,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因此,下一个步骤「定」。

  (Samādhi)——控制自己的心。你必须学习如何成为你自己心的主人,你必须学习如何让你的心专注,以清净为基础来使心专注(…)

  ,这就是定。

  八圣道当中关于「定」这个部分,也包含了三项:(Sammā-va……)

  正精进、正念、正定。

  (Sammā-vayamo)是正精进,正当的努力。当你生病,身体很弱,不健康时,你必须多做运动,如果你身体衰弱到手无缚鸡之力,走路东倒西歪的,有人会建议你要多做运动,才能使你的肌肉结实,让你的身体强壮。同样的,当你的心衰弱时,这两天你们都发现到了自己的心病得多么的严重,多么的衰弱,东倒西歪的,扶都扶不正。当你的心衰弱时,你必须做些运动,让心变得坚强、稳固、健康。任何能让你的心变得健康的运动,都是好的运动,都是正精进。

  有四种这样的运动,在正法中,每一种运动都是自我检查。

  第一种运动是检查你自己: 「哦!在心的表层,我现在有这种恶念、那种恶念。」  那么就去除它们,去除些恶念就是第一种好的心的运动。

  第二种运动也是,检查你自己的心:「现在我的心并没有生起这种恶念、那种恶念。」  那么,以后不要让你的心生起任何的不净烦恼,这是第二种好的心的运动。

  第三种好运动,也是检查你的心:「现在我的心生起了这种善念、那种善念。」  那么,不要因此而自以为了不起,要想:当下心升起的善念,我必须护持它、增长它。

  接着第四种也是检查你自己的心,如果你的心现在没有这种或是那种的善念,那么就打开你的心扉,让未升起的善念升起,不断的升起。

  这四种健康的运动能让心变得健康强壮,这就是你已经渐渐开始在做的事。

  接着下一个是正念,(Sammā-sati)也就是正确的觉知。什么是正确的觉知呢?觉知你自己身心当下的实相,就是正确的觉知。你不可能对过去保持觉知, 巴利文「萨蒂(sati)」 这个字有两个意思,其中一个意思是记忆,这和正念无关,记忆是过去的事,不断的回想过去这不是正念,不是正确的觉知;你也无法对未来觉知,你只能思考、想象或是梦想未来,这并没有帮助,唯有你时时刻刻对当下身心,及身心两者互动所呈现出来的实相保持觉知,这样的觉知才会是真实的觉知,这正是你在开始做的。

  你已经开始分分秒秒如实地观察呼吸的一进一出,如果是深的呼吸,知道是深的呼吸,如果是浅的呼吸,知道是浅的呼吸;如果呼吸通过左鼻孔,知道它通过左鼻孔,如果通过右鼻孔,知道它通过右鼻孔;同时通过两个鼻孔,也知道通过两个鼻孔,只是如实的觉知实像本来的样子。当然,如果你是新生,呼吸变得太微弱时,你可能无法觉知到气息的出入,那么,你可以加重呼吸,稍稍的加重呼吸,但只是加重几次呼吸,然后再回到正常的呼吸,这样可以加强你清楚感觉最微弱的呼吸的能力。如此你是在观察实相本来的样子,不是你想要的样子,而是它本来的样子,这就是如实的,这叫做(Yatrā……),

  分分秒秒都是本来的样子,你不断的这样做。

  另外,这条正道引导你从最初所体验的非常粗重、坚韧的表面实相,深入到更微细、更微细的实相,你探究了整个身体结构从最粗重到最微细的实相,也探究了整个心理结构,包含心和心念,最粗重到最微细的实相。以当时的话,佛陀说(Olarika……)从粗重到微细,每一步都迈向(Sukhuma……)微细、微细、微细,你穿越了整个身心微细的领域,然后你经验到超越身心的一些东西,你发现到,整个身心只是不断地在升起→灭去、升起→灭去而已,变化不断的发生着,只是一种无常变化的流动。但是,当你经验到超越身心的领域时,就不再有生灭的现象,这是我们无法想象的、永恒的、最终实相。

  在法的道路上,没有什么要用想象的,不应该只是佛陀如此说,或者是你的老师如此说而接受它,你必须亲自体验到最终的实相,而这种体验会让你整个人脱胎换骨的改变,这种对究竟实相的体验,也许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但是剎那之间让你自然成为圣人。

  这整条正道,当你从粗重的实相,深入到微细、更微细的实相时,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当你越深入这条正道时,你就越能够了解,因此,你清楚了解了一件事,当你从粗重的实相深入到微细的实相时,你无法去创造微细的实相,你必须将这一切留给法,留给自然来处理,自然的现象不断的运作着,因此,对你而言,不管呈现出什么,你只是对它保持着觉知。一开始你也许必须加重几次的呼吸,来帮助你对气息出入的觉知,但是,自然的气息逐渐的变得越来越微细,越来越轻软,越来越轻微,你也都能觉知到。

