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参考文献整理 2022.10.12
家庭教育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但作为概念,学术界有众多的定义和界说。狭义的家庭教育则指:“小孩在儿童时期所接受到的父母管教的活动或生活的训练,借以滋长其日后为人处事的良好态度和人品”。
《教育大辞典》对家庭教育的解释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定义家庭教育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
有的学者则认为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所受的终身教育。正如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J.杜威提出的教育本质的观点之一: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所以教育即生活。我国深受其影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点。都与家庭生活息息相关。
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看,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态,同一夫一妻的个体家庭一起诞生。人类便有了家庭教育的实践,通过长期家庭教育实践,人们逐渐积累经验,认识规律,不断更新,以致构建一定的理论体系,形成新的学科。
中国的家庭教育源远流长,《周易》中的《家人》、《渐》、《蛊》、《节》等卦,是最早讲到家庭问题,包括家庭教育问题的。如以《周易》之作在殷周为据,则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家庭教育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了。
我国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一系列“家训”、“家戒”、“家教”、“家范” ,等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著作或专供家庭教育用的读本。北齐颜之推写的《颜氏家训》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的家训。他提出家庭教育必须遵循威严而有 慈(自古就有父慈母孝),戒溺爱,重早教,重熏陶影响,爱子当均等原则。在教育内容上,总的要求是“德艺同厚”,即对子女进行“增益德行”和“修以学艺”的教育。
《颜氏家训》既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家庭教育专著。
唐代无名氏的《太公家教》,南宋司马光的《家范》,宋代袁采《袁氏世范》,明代姚牧顺《药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明代庞尚鹏的《庞氏家训》,明代吴麟征的《家戒要言》,明代温以介的《温氏母训》,明代高攀龙的《高子遗书》,明代王守仁“童蒙教育”,清初朱伯庐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仅506字,在清代几乎成为家庭教育的专科书),清代孙奇逢的《教子家训》,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规》,清代蒋伊所作《蒋氏家训》以及《曾国藩家书》等。
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数目记载,以此类著作,读本共有117部之多。其中,司马光的《家范》,以儒家经典理论“齐家”之道理为主线。纵观这些家庭教育的范本,,从对子弟的人品、志向培养到人际交往的朋友情谊;从日常生活消费习惯的养成到生活情趣的熏陶;从行为处事、工作态度到对职业的选择;从幸福观的培养到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无不饱含父辈对子孙后代生活各个方面的谆谆教诲和告诫。也有如《曾国藩家书》,通过家书来传递中国文化中的家训思想和为人处世之道,使之成为一种传统,生生不息。中国古代尤其在明清两朝,大量的有关家庭教育的格言、家训为后人提供丰富的家庭教育遗产,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都不能比拟的;
如果说家庭教育在中国古代处于各种理论的探索阶段,那么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学科真正从教育学分化出来,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与近代大批有关家庭教育论著的出现是分不开的;
我国现代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1892-1982年)在广泛深入儿童心理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儿子和别人的子女所受的家庭教育进行系统观察、试验,写成了《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的书,其内容包括儿童的心理、学习的性质及原则,并提出了101条家庭教育的教导原则,陶行知先生在读过此书后深慨“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他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早亲自进行家庭教育的观察和实验,并且在家庭教育理论上卓有成效的教育家。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科学体系的基础,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家庭教育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彭立荣所著的《家庭教育学》出版于1993年,书中体现了时代对家庭教育理论的迫切需要,提出符合当时国情需求的一些理论和具体操作方法,具有当代教育科学新理论的学科特点;
由吴奇程、袁元编著的《家庭教育学》作为师范大学的教材,较为深入系统地探讨了家庭教育的一些主要理论,进一步构建了家庭教育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学术性方面有较大的提升。
《大教育视野中的家庭教育》一书中,杨宝忠教授以大教育观观念的引导下,用系统的观点考察家庭教育,丰富和发展家庭教育的理论,更是对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崭新的学问,脱胎于教育学;家庭教育作为“社会细胞”---家庭的基本职能,又受到了家庭和家庭之外的众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家庭教育的研究需要借鉴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参考的文献很多!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家庭教育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