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呼兰河传》: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

人生是苦多乐少。 ”——萧红《呼兰河传》

冬日的帝都,寒风凛冽。

据说是2000后最冷的冬天。

萧红的《呼兰河传》,让原本温暖的室内多了几分寒意。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不只天冷,人心也冷。

更确切说,是麻木。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生了就任其自然的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这种麻木与年代无关,与地域无关,只与人性有关。

01

《呼兰河传》开篇写了埋葬了多少动物的大泥坑。

而在生活这个大泥坑中,也有不少人在挣扎。

老了也没有什么关系,眼花了,就不看;耳聋了,就不听;牙掉了,就整吞;走不动了,就瘫着。

这有什么办法,谁老谁活该。

病,人吃五谷杂粮,谁不生病呢?

半个世纪前人们对待病的态度,如今并没有多大不同。

几年前母亲患了眼疾,陪她去医院诊治。

候诊的时候,听到一位一只眼睛换了白内障,没有钱手术的农村大爷对医生说,如果不影响另一只眼睛的视力,就不做手术了,省点钱。

“可是发展下去,另一只眼睛也会受影响......”

在外面看不到医生的表情,从话音里听到了悲苦。

其实老大爷的眼病并不重,手术的费用才几百块。

用一只眼睛,省下几百块。

彼时还在上学的我,受到了巨大震撼。

习惯了以健康放在第一位,那个时候我忽然发现,原来还有另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

对于没钱的人,生老病死,都只能听天由命。

而对于其他人,死亡只是一桩事件。

死,这回可是悲哀的事情了,父亲死了儿子哭;儿子死了,母亲哭;哥哥死了一家全哭;嫂子死了,她的娘家人来哭。

哭了一朝或者三日,就总得到城外去,挖一个坑就把这人埋起来。

埋了之后,那活着的仍旧回家照旧地过日子。

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

对待死亡如此,对待女性亦如此。

02

英国历史学家罗宾·科林伍德曾指出,历史一直都是由男人撰写的,他们对事件的诠释、态度,乃至言语和风格,反映的都是男性的视角。

这一视角影响了他们对过去的重建与再现。

文学也是一样。

在男性作家那里,乡土文学通常满载着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怀念与赞颂。

萧红对于童年时代的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但她的女性视角提供了一个与男性作家不同的观察点。

《呼兰河传》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悲剧女性是小团圆媳妇。

小团圆媳妇是一户人家的童养媳,才12岁,因为长得高,别人就说是14岁。

婆婆一有不顺就打她,甚至还拿烙铁烙了脚。

婆婆的想法很简单,家里的牲畜打不得,猪打了会掉膘,儿子是亲生的,不舍得打。

唯有媳妇,打几下自己会好,不要紧。

然而婆婆并不是恶婆婆,她只是那个时代普通婆婆的缩影。

媳妇病了,婆婆拿出了很多的钱给她治病。

昏迷中的小团圆媳妇嚷着要回家,婆婆认为这就是你家,哪里还有什么家,一定是妖怪上了身,所谓“回家”就是妖怪的家。

于是又采用跳大神等荒谬的方式,把昏迷的媳妇拉近大缸,浇热水等等荒唐的“疗法”。

如此折腾下,小团圆媳妇最终撒手人寰。

小团圆媳妇,只是那时无数农村媳妇中的一个。

萧红对故土的怀念,丝毫不带有家乡滤镜,把愚昧的人们描绘成淳朴。

作为有着强烈女性意识的作家,萧红对女性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

人若老实了,不但异类要来欺侮,就是同类也不同情。

对那些不堪重负投井自尽的女孩子,萧红充满了同情和理解。

古语说,“女子上不了战场。” 其实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的你问一个男子,问他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

而一个年青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的。

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

那么节妇坊上为什么没写着赞美女子跳井跳得勇敢的赞词?

那是修节妇坊的人故意给删去的。

因为修节妇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里也有一个女人。

他怕是写上了,将来他打他女人的时候,他的女人也去跳井。

女人也跳下井,留下来一大群孩子可怎么办?