  今天一整天,你在这个限定的范围之内,觉知呼吸的进出的接触。佛陀要我们在小范围内用功,因为所觉知的范围越小,你的心就一定会变得越细微、越敏锐,而明天和后天,你还会更缩小范围。现在你在三角形的范围内用功,在这个三角形的范围内,整天你不断的觉知呼吸进出的接触,觉知呼吸进出接触的感觉,不管是鼻孔内部呼吸进出的接触,你只是保持觉知。今天晚上、还有明天一整天的时间,你将会经验到比这个更微细的感受。

  呼吸的接触是一直都存在的,只是你从来没有注意过,因此,也从来没有觉知到。现在透过实修,你的心变得越敏锐了,能够感觉到呼吸的接触;同样的,也有某些更微细的感受一直都存在着,只是你从来都没有觉知到它们。

  现在这个修行方法,会帮助你开始感觉到这些感受,首先你可以清楚地感觉到的实相是:呼出去的气息比吸进来的气息要稍微的温暖一些,吸进来的气息和呼出去的气息,它们的温度不一样,呼出去的气息会稍微的温暖一点,这是一种实相,但是你却从来没有注意到,它只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外面的温度低于身体内部的温度,因此,空气从外面吸入体内时接触到了体内较高的温度,因此呼出去的气息会稍微的温暖。

  你利用呼吸这个工具,深入到较微细的实相,你一直在这个小三角形的范围内用功,在今晚和明天之前,你会开始经验到发生在这个范围内的某些的生化反应,某些全身上下不断的发生的电磁反应现象,整个身体结构时时刻刻都有某种生化的反应,某种电磁反应在发生着,因此,全身上下时时刻刻也都有某些感受,只要活着,就会有感受存在。在这个范围内,你开始感觉到某些的感受,并不需要是某种特别的感受,只要是感受,在这个范围内所升起的任何的感受,也许是热的感受,可能是体热,可能是空气的热,你只观察这个热的感受,当下就只有热的感受,如此而已;也许是冷的感受,也许是出汗的感受,你只是观察着,而不做别的;也许是痒的感受,那么你只要观察痒的感受,而不对它产生习性的反应。如果痒的感受升起了,你对它产生了习性反应,你就开始抓痒,那么这就不是正念,正念要你只是观察,什么都不做,只是观察,只是观察当下所呈现的实相。痒的感受升起了,让我看看持续多久,它会不断的增强,然后不见了,所有痒的感觉都不是永恒存在的,因此,让我看看它持续多久。任何感受都不会永远持续,它升起了,迟早会灭去的,升起了迟早会灭去。因此,你只是静静地观看着这一切正在发生的现象,升起的也许是痒的感受,有时也许是刺痛的感受,有时也许是抽动的感受,也许是脉动的感受,也许是轻盈的感受,也许是沉重的感受,也许是压力、张力或扭力的感受,甚至是疼痛,也许是一胀一缩、一胀一缩的感受,也许是麻木的感受,也许是干燥的感受,也许是潮湿的感受,不管任何的感受,你都无法选择你要的感受,你只是毫无选择的观察,顺其自然,让自然扮演他的角色,让法扮演自己的角色。

  不管当时呈现出什么感受,都是当下的实相,你的工作只是接受这个实相并观察它,只是观察这个感受,而不对它生起习性反应,只是观察,不断的观察,不要刻意的寻找特殊的感受,否则你会迷失。不管在这个范围内升起什么的感受,你只是接受并且观察他,很可能你会经验到你无法命名的感受,并不需要给它命名,即使是那些你可以叫得出名字的感受,你不用管它的名称,某个感受升起了,你只是客观地观察着它,不要对它生起习性反应,就已经达到要求了。这就是这个修行方法所要我们做的,只是如实的接受当下所生起的任何的实相,而不对它产生习性反应。

  也许有时你感觉不到任何的感受,其实,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时时刻刻都有感受存在,只是你的心态过于粗糙,无法感觉微细的感受罢了。因此,如果有时你在这个范围内无法感觉到任何的感受,就回来观察呼吸,好好观察呼吸,突然间,感受升起了,那就开始注意这个感受,持续观察这个感受,这个感受灭去了,其它的感受可能又升起了,这个感受灭去了,其它的感受可能又升起了,如果感觉不到任何的感受升起,就再回去观察呼吸。不是观察呼吸,就是观察感受,但是,要比较着重于观察感受,有时很可能在这个范围内,你会感觉到一种以上的感受,有两种或是三种感受同时升起,不要因此而混淆,要选择一种感受,观察最微细的感受,因为,如果选择粗重的感受,你很容易地感觉到这个感受,不要这样做,要去注意微细的感受,设法让自己越来越能够感觉到更微细、更微细的感受,那么你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敏锐,而更容易去感觉到的感受。

  要了解,你要将注意力集中在限定的范围内,这样会让你的心变得更敏锐。如果你将注意力散布到整个的身体,那么心还是非常的粗糙,只能感觉到非常粗重的感受,这样你就无法深入到佛陀希望你进入的更深的层次。因此,当你专注在这个范围时,也许身体上其他的部分的感受也会开始升起,你无法阻止这些感受,千万不要尝试去阻止,但是不要去注意这些感受,不要管它们就好了。

