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你们为什么要做旧闻,我们以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时代变好,从敢于去揭开藏在过去中那根“惊人”的线开始。
文/极简的阿炳
前言
李鸿章有多牛?不知道的看下面你就知道了:
淮军、北洋水师创始人、洋务运动领袖、晚清重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与他有关,历史上少有的争议人物。
日本人视其为“大清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人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牛不牛逼?
但我最佩服的不是他,我最佩服他的父亲。
什么样的人可以调教出如此后代?
世间对这大牛人的功过是非议论太多,却少有人关注到他的父亲。
父亲节要到了,个人认为,李鸿章的这位父亲,真值得大家了解,更值得李鸿章给他父亲写点感言,发个朋友圈。
虽然在他那个时代,还没有父亲节。
回顾
李鸿章的父亲叫李文安,出生于1801年,字式和,号玉川,安徽合肥人士。
他是司法系统的一名公务员,因心地善良和诗歌文采小有名气。
有文记载:他是京城里刑部的执法官,管理两个最大的监狱(5万人),掌管着犯人的生杀大权,是个肥差。他干“肥差”干了18年。
18年平安,在今天是不可思议的事,“一贯秉公办事,官私毫无闲言,最后官至督捕司郎中,记名御史”……
说到李鸿章的父亲,就不得不说他的爷爷——李殿华。
李殿华一介乡村秀才,置有几十亩薄地。他对科场屡下功夫,但考试总不顺利。后来就在家设馆教学。把希望寄托于乡邻子弟和儿子们身上。
李家有一处三进的小院,算不上富裕。有时年景不好,日子就很紧张。这从孙子李鸿章后来给弟弟李鹤章的信中可以看出:
“前吾祖父穷且困,至年终时,索债者如过江之鲫。祖父无法以偿,即向亲友商借……其时幸有姻太伯父周菊初者,稍有积蓄,时为周济,得有今日……”
但李殿华不是普通农民,他是秀才,文化人。具有一般农民没有的胸襟、眼光和智慧:
让四个儿子都能读书明理,志在科举。不光自己用心教,还不惜血本另请高手当家庭教师。
小儿子李文安,在四个儿子中终于种因得果:中举,后又中进士,使耕读之李家,遂为当地望族。
李文安为前七代人中惟一的一个进士。
全国每四年才有一次考进士的机会,每次只有百余人能登榜,足见科举之路有多难。
李文安资性中下,是典型的“大器晚成”,或者说是拼命拼出来的。何以见得?
一起读书的同学,别人都成秀才了,他才读完“四书”和“五经”。
李殿华不明所以,以为他不用功,叫来大儿子李文煜督阵,专门管着他读书。
大哥对小弟很严,从正月初三开学一直念到大年夜为止,毫不放松。
李文安使出了“洪荒之力”,于而立之年(35岁)中举。
李文安虽资性中下,但眼力不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智慧。
同年中举者众,却始终与曾国藩关系最好。那时曾国藩不过是个普通的京官,编编史书的闲职。但李文安能看出曾的不凡:胸有天下。
李文安安排两个儿子李瀚章和李鸿章拜曾为师,跟其学“经世之学”。
他本人作为司法官清廉正直,方刚厚重,披览案卷总到深夜,力求准确量刑,不冤枉一个好人。当世对他的评介:“庭诤面折,人有包老再世之目”。
官场上讲究的“厚黑学、和稀泥”均被其打破。
所以他始终没能更进一步。
他的善良和清廉一直被一些正直的同僚及民间称颂。
从小到大,李鸿章深受其影响的有三人:父、母、爷爷。李文安催促李鸿章发奋刻苦的同时,教给李鸿章更多的是做人之道。
实际上,最能体现李文安智慧和善良的,还是他的婚姻。
有文记载,少时在老家,他父亲捡回一个正出天花、被遗弃的病孩。那女孩被发现时浑身发烫。父亲略懂医道、尤擅儿科,几番调治后居然治愈。女孩病好后,脸上却留下了稀稀落落的白麻点,成了“丑女”。“丑女”没去处,就成了李家的一员。长大后,为报“养育之恩”,“整天跑进跑出地干活”。
就“丑女”的情况,当时要找一个好婆家是不可能的。
但四少爷李文安却看好她。
李文安见不得她受苦,常帮抚于她。帮着帮着,就帮出了感情。
李文安的行为,自然瞒不过老父亲的眼睛。父亲非但不认为“不般配”,反而心喜。遂命之结为夫妇。
俩父子的眼光和智慧不久显现出来:
新娘子的旺夫运强的离谱!
