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第二版时1970年出版的,由马斯洛亲自写了前言,里面对改动做了说明。同一年,马斯洛因为心脏病就去世了。
我把第二版的前言作一些摘抄。
对于基本需要的满足,其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带来一个可以寄托信仰、可以为之献身的价值系统来。基本需要满足之后,倒是有可能产生厌倦、无目标、混乱之类的后果。我们显然只有在我们所缺乏的事物而奋斗时、在希望得到我们所没有的东西时、在我们将自己的力量积蓄起来以便为满足这种愿望而奋斗时,我们的机能才能达到最佳状态。结果证明,满足的状态并不一定能确保一种幸福愉快、称心如意的状态。它是一种未决状态,既能解决问题又会产生问题。
需要的满足只能产生短暂的幸福,这种幸福又会趋于被另一种更高级的不满所接替。
高峰体验不会持续,也无法持续很久,强烈的幸福都是偶发性的,而不是持续性的。
我们已经获得的福祉,慢慢地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会被忘记,会从意识中消失,最后甚至会不再被珍惜--至少在它们没有被剥夺前是这样。
我们越是不断地消灭社会的不平的过,就越是能发觉它会被"生物的不平等"取而代之。
自我实现不会出现在年轻人身上,因为它们还未曾有足够的时间来体验一种持久的、忠贞不渝的、超越了罗曼蒂克阶段的关系,他们一般还没有找到自己的神圣使命,他们也还没有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没有足够的经历能使自己抛弃凡事要尽善尽美的幻想,从而变得现实起来,一般也不能平心静气地对待死亡,不懂得如何才能有忍耐精神他们在自己和别人身上所见的邪恶甚少,还不足于使他们学会怜悯,他们所经历的短暂岁月还无法让他们超越自己对父母和长辈、对权力和权威的矛盾心理,他们一般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教养以具备获得智慧的可能性,他们一般也没有足够的勇气不随大流,对坚守道德不感到羞羞答答。
自我实现的人有"感恩"的能力,在他们的意识中,一直为自己的幸福而感到受之有愧,对好运绝不认为是理所当然,这种意识确保他们一直珍惜生活,永不厌倦地生活。
道家客观性这种简单模式来源于一种现象学,一种对他人的存在不掺杂任何私心杂念的爱和欣赏。喜欢的是它原来的样子和将来的样子,并没有改变它或者改善它的冲动。
预先给孩子订好规划,意味着要求孩子做父母决心让他做的那种人,这样的孩子生来就穿着一件无形的紧身衣。
我也相信这一点:事实越纯粹,越少受先入为主的教条主义者的感染,就越有利于人类的未来。