于是一律不写。只写,温文尔雅,孝顺公婆……

有这样认识的女性,在那个年代一定很孤独。

茅盾先生给《呼兰河传》做序的时候,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是“寂寞”。

这个形容没有错,但不如萧红自己用的“悲凉”。

《呼兰河传》里童年的“我”并不寂寞,因为有祖父的宠爱,还有“我”的秘密花园。

03

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绝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起,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

而土地上所长的又是那么繁华,一眼看上去,是看不完的,只觉得眼前鲜绿的一片。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东北人的记忆里都有一个菜园子。

相隔半个世纪,读着萧红笔下的小花园,我竟然在记忆里找到了熟悉的影子。

乡下的爷爷家也有个园子。

儿时的我也喜欢在园子里“探险”,玩累了,就找一个大人们都嫌弃的堆放农具的屋子,躺在里面的稻草堆上,抚摸着一旁的狗子休息。

记忆里对有没有人一起玩,反倒模糊了。

那个时候根本不在意是不是自己一个人玩耍。

小孩子的世界,哪有什么“寂寞”可言,地上的蚂蚁都是玩伴。

祖父的存在更是保护伞,《呼兰河传》里最温情的地方莫过于孙女和祖父的互动。

祖父宠着“我”,给“我”烧鸭子,小猪,教“我”读诗,给“我”讲过去的故事,“我”也看着祖父在园子里忙碌。

虽然祖父也有着那个年代人的特点,例如不操持家务。

但祖父却是开明的。

祖父的很多观点和“我”不谋而合,很难说是“我”受祖父的影响,还是孩子的视角才是正常的。

小团圆媳妇那一家认为媳妇是妖怪,招来跳大神的“驱鬼”,后来媳妇快死了,又要“休妻”。

祖父说:“把人家的孩子快捉弄死了,又不要了。”

磨官冯歪嘴子的媳妇,只因为没有按照大家的习惯嫁给一个有钱人,却嫁了一个拉磨的,就遭到无数人议论。

从小孩子的视角看,“我”认为这没什么,难得是祖父认同“我”的观念。

祖父也和小孩子一样有着同情心。

磨官生了孩子被“我”看到,零下十几度的磨坊住不了孩子和大人,便来求祖父。

天真的“我”在一旁帮腔:“炕沿上的瓦盆都冻裂了。”

本是客观形容,却让磨官掉了眼泪。

后来,祖父告诉“我”,“我”的话让磨官难为情了。

虽然“我”并不明白有什么难为情的。

是啊,穷,又有什么难为情的呢?

祖父是“我”童年的一抹亮色,用今天的网络用语来说,祖父的存在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04

萧红十几岁的时候就逃离了东北,再也没回去。

然而故乡在她笔下是永恒的存在,她笔下的人物都是根植于那片黑土地的活生生的人,连那凛冽的空气都如此真实。

春天为什么它不早一点来,来到我们这城里多住一些日子,而后再慢慢的到另外的一个城里去,在另外一个城里也多住一些日子。——《小城三月》

直到今天,东北的春天依然短暂。

写就《呼兰河传》的萧红病居香港,这本书问世一年后萧红就与世长辞。

所以很难说书写的时候作家是不是感受到了这种“天命”的召唤,采用了孩童的视角来描画,既让叙事生动活泼,也符合作者当时的心态。

大限将至,人总是怀念故土。

回忆的文字可以实现生命的永恒。

有人说萧红创造了“散文小说”的写法。

读《呼兰河传》曾一度以为是回忆录,直到在不同的文章看到相同身份不同名字的人物,才恍然这是小说。

给人这种错觉,是因为作者采用的双重视角。

《呼兰河传》里不只是孩童的视角,还有那些不时的旁观视角的点评,透着犀利与睿智。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似,为什么这么悲凉。

可是当这河灯,从上流的远处流来,人们是满心欢喜的,等流过了自己,也还没有什么,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去的时候,使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的来了空虚。

要知道萧红去世的时候才31岁,很难想象怎样的经历能让一个不到30岁的女人写出这样老练的文字。

萧红最终是心软的。

她虽然说着,“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都算是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地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地平板地、无怨无尤地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

但在结尾处,她还是给了笔下的人物顽强的生命力。

磨官冯歪嘴子的结局让人在寒冬中望到了春天。

虽然妻子去世了,但留下的两个孩子是他活着的动力,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不停地努力生活着。

生活的真相在《呼兰河传》里戛然而止,被善意地隐藏了起来。

在早几年发表的《后花园》里,同样姓氏的磨官,结局却是妻子去世了,孩子也去了。

也许,这才是真实的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098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13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960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19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1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33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4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04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63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4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4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6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