  身上的感受不断的升起,而你的工作只是探究这个三角形范围内的实相,如果鼻孔内升起任何的感受,我只是观察它,如果鼻孔外部升起任何的感受,我也只是观察它,如果鼻孔以下上嘴唇以上的范围内,生起任何的感受,我还是观察着它,但是,在这些范围以外升起的任何的感受,我将不去管它,不要去管它们,不要注意它们,那么,你会发现到,当你只限定在小范围上用功时,你的心就会变得越来越敏锐。今天晚上和明天一整天,要以这种的方式来用功,这就是正念。

  接下来是正定(Samma-……)「定」(…)是心的专注,然而正定(…)就不一样了,正定必须有清净的基础,什么是清净的基础呢?清净的基础就是没有无明(Moha),没有迷惑、幻想、错觉、混淆和想象,你的心必须专注在实相,如此你就是在修正定,你只是觉知这个限定的范围内当下所经验到的实相,这一刹那你觉知实相,下一刹那你也觉知实相,再下一刹那你还是觉知实相,像这样每分每秒、时时刻刻毫无间断,每一刹那你不断的观察实相,你清楚保持觉知而没有任何的中断,保持的时间越长,你的正定也就越强。而这种正定之所以称为正确的,是因为你对所经验到的实相,保持觉知而不涉及想象,如果用想象,也就是某个形象或是影像让心专注,像是某个神的形象,某个女神的形象,某个宗教创始人的形象,以观想的方式让心专注下来,或者是你不断的复诵某个字,不停的复诵它,你的心也会变得专注,但是这些都不是自然的实相。你持守戒律的目的,是为了要引导你踏上第二个阶段的定,而修定是为了让你能步上第三个阶段的慧,这样不断的进步,不断的走向最终的目标。

  如果你依赖想象的或是你创造出来的对象,或者不存在的事物,那么就无法引导你达到最终的目标。因此,应该观察这个范围升起的感受,任何感受你只是对它保持觉知,不断地保持觉知,这就是正定(Samma-samadhi)。 否则就像我说过的,如果用想象的、用贪爱、嗔恨或是无明为基础来使心专注,例如:也许见过打猎的猎人,完全专注在猎枪的准心上,只要猎物一出现,他就能马上发射子弹射杀猎物,这种专注虽然也是定,但却不是正定。又比如说,一只猫完全专注的守在老鼠的洞穴旁边,只要老鼠一出现,牠就扑上去咬住老鼠,这时候猫虽然也是完全的专注,也是定,但却不是正定。几乎每一种身体或是言语上的不善业,在造作时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定,某种程度的专注。例如:一个扒手在偷钱包时,他的心是非常专注的,他必须随时觉知他所做的每一个动作,但是,这并不是正定,因为正定必须没有贪、嗔、痴。当你在观察呼吸,你并没有无明,因为你对于正在体验的呼吸这个实相,并没有丝毫的想象,呼吸一直都存在着,呼吸的接触也一直存在着,现在你又感觉到感受,感受也一直存在着。你不断地观察这些实相,并不是以贪爱或嗔恨来观察呼吸,你也不是以贪爱或是憎恨来观察呼吸的接触。同样的,你也不是以贪或嗔,来观察你在这个范围内所经验到的感受,这些实相只是不断地发生着,而你只是不断地客观地观察着它们,这种专注,这种定,就是正定。

  而正定能够帮助你走进下一个领域,进入第三个领域:智慧的领域,也就是你不只是在净化你表层的心,「戒」,能引导你达到「定」,能让你控制你的心,但是,只控制了心的表层,「慧」,能够让你进入到心的深处来净化你的心。

  因此,智慧是法的第三个部分,就是在最深层的心,也就是在所谓潜意识的层面净化你的心,这潜意识就是你痛苦的根源,你所有不净烦恼的源头,这是烦恼和痛苦生起并增长的地方,必须让过去你所累积大量不净的烦恼浮现到表面上,并且灭去,不断地浮现到表面上而灭去,这是慧。

  我们今天不讨论,会在明天讨论,因为你们后天就要进入智慧的领域,理论和实修必须齐头并进。因此,我们明天会讨论到你们后天所要修的智慧的部分。现在你们是在「戒」的领域,你们要严格、谨慎的遵守所有的戒律。你们也正在修定,也就是时时刻刻对这个范围内所升起的实相保持觉知。

  好好利用时间,好好利用这有清净戒律为基础的机会,在这个环境当中,你没有机会去犯戒,并且有这么安详宁静的气氛围绕着你,你要好好用功,好好培养你的定,好好利用这个环境和这次的机会;时间很宝贵,对你有这么难得的机会,这么好的设备,这么好的法,这么好的修行方法,完全没有宗派之别,是一个普遍适用的技巧,这么合理,这么的科学,好好利用这一切!为了你自己能更好,为了你自己的利益,为了你自己的解脱,从所有贪、嗔、痴的束缚、锁链、枷锁中解脱出来,从所有的痛苦当中解脱出来,享有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愿你们都能享有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088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715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361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99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87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63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86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7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40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1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05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90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50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80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52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51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3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