她的非凡慢慢被人认识。
命运的磨砺,令她吃苦耐劳、能干、有很高的智慧。
她善于治家。
丈夫先期读书备考,后来秉公做官,父亲老迈,家中一切皆由她负责打理。
最重要的,她为李家生了六男二女。
六男:李瀚章、李鸿章、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兄弟。前两个儿子皆为总督。
两女:大女嫁记名提督、同县张绍棠,二女嫁江苏候补知府、同县费日启,都十分风光。
她智慧之处:
每当家人遇有升迁,她总不露喜色,反以盈满为戒。这种智慧,对后来声名显赫的望族李家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和影响。
李鸿章在其母、其父和爷爷的智慧影响下,启智甚早。再加之师从好老师曾国藩,才能日渐显露。
无论面对太平军的叛乱、应对清朝在国际上的各种不公平外交待遇、操练军队、开展洋务运动……都游刃有余,在朝廷的地位也日渐上升。
后来他同时担任直隶总督和北洋通商大臣两个职位,再后来又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全是正一品的官职。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他作为封疆大吏做了很多实业,帮助中国建立了最早的重工业,同时他按朝廷授意和列强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致毁誉无数。
最终被“罢官以平民愤”。
图片:李鸿章
据称,到现在,关于李鸿章的研究著作有40多部,其中国外研究的也颇多。关于他的后代人们知之甚少,知道比较详细的就是他的三个儿子:李经方、李经述和李经迈。
晚年,八国联军打进来,李被晚清逃亡政府逼迫,前往北京。重病缠身的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病逝于北京,谥号文忠。
1901年李鸿章逝世后,清政府是如何对待他的家人的?
1、让李经方继承李鸿章的官职。
2、让李经述在朝廷做官。
3、让李经迈做奥地利大使。
.......
可以说,朝廷对李家的照顾也实为不错,在晚清,几乎没有哪个名门望族享受过。
后记
如果李鸿章活到今天,父亲节马上要到了,他会写点什么样的东西发朋友圈呢?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不会对后人的评价感兴趣。
但他会为后人对他父亲、母亲及爷爷的评价满意。
作为影响历史的人,一生经历过幼时的辛苦、求学的艰难、家族智慧的浸染,穿梭于实业兴邦、沙场销烟、仕途沉浮、家国存亡,其复杂性不可轻度。而功过是非,又岂是大多数被屏弊了智慧的人所能懂的?
所以在1958年,他的尸骨被扒出来游街示众,没有人觉得有何不妥。
他会写他的父亲,同时也会写他父亲的父亲。
他不会写成朱自清的《背影》,也不会写成梁思成的《饭桌故事会》,更不会写成鲁迅的《父亲的病》……
他会惊异于他的爷爷,一身兼有农民的朴实、斗士的进取、智者的胸襟和文化人的悲悯。
在从恶如流、审丑为美、朝野腐朽的时代,给了他一个温实但不富裕的根据地,给了他一个具有同样精神和气质的父亲,这是多么不易。
他会惊异于他的父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官一生,守身如玉。他相信这样的父亲,即使不为官,也非常人。
独有的胸怀和眼光,非大智慧者所不能。其中包括娶了一个“丑女”做他的母亲,推荐了一个当时并不出名的人做他的老师,传递了正能量滋养他一生。当然,此正能量非彼“正能量”。
父亲、父亲的父亲、母亲,大家身上的一切气质,构成了一个把任何人扔进去都会优秀的气场:家教。
他要感谢他们:父亲,和父亲的父亲!
虽然,他后来的成就和毁誉,不是他们教会的。但他的智慧,是发端于他们。
包括做人为官的风格,和三观的建立。
这些东西,才是影响人一生的,最重要“起跑线”。
使他在朝廷与众不同。
同僚苟且时,他平乱。别人贪腐时,他兴实业、办学堂、搞洋务。朝堂上都装傻时,他清醒。
朝堂上都假装清醒时,他装傻:
比如在代表朝廷与列强谈判这件事情上。
让当朝和后人认为他卖国,让全天下和后人认为在背后给他下令的人和满朝嘴上爱国的文武都爱国……
这个锅是替谁背的只有他清楚,他必须要背,而且非他去背不可。
所以他要装傻。
对他来说,国将不国,谁在卖国谁在爱国只有自知。
那个时候,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朝廷的现状和朝廷的需要。不勇于装傻不努力去做个“坏人”,让谁去?难道指望满朝装好人的爱国人士去?
因为他懂这个道理,所以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和后人的评价。所以在死后,朝廷才会那么友好地对待他的家人。朝廷知道他委屈啊!
换句话说,如果他不背锅,如果他背得心不甘情不愿,如果他傻缺地指出所有“卖国条约”都不是他能做主的,他得死。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他死后,他的家人也不会有好下场。
那他就是晚清版的孙小果、仝卓……
其实他真正会放到朋友圈的只有一句话:
感谢父亲和父亲的父亲,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在自己的父亲比今天的孙小果、仝卓之流的父亲牛逼得多的情况下,没有把他培养成“坑爹”一代。
即使在拼爹之风盛行的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