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说翻译课上老师经常提到《呼兰河传》这本书,在多抓鱼上买书时凑单正好遇到了这本书,价格很便宜,页数也不多,内心就十分好奇这么一本小书为什么这么有名。抱着好奇的心态,开始拜读这本经典的东北小说。
正文:《呼兰河传》中的”呼兰河”为松花江支流,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源出小兴安岭,上游克音河、努敏河支流汇合后称呼兰河。西南流向,与来自北面的通肯河交汇后,改向南流,进入平原区,河道变宽,曲流发育,至呼兰区入松花江,全长523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干、支流两侧一些低洼地段遍布沼泽,面积较广。
作者萧红1911年6月出于黑龙江省呼兰河县,1930年为逃婚离开家乡,1940年在香港创作《呼兰河传》,1942年1月在香港去世。这个被鲁迅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从童年、少年直到中年夭亡,一直处于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与电影《萧红》中的小宋佳和《黄金时代》中的汤唯相比,真实的萧红远没有那么靓丽,但却比她们敏感、丰富、深沉和痛苦。由于一直受到深层的孤独与寂寞的袭扰,使萧红拥有了异于常人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
从萧红离开家乡到创作《呼兰河传》,时间已跨越了漫长的十年。十年间,萧红已人到中年,柔弱多病,颠沛流离,经历了太多人和事,更经历了反叛、觉醒与抗争,此时已走到生命尽头的萧红,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命的眷恋,她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呼兰河传》,为自己孤独、寂寞的人生留下了一抹温暖的亮色。
《呼兰河传》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镇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这本书是小城人生原始状态的写真,通过“大泥坑”各种样态及其带给人们的种种“快乐”,它既能满足人们看热闹的眼福和吃些死猪死鸡的口福,又能满足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愉乐和谈资。
呼兰河城里的大部分人无名无姓。他们活在生活的茧里,不懂与他人交流,亦无法和自我交流。有二伯,劣根性十足,对旁人不屑对主子却趋炎。他偷“我”家的东西去卖。不光他偷,厨子也偷,书中的那些人在穷和苦的困扰里对于小偷小摸的伎俩都习以为常。小团圆媳妇愚昧的婆婆,只因为旁人说她媳妇个子高吃得多就不停地暴打媳妇,活活将她折腾死。她自己还觉得委屈:“别家的媳妇一天打八顿……我就打了她一个多月……我打她是为了她好。”这群人如书中所写:“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但也吃不饱,穿不暖。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呼兰河城的大院里,一年四季的景致和人们的生老病死,人们默默地接受命运所给予的一切。萧红对于苦难的体验和对穷苦人的真挚同情,使小说倍显沉郁之气。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北方土地上芸芸众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这一深隐的文化层面。在从容自然、干净恬静的描写中,于无声处透出萧红黯淡孤零的心绪,也表现出作者在灰黯的底蕴中仍留有一抹温暖和光亮。
成年人的世界里总有一块领地属于故乡,它遗世独立,熠熠生辉,我们爱在许多场合兴致勃勃的谈起,眼神闪烁,猝尔熄灭,怅然若失的收场,回不去的是故乡,不能重头的是儿时……而现实繁芜,我们仍旧热衷一遍遍追忆故乡,萧红也喜欢追忆故乡,只是她能将琐碎的回忆变为力透纸背的文字,慰藉自己。
众所周知,萧红心里那座回不去的故乡就是呼兰河城。她写这部书的时候萧红29岁,逃离家乡已经十年。她在19岁逃出家门的。家人认为初中毕业的她可以出嫁了,对象就是早就定下的汪家。可萧红想要读书还要去哈尔滨读书。任凭家人不允,她还是只身前往了。这次的逃离一走就是一辈子。日后风雨飘摇,故乡也在身后了。我相信,萧红的那次出走不见得计划周全不见得早有居心,也许只是少女下意识的叛逆,或者是潜意识觉醒。
萧红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都是因为我是一个女人。”她一路走来,遍体鳞伤。在宣泄对父亲的不满的同时,又不断地塑造着想象中的慈父形象,以满足自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在暗淡孤寂中,流淌着生命的眷恋情感安慰的需要。同时,她又用自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为后世新时代的女性,留下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和一份开拓勇者式的精气神。
很多人说原生家庭的无爱让她拼死想要逃离。这种说法不健全。《呼兰河传》里的字里行间,我们都能看出她对故乡尤其是祖父有着深深的眷恋。但是喜爱不等于盲目肯定,萧红要走是因为她活的太明白,呼兰河城里那群人多半活的浑浑噩噩,看不见天地,萧红恰恰相反,她早就看清了这群可爱的人背后的可悲,明白了比后花园更大的是世界。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后花园”,在“后花园”玩耍的那些日子都将在你的未来触动你的心灵。当你哭泣时,它给你安慰;当你踌躇时,它给你指明方向;当你灰心时,它给你希望;当你……因为那“后花园”里有你成长的故乡,有爱你的家人,有虽然尘封却无法忘却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